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携手中国头部科技伙伴,在大模型生成式AI、智能语音交互等方面展开合作

来源:蓝鲸 2024-12-25 17:53:4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宝马携手中国头部科技伙伴,在大模型生成式AI、智能语音交互等方面展开合作)

(北京)在1月即将到来的2025年美国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宝马将发布新世代超感智能座舱——BMW首创全景iDriveBMW新世代操作系统X,将随首款新世代SAV车型在2025年内推出,并将在2026年与中国消费者见面。中国市场版本将融入顶尖本土技术和服务,满足中国消费者几乎所有场景的交互需求。

BMW新世代车型的关键数字体验领域将由中国数字研发团队与慕尼黑研发团队联手设计,包括智能个人助理、导航系统、用户界面以及车内生态系统的数字化功能和服务。宝马宣布将携手中国头部科技伙伴,在大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和智能语音交互等领域开展合作和探索,提升核心用户体验,例如生成式AI大语言模型、智能语音助理、车载导航、游戏等多场景数字化生态。

宝马不断提速在中国数字化创新,以AI科技助力智能人机交互,为中国客户带来更好用、更智能、更加个性化的车内数字化体验。中国在数字化领域充满创新活力,这对宝马来说是绝佳的发展机遇,宝马继续不断加大在华研发投入,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不断提速创新。

宝马在未来出行的探索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智能为纲、责任为先。科技创新应服务于人,不干扰驾驶者,智能化不应该是技术的堆叠,宝马坚持通过科技把设计和概念转化为独具特色的产品。创新不仅是技术的发展,宝马用自己的方式整合所有技术,从而满足客户需求。宝马追求的不只是炫酷的技术,而是提供让客户会用、爱用的技术。汽车行业需要新的方向,不能只是单纯地将更多功能叠加在车上,这最终会给消费者造成困扰。宝马认为,高科技应是隐藏的科技,不应对驾驶体验造成干扰。

新世代不仅仅是一款车,更标志着一个全新宝马车型系列的诞生,新世代展现了BMW品牌及产品在设计、技术和理念上的一次跨越,包括:全新的设计语言,全新的电驱和电池技术,全新的电子电气架构,全新的智能座舱和操作系统,全新驾驶辅助系统,以及超越极致的终极驾驶乐趣体验。

新世代车型代表了宝马在智能数字化和人机交互的颠覆性创新。宝马新世代车型将搭载全新的电子电气架构,包含4超级大脑(域控制器)将智能数字体验和纯粹驾驶乐趣提升至全新维度,整车的算力大幅提升。

几十年来,BMW集团在人机交互界面领域一直是行业的先锋和标准制定者。2001款BMW 7系首次引入了开创性的BMW iDrive 旋钮;2003年,BMW 5系又率先大规模采用了平视显示技术并被广泛应用, 并最终将惠及客户。2025年BMW首创全景iDrive也是一样。

与中国头部科技伙伴合作,探索AI大语言模型在提升数字用户体验方面的潜力

基于海量知识库、意图理解和逻辑推理能力,由AI驱动的系统将大幅提升智能座舱的信息检索和系统响应能力。通过此次合作,宝马将利用模块化方式提升智能座舱系统的响应速度,实现高效的功能调用扩展语音、导航、娱乐和资讯领域的智能应用场景,以满足多样化的客户需求,提供更智能的车内数字体验。

此外,宝马还与中国科技公司合作优化语音引擎技术,使BMW智能个人助理能够提供自然语言对话和自学习能力,并支持驾驶员和乘客进行无唤醒词的自然、直观交流。生成式AI的支持下,它可以洞察用户需求,更智能地回答有关车辆和品牌的问题,协助功能执行,并在关键时刻主动提供建议并执行。同时,BMW智能个人助理还特别为中国用户定制独有的品牌专属声音及丰富的本土知识库,支持语音搜索热门内容、导航、查询航班和股票等信息,用户还能个性化定制助手的功能与交互体验。

除了加强与本土伙伴的合作之外,宝马持续强化在中国的研发实力

宝马在华拥有德国之外最大的研发体系。中国团队在宝马数字化座舱的开发和优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确保了宝马车型能够更好地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中国已成为宝马集团在德国以外最大的研发基地,在北京、上海、沈阳和南京均设有研发中心。宝马诚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宝马集团于2021年成立的中国软件研发公司,目前拥有超过600名专业软件工程师的专业团队,2025年软件研发人数还将持续增长,以“中国速度”打造更懂中国消费者的车。

第9代(BMW)操作系统,同样致力于为中国用户打造高频使用场景下,好用即常用的智能驾趣。在中国,BMW智能个人助理的高频使用率超8成;近8成用户高频使用在线宝马导航宝马车载娱乐应用APP的使用率也超过70%可在车内畅享QQ音乐、网易云音乐、腾讯视频和爱奇艺等热门音视频内容。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云音乐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