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实属不易!连续12年达成4%底线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稳步加力丨2024年中国经济观察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实属不易!连续12年达成4%底线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稳步加力丨2024年中国经济观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峰 北京报道  近日,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发布《2023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下称“公告”)。公告显示,2023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64595.04亿元。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50439.47亿元,比上年增长4.06%,首次突破5万亿元。

公告还显示,2023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为4.00%。

这是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连续12年保持在4%以上。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情况下,我国持续完成了4%任务,实属不易。

不过这12年里,占比最高的年份不过4.30%。尤其是近几年来,占比持续在4.20%以下波动,且呈现缓慢下降的走势。

为什么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连年增长,但占GDP比例却连续下降?专家介绍,其实这与我国的财政收入与GDP结构有关。

面向教育强国建设目标,应该如何落实教育投入的法定增长要求?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等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教育投入也在稳步加力。

教育财政投入逐年只增不减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我国作出了“一个一般不低于、两个只增不减”的战略部署。

具体来看,“一个一般不低于”即保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一般不低于4%,“两个只增不减”即确保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

我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中80%左右来自于政府财政投入。近几年,无论财政状况如何,教育财政性投入始终坚持逐年只增不减。2022年超过4.8万亿元,比十年前翻了一番。2023年首次超过5万亿元,有力保障了世界最大规模教育体系。

近年来全国教育经费投入情况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教育部

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持续增加是可感可及的,特别是在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上。北京市朝阳区居民李先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他的大女儿2014年上幼儿园时,不包括饭费在内的每个月学费高达3000元。“而这在周边幼儿园里还只是中等水平,学费高的能达到6000多元。”

如今,他的第二个孩子即将从同一所幼儿园毕业,每个月的学费只有750元。这得益于该幼儿园2019年转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后,实行了公办幼儿园水平的政府指导价,在园儿童每人每月享受市、区两级共1500元财政补贴。

有的地方针对薄弱环节重点加大投入。山西省晋中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在2013年就确定市直普通高中学校年生均公用经费3000元的标准,并要求县级财政参照市级标准建立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动态调整和正常增长机制,每年对各县区经费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

综合施策之下,晋中市普通高中得到了均衡发展,生源流失现象大大缓解,实现了全市11个县一中“县县都有清北生”的夙愿。

“建设教育强国,离不开教育经费投入的保障,离不开以经费投入为牵引的体制机制改革的推动。公告显示,2023年各级教育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都实现了增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杜育红说。

为何一再逼近4%底线

虽然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连年增长,但占GDP比例却连续下降。

2012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达到4.28%,国家教育经费投入事业迎来一个重要的里程碑。2013年这一比例进一步上升到4.30%。但2020年—2023年,比例从4.22%下降至4.00%。

近年来全国教育经费增幅变化 数据来源:教育部

这是否说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变少了?答案显然是否定的。2021年—2023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年均增长5.5%。

但为何出现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规模与占GDP比例的“一升一降”,甚至让人误以为教育投入出现了“温差”?

教育部财务司相关负责人解释道,4%的分子是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分母是GDP,和经济增长、财政收支状况密切相关。近三年,尽管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保持了5.5%的年均增速,但仍明显低于GDP年均7.5%的名义增速,直接导致4%这一比例持续在低位徘徊。

该负责人还指出,根据国际经验数据,4%比例的高低,与财政收入占GDP比例直接相关。

“一般来说,当一国财政收入占GDP比例达到30%—40%时,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才有可能达到4%以上。而我国财政收入占GDP比例长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12年首次实现4%目标时还不到30%。特别是近几年,经济下行压力逐年加大,我国财政收入占GDP比例不升反降。在这种背景下,我们仍能够连续保住4%这一底线实属不易。”该负责人说。

杜育红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根据国际经验,财政性教育投入比例的高低,不仅与财政收入占GDP比例直接相关,也与教育发展水平及社会经济发展的教育需求密切相连,更受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学龄人口波动的影响。

“我国未来一段时间的财政性教育投入占GDP的比例要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杜育红说。 

创新教育投入机制

我国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提高。”

也就是说,教育投入应当依法增长。

“近几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连续逼近4%底线,与世界平均水平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平均水平相比,我们还有差距,只能说基本达到了世界平均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杜育红说。

杜育红认为,随着经济增长和财政能力的提升,教育财政投入政策应从“只增不减、坚守底线”转向“同步增长、逐步提高”。

今年以来,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有望继续稳定增长。

据报道,今年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中用于“两重”建设的7000亿元已经全部落实到项目。“双一流”建设以前是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今年被纳入“两重”建设安排,且已安排379亿元。

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学生资助体系。2023年,全国共资助各学段学生1.6亿人次,资助金额共计3111亿元。其中,全国财政投入2161亿元,约占资助总金额的69%。

2024年10月,财政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通知,调整高等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国家奖助学金政策,大幅增加国家奖学金奖励名额,提高奖学金奖励标准,适度提高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

杜育红认为,既要进一步引领扩大教育投入,也要转变教育投入的理念、方式,创新投入机制。

公告显示,2023年幼儿园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在各级教育中增长最快,达到7.19%。但学前教育仍是我国教育发展的一块短板。

“现有的地方学前教育财政经费主要通过补贴政策,它不是可持续的制度性投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

储朝晖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从公平、可持续发展考虑,应当建立面向所有幼儿园的一体化财政投入制度,打通公办幼儿园、普惠性与非普惠民办幼儿园在政府财政投入上的壁垒,通过生均财政拨款制度实现财政公平,努力办好每一所幼儿园,均等服务每一个儿童。

今年11月18日,浙江省教育厅将新设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向社会公示。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总投资460亿元,由浙江省宁波籍企业家虞仁荣设立的教育基金会举办。截至今年10月底,虞仁荣已向教育基金会捐赠其作为实控人的韦尔股份2500万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

基金会等社会力量办大学已不再是新鲜事。比如,西湖大学就是由西湖教育基金会作为举办方,得到了多位知名企业家的支持。

杜育红认为,不断完善多渠道投入机制,激发社会力量对教育的投入,在吸引更多社会投入的同时,加大学生资助体系协同设计,可以在平衡公平与效率的基础上,促进教育的更快发展,也能更好地让教育反映市场的需求。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长和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