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民营银行广东样本:探索十年,与中小微民企共同成长)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黄嘉祥 黄宇昆
文|时代周报记者 黄嘉祥 黄宇昆
12月16日,注册地位于深圳前海的微众银行迎来成立十周年。
作为中国首家民营银行、数字银行,微众银行历经10年发展,探索出一条风险可控制、成本可负担、商业可持续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新路,在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金融服务不平衡不充分难题方面蹚出了一条新路径,并一路成长为头部民营银行。
民营银行从成立之初,即被赋予服务中小微企业的使命。10年来,19家民营银行从零起步,通过股东的资源禀赋、数字化赋能等方式,探索了一条不同于传统银行的差异化道路,有效弥补了小微金融服务短板,赋能中小微企业成长,民营银行的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也实现增长。
作为民营经济大省,广东得风气之先,拥有2家民营银行。微众银行位于“民营经济第一城”的深圳市,梅州客商银行位于国家级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的梅州市,这两家民营银行在探索精准服务赋能中小微企业发展方面,走出了一条符合广东实际、具有广东特色的发展之路,为培育新质生产力,为广东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了不一样的金融力量。
专注于智能电动出行领域的深圳乐行天下科技有限公司,从初创期的20人小团队发展为300人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都有微众银行“陪伴”的身影。
“微众银行的金融产品均为全线上操作,不仅贷款无需抵质押,亦有投融资对接等非常特色化的服务,非常契合科创企业的需求。在企业从0到1的成长关键期给到了我们莫大的支持。”该公司董事长王宇感慨道。
这只是微众银行服务中小微企业的一个缩影。目前,微众银行累计申请贷款的中小微企业客户超过500万;超50万家科创企业申请科创贷款产品,为全国科创企业累计授信超3100亿元。
微众银行相关负责人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在清晰的国家战略指引下,微众银行持续深入探索践行普惠、服务实体和支持小微的新模式、新方法,率先闯出了一条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新路,有效提升了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金融活水功能充分显现,为建设“金融强国”和金融业数字化转型助力。
成立10周年之际,微众银行乔迁至新的总部大楼。
十年蝶变
“微众银行一小步,金融改革一大步。”2014年12月16日,微众银行诞生在深圳这座创新之都,拉开了我国民营银行设立的序幕。
当时,我国金融体系供给不平衡问题日渐突出,受限于机制、资金、技术等因素,传统金融服务难以覆盖小微企业以及蓝领等群体,科技基础设施方面不能同时满足大容量、低成本、高可用性“不可能三角”的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存在“买不到、买不起”的难点。
在金融供给侧改革、“互联网+”风口应运而生的微众银行,走出了一条破局之路。
微众银行作为数字原生银行,没有“IOE”包袱,可以“从0到1”地建立自己的银行核心系统。这在国内银行业是一条从未走过的路,挑战重重,一是如何满足海量用户的金融服务需求,二是如何在普惠金融“低客单价”的情况下,实现业务模式可持续性。
这些年来,微众银行不断地自主建设与数字银行业务特性相适应、满足多元化普惠金融服务需求的IT架构,搭建国内首个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可支撑亿量级客户和高并发交易的分布式银行核心系统。
微众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借助该系统,微众银行单账户每年IT运维成本降至2元左右,不到国内外同行十分之一的水平,单日交易峰值超12亿笔,这一系统破解了金融科技大容量、低成本、高可用性的“不可能三角”,为践行普惠和服务小微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年来,微众银行推出了“微粒贷”“微业贷”等一系列普惠金融产品,涵盖了广泛的普惠金融客群。目前,微众银行服务个人客户超过4亿,累计申请贷款的中小微企业客户超过500万。
微众银行的十年,也是民营银行发展的十年。目前,19家民营银行的资产总额约2万亿元,体量虽小,但已成长为普惠金融的重要力量。
今年9月,原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梅州客商银行实地调研时指出,从民营银行十年的历程来看,与民营资本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政治方向是对的,战略也是对的。在整个市场竞争里,民营银行需要做出自己的特色,才能生存下去。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晓春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民营银行成立十年来,在服务大众小微、创新金融科技等方面起到了探索先行的作用。目前,19家民营银行的体量占比虽然不大,但服务了庞大的小微客群,将过去长期被忽视的长尾客群变得具有商业可持续价值,促进了普惠金融的发展。
陪伴中小微民企成长
这十年,也是民营银行与中小微企业共同成长的十年。
中小微企业联系千家万户,是稳定经济、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不过,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历来是世界性难题,我国民营银行从诞生就被赋予了服务中小微企业的使命。
“发展民营银行,是希望利用其来自民间、熟悉民企、贴近民众的天然特点,能够补充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不足,进而逐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尚福林在2015年曾经表示。
作为民营银行探路者,微众银行于2017年推出国内首个线上无抵押的企业流动资金贷款产品——“微业贷”,满足中小微企业“短、小、频、急”的融资需求。之后,微众银行又推出特色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打造了科创贷款产品,解决科创企业初创期、成长关键期最为重要的融资需求,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在“微业贷”推出的同一年,2017年6月,广东省第二家民营银行——梅州客商银行正式成立,致力于服务“三农两小”“创业创新”“长尾客群”“全球客商”,进一步破解粤东西北地区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作为全国经济第一大省,广东同样是民营经济大省。深圳被誉为“民营经济第一城”,是创新创业的沃土,是中小微企业最为活跃的城市。这些年来,微众银行依托科技底座,应用数字化手段,服务中小微企业客群之门,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前经济形势下,改善中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对稳预期、稳信心、稳就业具有重要意义。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近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搭建银企精准对接的桥梁,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在实地走访过程中,微众银行工作团队深入接触了众多科技创新属性强的企业,这些企业广泛分布在“20+8”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为企业匹配金融产品和服务,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临近年底,进入今年“拼经济”的冲刺阶段,商旅出行需求旺盛,深圳市特航航空服务有限公司(下称“深圳特航”)处于一片忙碌状态,处理客户商旅出行业务。
深圳特航财务总监贺伟伟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今年以来,公司商旅出行业务快速增长,资金需求较大,就向微众银行申请了一笔大额信用贷款,为公司拓展业务提供了资金支持,公司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希望与微众银行共同成长。
十年积跬步至千里。截至2024年6月末,微业贷已辐射30个省份,累计超500万家中小微企业申请,其中营收在1000万元以下的企业客户占比超70%,超50%的授信企业客户系企业征信白户,有超30万家企业在微众银行获得第一笔企业贷款。此外,民营企业占比近100%。
微众银行的科创贷款产品吸引超50万家科创企业申请,占所在地区科创企业总数的20%,为全国科创企业累计授信超3100亿元。在深圳2.4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有近五成的企业申请了科创贷款服务,每2家“国高企业”就有1家选择微众银行。
距离深圳300多公里之外的梅州客商银行,近日完成了首笔“应急转贷资金”业务,仅用3天完成从申请到420万元应急转贷资金到账的全流程审批,为广东某计算公司提供了及时的资金支持,解了燃眉之急。
自2017年成立,梅州客商银行如今已成为梅州地区最大的法人银行机构,在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服务地方经济方面探索了一条新路径。
这些年来,客商银行围绕梅州本地特色农产品,创新金融产品服务模式,推出了“农担贷”等一系列免抵押贷款,设立78个金融服务站,打通乡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助力广东“百千万工程”。同时,不断优化对中小微企业的服务,2023年12月末,全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43.82亿元,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19.37亿元,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健成长。
在民营银行10年发展中,微众银行和客商银行,在广东探索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助力中小微民营企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刘晓春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民营银行十年来,在服务中小微企业方面作出了特殊贡献,民营银行应该不忘初心,耐下心来,因地制宜聚焦特色化、差异化业务,做好所在区域中小微企业的服务,推进业务结构及客群结构优化,在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新变局与新挑战
站在十年的新起点,民营银行迎来新的变局,年内已有3家迎来地方国资股东。
今年8月12日,金融监管总局批复,同意南昌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受让正邦集团持有的江西裕民银行6亿股股份,持股比例为30%,成为裕民银行第一大股东,拉开了国资入局民营银行的序幕。
今年11月,四川新网银行第三大股东红旗连锁变更为国资控股,该行由此迎来国资股东。
11月28日,金融监管总局披露,同意三家国资企业受让安徽新安银行股份,安徽地方国资合计持有该行股份将达到51%。这意味着,新安银行成为地方国资绝对控股的银行,是民营银行发展10年来首现国资控股。
新安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股权转让涉及多方面因素,此次股权转让后,该行股东数量由4家增至6家,股权结构进一步优化。
刘晓春认为,十年来,民营银行发展分化较大,而且近年来部分股东自身经营出现问题,股权被质押拍卖,加剧民营银行内部治理压力,影响经营的稳定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妥处置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在刘晓春看来,地方国资进入民营银行,有助于防范和化解风险,不应过于纠结民营银行的属性问题。
地方国资入局背后,民营银行发展面临的问题更值得关注。由于自身规模较小、民营股东背景和体制机制等因素,民营银行发展还面临内部治理难度较大、经营压力加剧和资本补充困难等问题和挑战。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对于各家民营银行来说,由于资产规模、展业模式、股东背景以及所处的地理环境各不相同,需要其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制定最适宜自身情况的发展战略,探索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道路。同时,建议在行业监管层面探索差异化监管的可能性。
“未来,民营银行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监管政策的优化和管理能力的提升,民营银行不仅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还将更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曾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