(原标题:黑猫投诉超5300条!双汇发展关联交易方高度重合、融资借贷分红并行)
近期,双汇发展发布2024年三季度报,公司业绩出现明显下滑。2024年前三季度,双汇发展营业收入为441.12亿元,同比下降4.82%;净利润为38.58亿元,同比下降11.98%。
事实上,双汇发展近年来面临着较大的业绩压力。具体而言,双汇发展2021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67.98亿元、48.66亿元,同比分别下降9.65%、22.21%。而到2022年,双汇发展实现营业收入627.31亿元,同比下降6.09%;归母净利润虽有所回升,达到56.21亿元,同比增长15.51%;然而,这一增长势头并未能持续,2023年财报数据显示,公司营业收入600.97亿元,同比下降4.2%;归母净利润50.53亿元,同比下降10.11%。
在面临业绩压力的同时,双汇发展遭遇了多重问题。关联交易频发、交易对手高度重合,融资借贷与分红并行等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增加了公司的运营风险和不确定性,此外,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双汇发展的投诉数量已达到5315条,进一步引发了市场热议。
核心业务增长乏力,关联交易对手高度重合
双汇发展业绩下滑的根源主要在于其核心业务的表现。具体而言,公司的主营收入分为包装肉制品和生鲜冻品两大类,而这两大板块在近年来均遭遇了营收下滑的挑战。
2023年,双汇发展生鲜冻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09.7亿元,同比减少7.45%,在总收入中占比51.53%;与此同时,包装肉制品业务也未能幸免,其实现营业收入264.14亿元,同比减少2.85%,收入占比43.95%;尽管其他业务实现了23.85%的同比增长,但其在总收入中的占比仅为15.01%,难以弥补前两大核心业务的下滑。
进入2024年上半年,这种下滑趋势并未得到遏制。生鲜冻品业务的营收同比下降16.14%,达到133.25亿元,收入占比降至48.15%。而包装肉制品业务营收也下降9.64%,为123.73亿元,收入占比调整为44.71%。
图片来源:同花顺iFinD。
除了两大核心业务营收减少,双汇发展近年来盈利能力遇到挑战。在生鲜冻品业务,尽管号称是全国最大的屠宰企业,双汇发展生鲜冻品业务毛利率长期维持在5%上下,盈利能力相对有限。
此外,双汇发展生鲜冻品业务更是受到了来自牧原股份等生猪养殖企业的冲击。这些企业加大了对屠宰业务的投资力度,导致双汇发展的市场份额受到挤压。以2023年为例,牧原股份生猪屠宰量达到了1326万头,同比增长80%,已超过同期屠宰量不足1300万头的双汇发展,跃居行业第一。
与此同时,双汇发展在包装肉制品方面也遭遇了发展瓶颈。包装肉制品毛利率基本介于28%-36%,可以说是公司盈利主要来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饮食观念的普及,双汇发展的火腿肠等传统产品似乎逐渐失去市场青睐。数据显示,2020年-2024年中,双汇发展包装肉制品销售量分别为159万吨、156万吨、156万吨、151万吨、70万吨,销售收入分别为280.98亿元、273.51亿元、271.89亿元、264.14亿元、123.73亿元,包装肉制品销售量和销售收入均呈现出逐年下滑的趋势。
图片来源:Wind、大消费之家整理。
销售业绩的下滑导致存货周转速度明显放缓,具体表现为存货周转率从2021年的9.15次大幅下降至2024年前三季度4.87次,降幅接近50%。存货周转率的下降与销量不佳紧密相关,进而导致期末存货大量积压。
在存货规模方面,从2021年56.69亿元持续攀升至2023年82.67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虽然通过销售存货数量稍有削减,但存货依然维持在62.48亿元的高位。由于存货金额的大幅增长,2023年双汇发展共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8亿元,存货减值直接影响了公司的利润水平。
表1 双汇发展部分财务数据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为加速产品销售、缓解库存积压问题,双汇发展采用赊销的方式来开拓新客户,这一举措也导致应收账款规模大幅增加。具体而言,从2021年的1.83亿元增长至2024年三季度末的2.66亿元,增长势头显著。与此同时,应收账款周转率却呈现下降趋势,从2022年底340.27次滑落至2024年三季度182.10次。
双汇发展生鲜冻品、包装肉制品两大核业务面临增长困境,使得公司营收陷入滞涨的境地。为了寻求突破,双汇发展近年来加大了对生猪养殖、肉鸡产业化以及预制菜等新兴业务的布局力度。
2021年,双汇发展成立了餐饮事业部,涉足预制菜领域。然而,从实际运营效果来看,双汇发展的生猪养殖等新项目并未如期为公司带来可观的收益。数据显示,2023年双汇发展包含畜禽养殖、预制菜业务在内的其他业务实现营收90.18亿元,同比增长23.85%,但毛利率却极低,仅为0.95%。
截至2024年上半年,这一趋势并未得到明显改善,畜禽养殖和预制菜业在内的其他业务收入43.32亿元,低于营业成本43.64亿元。这意味着双汇发展这些新业务在上半年实际上并未实现盈利,反而出现了亏损。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双汇发展与其关联方之间交易金额维持在较高水平,2023年采购类关联交易占营业成本比重达到12.79%。据年报数据显示,自关联方购买商品和接受劳务中,2022年双汇发展与关联方罗特克斯及子公司的交易额高达62.04亿元,2023年略有下降至58.99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交易金额达到45.57亿元。
巧合的是,双汇发展向关联方采购商品和接受劳务的公司与其向关联方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的公司存在较高的重合度,罗特克斯及其子公司、丹尼士科双汇漯河食品、漯河汇盛生物科技及其子公司、漯河双汇物流投资及其子公司,这些公司既是双汇发展的主要采购来源,也是其销售对象。
表2 双汇发展部分关联交易
数据来源:双汇发展年报、季度报。
融资借贷与分红并行,股价面临重压
双汇发展自1998年上市以来,其融资与分红活动频繁。在股权融资方面,自首发以来,双汇发展于2002年进行公开发行,并在2012年、2019年及2020年实施了三次定向增发,累计募集资金达到82.2亿元,特别是2020年10月,双汇发展完成了新一轮定向增发,募集资金高达70亿元。
表3 历年融资结构统计
数据来源:Wind。
自上市以来,双汇发展累计实现净利润665亿元,累计分红30次,分红金额596亿,平均分红率高达89.70%。尤为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双汇发展两次现金分红总额达到50.24亿元,占归母净利润99.43%。
然而,在双汇发展慷慨分红的背后,公司带息债务金额的不断攀升难免让人感到不安。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双汇发展短期借款余额大幅上涨至96.88亿元,相较于2023年底的59.83亿元,增长了61.93%。由此,将前三季度带息债务总额推高至104.98亿元,并导致财务费用攀升至1.53亿元,财务负担较重。
在三季度报中,公司解释短期借款增加,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本集团补充流动资金,增加外部融资。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公司拥有60亿元货币资金,但长短期借款总额超过100亿元,存在“存贷双高”的现象。在资金趋紧的情况下,公司仍选择将盈利用于分红,而非优先偿还债务,引发了市场对其财务决策合理性的质疑。
随着资产负债率的不断攀升,双汇发展的偿债能力正逐步减弱。从衡量公司偿债能力的各项指标来看,流动比率从2021年底1.76下滑至2024年三季度末1.11,而速动比率更是下降至0.55,已跌破1的临界点,这些变化说明公司的财务状况可能在持续恶化。
表4 双汇发展偿债能力统计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由于资产负债表状况的恶化以及经营业绩持续下滑,双汇发展高派现股利分红政策的持续性也受到质疑,基于此,公司股价持续承压。双汇发展股价曾在2020年8月31日达到65.65元/股的高点,但随后便步入下行通道。截至2024年11月12日收盘,股价已经下滑至25.39元/股,相较于高点跌去了六成之多。
图片来源:Wind。
公司内斗不断,产品质量存隐忧
近年来,双汇发展经历了“父子内斗”、“废长立幼”内部权利斗争,对公司的发展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过往四十年,双汇发展在万隆的带领下,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肉联厂,逐步发展为肉制品行业巨头。然而,随着万隆步入耄耋之年,双汇发展的未来掌舵人问题自然成为外界关注的重点。早年,万隆长子万洪建担任双汇集团控股股东万洲国际执行董事及副总裁职务,一直被外界视为“二代接班人”。
图中人物系 双汇发展创始人 万隆
然而,2021年6月,万洲国际宣布解除万洪建的职务,引发了一场“宫斗戏码”。两个月之后,万洪建发布了一篇名为《我眼中的父亲和万隆》,其中列举了多项对万隆的指控。此时,真正的“接班人”万隆次子万宏伟逐渐浮出水面,并于2024年8月底当选为双汇发展第九届董事会董事长,似乎预示着权力交接的完成。
然而,剧情并未就此落幕。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双汇发展再次发布公告称,董事会选举万隆为副董事长。与此同时,万隆仍担任万洲国际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一职,万宏伟则担任副主席。这一系列举动引发了市场猜测,接班人问题似乎仍然存在变数。
更为复杂的是,在万宏伟当选董事长的同时,万隆的孙辈万子豪也进入公司管理层,成为公司“第三代”,此时双汇发展的“接班人”问题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在“内斗戏码”不断上演的同时,双汇发展的产品质量问题也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据黑猫投诉平台显示,截至2024年11月13日,双汇累计投诉量高达5315条,最近30天里就有70起投诉,在这些投诉中,多涉及食品异物、变质、异味等质量问题。
有消费者反映,在购买双汇产品后,发现食品中夹杂有不明物,这不仅影响了消费者的食用体验,更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同时,也有消费者投诉称,双汇的部分产品在保质期内就出现了发霉泛黄等质量问题,食用后出现上吐下泻情况。
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对双汇发展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声誉造成了严重冲击。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肉制品市场中,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如果双汇发展不能有效解决产品质量问题,不仅会导致消费者流失,还可能引发更广泛的市场信任危机。
图片来源:黑猫投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