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公司新闻 - 正文

新开放与新关税:不变的全球化红利逻辑

来源:尺度商业 2024-11-30 18:26:1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新开放与新关税:不变的全球化红利逻辑)

作者:大掌柜黄利明


当11月26日中国正在开启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向外寻求更开放地服务全球、拥抱全球的时候,大洋彼岸的美国却在对外进行几乎无差别的“关税战”。美国新当选总统特朗普在中国链博会前一天表示,将对来自墨西哥和加拿大的所有产品征收25%的关税。


中国正持续在用新开放的心态格局来迎接世界的需求,这与美国在所谓“美国优先”下持续输出的“关税战”形成巨大反差。


“链接世界,共创未来”,正是在中国新开放与美国新关税的巨大反差背景下,中国链博会火热开启。本次链博会,吸引了来自69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近700家展商,境外展商比例从首届的26%上升到32%,其中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占比超过60%,并有来自100多个国家的政商学界人士观展参会。


链博会火热的背后,也是呼应了2023年中国企业加速出海的新格局,而今年10月外贸数据也进一步加速转好。这也是在中国9月底新一轮政策宽松与财政刺激背景下,中企出海与外贸信心修复加速的体现。


链博会:将科技美好带给世界


此次链博会,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参会的代表公司有,住友电工、苹果公司、正大集团、力拓集团、康宁公司、霍尼韦尔、GE医疗全球、美国嘉吉等企业,以及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等机构。而中国的全球化龙头企业有,宁德时代、伊利、联想集团、TCL科技集团、百胜中国、顺丰、先正达集团等知名企业。


从这些名单中,我们可以看到链博会的全球吸引力。来自69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近700家展商,其中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占比超过60%。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链博会的持续吸引力在于,科技创新引领更加突出。客观上,除了美国极少数国家针对中国在科技贸易层面持续打压之外,全球范围内追求科技创新、经贸融合、开放共赢的格局依然是大趋势。


因此,在首届链博会设置清洁能源链、智能汽车链、数字科技链、健康生活链、绿色农业链和供应链服务展区的“五链一展区”的基础上,本届链博会还新设置了先进制造链展区,聚焦中国正在大力发展的新质生产力。


先进智造是科技创新的前沿,从前端研发设计、新材料运用、关键零部件及加工到智能制造及高端装备的全产业链展示,成为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的科技创新展示大舞台。发展清洁能源是全球共识,智能汽车又是现代智能制造皇冠上的明珠,数字科技背后人工智能是从碳基文明走向硅基文明的大浪潮,健康生活是人类永恒的追求,绿色农业则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供应链则将好的服务和商品链接全球。


因此,本质上,中国链博会是以供应链基础,以及科技创新服务为导向,将世界的科技美好迎到中国,将中国的科技美好带给世界。


从全球经济发展历史来看,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是全球化的率先受益者,而中国在全面改革开放拥抱全球化之后也迎来了全球化的红利。站在全球经济发展的角度,全球化释放发展红利的逻辑未变。因为,开放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因为开放会有新需求,因为开放会有更好的商品,因为开放会有更优的消费场景,因为开放更会有科技创新的发展动力。


在经历了46年改革开放蓬勃发展的今天,没有任何国家能比中国更理解拥抱全球化带来的发展能量。因此,继续扩大改革开放,是中国人眼中的常识,经济发展的基本逻辑。如今,美国却在“美国优先”的民粹思潮下走向逆全球化的短视之路,试图全面收割全球贸易。


正所谓,他狂任他狂,清风拂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新开放与新关税,中国正在以更坚定的步伐,更强的决心与信心在链接世界,并继续打开中国受益全球化的通路。相信未来,时间会给持续更高质量的改革开放,会给拥抱全球化的中国,以更加坚实的答案。


新开放与新关税


11月25日,特朗普在社媒平台Truth Social发文称,将在上任第一天对自中国进口的所有产品额外加征10%关税,对自加拿大、墨西哥进口产品加征25%,这些言论符合特朗普竞选主张。在大选期间,特朗普承诺对全球普征关税10%、对中国征收60%基本关税、取消中国最惠国贸易地位、逐步淘汰所有中国进口的必需品,特别是生物医药产品等。


可以预见,关税是特朗普再度登台后新政策框架中的重要一环,而且是通过“新关税”战略,无差别地攻击和收割全球贸易。而这背后,是美国国际霸权地位在削弱,国内社会撕裂、民众获得感不强、民粹主义兴起。特朗普“美国优先”的民粹主义思潮泛起,又面临美国制造业空心化问题,继而在战略上持续遏制中国的逆全球化思维。


但是在信息、科技、贸易、文化等各个维度都在走向全球化的背景下,特朗普政府的逆全球化思维,短期会让美国增长就业、提升制造业回流,但中长期只会加速全球其他各国更进一步融合发展,因为融合发展、全球化才是全球经济的核心驱动力。


反观中国行动,则是频频的展现更新更高的对外开放,迎合全球化融合发展大势。


去年年底以来,中方先后对38个国家实行免签,目前累计同25个国家实现全面互免,至今中国已有同157个国家和地区缔结了涵盖不同护照种类的互免签证协定。更值得关注的是,今年第三季度,外国人入境818.6万人次,同比上升48.8%;其中,通过免签入境488.5万人次,同比上升78.6%。


同时,中国还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让中国的科技美好更能带给世界。因此在11月21日,《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正式对外发布,提出扩大金融支持、优化跨境贸易结算、促进跨境电商发展、吸引和便利商务人员跨境往来等9条措施。


以开放融合为根基的互联网发展有很关键的三个字“人货场”。中国贸易的“人货场”本质上依旧是紧紧围绕着“人”——即消费者需求,人必须进来;“货”——商品与服务的供给,货必须更科技更美好;以及“场”——交易发生的场景与体验,打造创造交易场景,让货更接近全球消费者。


因此,我们看到的战略则是中国持续更新更高地扩大开放,以新开放克服新关税的短期影响。中国的新开放格局,就是人先流动起来,提升货的科技含量与高附加值,并持续打造链接全球的交易与服务场景。


外贸信心加速能否持续?


正是在这种更开放、新开放格局下,加上9月底以来中国的政策宽松和财政刺激政策持续出炉驱动,以及中国企业持续加速出海的背景下,10月的外贸数据将短期扰动消除,增速超出预期。


以美元计价,2024年9月我国出口总额同比为2.4%(8月为8.7%),我国出口为何短期增速大幅下滑?从景气指数来看,与主要经济体需求下滑有关。


但10月出口同比增速12.7%,远超市场预期。虽然有极端天气后,物流恢复,部分被积压的发货需求集中释放;以及在美加征关税落地之前,企业有加速发货“抢出口”的因素。但,我们更要看到9月底的中国逆周期宽松刺激措施,中国企业加速出海,中国企业信心修复,外贸需求有所增加的因素。


全球降息周期开启后,各经济体PMI有望逐步企稳,对外需也会形成一定支撑。近日,欧洲央行官员Villeroy表示,欧洲央行已不再需要抑制经济,甚至可能需要把利率调整到促进增长的水平。他还表示,12月份会再次降息几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


历史的外贸数据表明,加征关税对我国清单内产品出口份额影响仅存在于短期。美国发动贸易摩擦、加上关税之前,2017 年中国货物贸易出口额为 15.33 万亿元,而2023 年中国货物贸易出口额为 23.77 万亿元,因此6年增加了 8.44 万亿元即55.06%。


因此,长期来看,尽管我国清单内产品对美出口增速及份额明显下滑,但对其他国家出口的增长使得清单内产品占我国出口总额的比重并未出现下滑,与我国近些年贸易伙伴结构的变化相一致。


西边不亮,东边的亮,在更开放顺应全球化大趋势的中国面前,关税壁垒短期是扰动,长期却会被平滑且无碍中国贸易增长。


9月份以来,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地产政策以及支持资本市场发展等一揽子政策加快出台。全球投资者都在关注这些政策的效果如何。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中国外贸出口超预期的增长,中国股市一度上涨33.67%——至今还涨21.01%,走入技术性牛市行列。同时,10月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3%,比上月加快1.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8%,比上月加快1.6个百分点……


而且在经济增长结构上更趋“新质生产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态势明显,新的增长动能不断积聚。10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4%。其中,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1.8%、33.4%。智能设备、绿色产品生产持续高速增长,10月份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1.9%;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产量分别增长48.6%和13.2%。


以确定性拥抱不确定性。在外部尤其是美国新关税战的大背景下,以确定性的科技创新、更高开放心态与格局,更进取的海外市场拓展,加速中国企业出海信心,努力做好自身工作是更加有效的应对方式。


在地方债务化解和房地产健康发展支持背后,是让中国经济更能做到“轻装上阵”。


因此,大掌柜对于宏观政策的连贯性和一致性抱有信心,相信逆周期政策会持续也会更加给力,也相信内需提振、企业出海、外贸提升可以持续,以及会接受物价合理回升。在这种持续的政策宽松刺激下,以及新开放格局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速的担忧如今已经有政策托底,相信未来会有更大的进取空间和资产价格提升空间。

(以上图片均源于链博会官方网站)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TCL科技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