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保险之星平安人寿云南彭德斌:理赔路上的守护者)
来源:经理人传媒旗下《中国保险家》杂志
平安人寿云南分公司保险业务主任彭德斌认为做保险的本质就是行善,“每多一份保单就意味着家庭多了一份抗风险的能力,每多一份理赔金,就多撑起了一把保护伞”。他常说:“我喜欢活得精彩,更喜欢心中有爱。”这份爱,不仅是对生活的热爱,更是对保险事业的执着和坚守。
异乡逐梦,服务立足
在涉足保险之前,彭德斌主要从事的是名酒代理和销售。进入保险行业的契机,源自一次为孩子购买保险的经历。在为孩子选购保险的过程中,彭德斌深刻感受到了保险对于家庭的重要性——它不仅是经济上的保障,更是爱与责任的延续。于是,他毅然决定踏入保险行业,将这份爱与责任传递给更多的家庭。
作为外地人,彭德斌在保险行业的起步并不轻松。初来乍到的他没有本地人的缘故市场优势。但他没有被困难所打倒,反而积极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如微信朋友圈等,主动拓展新客户。此外,他注重深度开发每一位客户,提供持续而优质的服务,不仅维系了老客户,还通过口碑传播吸引了新客户,逐步建立起稳定的客户群体。因此,尽管缘故市场有限,但他从未感受到客源枯竭的压力。
彭德斌深知每一份保单都承载着客户的信任和希望,因此,他始终以客户为中心,用心服务,“客户选择了我,我就不能轻易离开这个行业,我不能辜负当初选择我、信任我的客户,我一定要好好做下去。”对保险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驱使他在这个行业一干就是8年。
专业提升,守护信任
近年来虽然保险业发展迅速,人们对保险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但还是会存在一些负面的信息。彭德斌分析原因主要在于:早期粗放式的保险发展模式给市场带来了很大的伤害,同时,鉴于保险产品的专业性、复杂性和经营的独特性,许多消费者对产品特点并不十分了解,一旦赔付结果不符合客户心中预期,就会产生许多误解,失去对公司对代理人的信任,从而导致对行业的一些负面评价,许多媒体还会对这种负面评价起到“放大镜”的作用。
作为代理人的彭德斌深知这种负面发酵的信息对行业形象的伤害,面对保险行业的负面信息,他没有选择逃避,而是积极寻求解决之道。他深知要赢得客户的信任,就必须提升专业素质,为客户提供更加专业、贴心的服务。
为了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服务能力,他聚焦理赔领域深入研究,主动“充电”,学习“理赔风险技术前置化处理”的相关课程。除了参加公司组织的培训之外,他还花更多精力去填充自己的知识盲区,自费参加了多位行业专家的课程。每天早上六点半,他准时学习公司线上的法商课,没有加班的时候,晚上准时参加“中国重疾险之父”丁云生的健康管理课程,以及知名理赔专家唐建华的理赔实务的线上课程。
拒赔危机,前置化解
他坚信,只有真正懂客户所需、急客户所急的服务人员,才能赢得客户的长期信任与支持。一直以来,彭德斌始终以“维护客户利益,维护公司形象”为准绳,真心实意为客户做打算。
对于一些拒赔案例,彭德斌分析说:“被一些客户吐槽的拒赔并不是保险公司故意不赔,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客户的病历不符合标准,才导致没有赔付。”他认为,“客户最需要的是懂理赔的专业服务人员,客户一旦出险,服务人员要把理赔做前置化技术处理,避免客户被拒赔。”
今年2月,客户霍女士住院,为了防止霍女士被拒赔,入院初期,彭德斌就一再交代霍女士在出院之前要让他亲自核对出院小结。因为“病人一旦出院,病历进入系统档案,就很难修改,一定要在出院之前与医生沟通,按照保险公司要求的标准核对并完善病历。”
果然,经过仔细核对,他发现霍女士的病历中的模糊描述可能导致拒赔风险,于是,他及时与医生和客户沟通,对病历进行了修正,客户得以顺利理赔。因客户诊断是糖尿病,涉及后续的长期治疗,如果这次拒赔,意味着客户未来需要承受巨大的经济负担。客户对彭德斌的服务非常满意,对平安的评价也非常高。
展望未来 信心满满
保险代理人的数量从900多万降至200多万,行业愈加“卷”,彭德斌却从中看到了机遇,他认为,“这意味着保险市场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这给剩下的专业代理人更多机会,我相信,随着人们风险意识的提高和保险知识的普及,保险将逐渐成为家庭财务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彭德斌未来的目标是成为平安的家庭风险管理专家,为更多家庭带去安心与保障。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们对于AI是否能够替代保险代理人心存疑惑。彭德斌认为,“人工智能无法完全取代保险代理人的角色。虽然,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代理人提高效率和优化服务流程,但AI是无法替代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信任建立。
保险行业是一个需要温度和人文关怀的行业,代理人提供的深度沟通、个性化服务和情感价值是人工智能无法复制的”。因此,他坚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有责任心、专业的保险代理人仍将是保险行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我们相信,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保险之路上,心怀热爱、勇于担当、不断学习的彭德斌必将走得更远、飞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