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公司新闻 - 正文

贵阳银行15.84亿贷款“催收风波”

来源:胜马财经 2024-12-26 10:12:4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贵阳银行15.84亿贷款“催收风波”)

严控风险方能行稳致远


作者  |  胜马财经 徐川

编辑  |  欧阳文


银行作为金融市场资金融通的关键枢纽,每一笔贷款的动向都牵动着各方神经近日,贵阳银行一桩涉案金额高达15.84 亿的贷款诉讼案引发广泛关注,将这家西南地区颇具影响力的银行推至聚光灯下。


胜马财经注意到,日前贵阳银行披露诉讼进展。该行旗下双龙支行与贵州国际商品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深圳正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分别简称“贵州国际”“正威集团”)、王文银等合同纠纷一审判决结果出炉,双龙支行胜诉,该案涉及贷款本金、票据垫款本金合计15.84亿元。


据了解,2021年6月,贵阳银行双龙支行贵州国际商品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达成一项重大金融合作 ——《综合授信合同》落地,16 亿元的授信额度承载着双方对未来业务拓展的期许,彼时正威集团、王文银等重量级角色出面提供担保,为这笔交易增添了多重保障背书。


然而,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接踵而至,贵州国际未能如期履约,借款本息及票据垫款逾期未还,担保人也未在关键时刻挑起责任重担,贵阳银行双龙支行无奈之下,于今年2月毅然选择司法诉讼程序,一场关乎巨额资金归属的较量就此拉开帷幕。


历经数月司法流程,一审判决结果出炉,法院在大多数诉求上给予了贵阳银行有力支持。贵州国际被判令支付双龙支行借款本金2.92亿元及利息 73.23 万元以及后续仍在滚动的罚息、复利,还需支付双龙支行承兑汇票垫付款12.92亿元及逾期利息1.91亿元等。


不过,虽然从纸面上看,贵阳银行手握胜券,可巨额资金能否顺利回流仍是未知数。从财务账本细究,贵阳银行已将涉诉款项打入 “不良” 冷宫,并全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短期内似乎为利润报表筑起一道 “防洪堤”,避免业绩 “决堤” 式冲击。


但长远视角下,贵阳银行不良贷款攀升或难以避免,资产质量 “成色” 很可能受损。有业内人士认为,在贷前审核环节,很多银行或许沉浸于企业光鲜外表,对企业真实财务健康状况把脉不准,忽视了行业暗流涌动下企业潜藏的经营危机,加之贷后监管未能敏锐捕捉企业资金链断裂、经营恶化的预警信号,错失提前干预、化解风险的时机。


对于行业来说,这场诉讼风波不仅是贵阳银行的 “阵痛”,更是银行业风控精进的 “长鸣警钟”,警示着在复杂多变的经济棋局中,步步为营、严控风险方能行稳致远。


胜马财经注意到,一直以来,贵阳银行的收入依赖于“吃利差”。随着让利实体经济、调整资产结构、市场利率持续下行等因素影响,净息差收窄,贵阳银行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利息净收入86.71亿元,同比减少16.03亿元,降幅15.6%,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为79.28%。


受此影响,2024年前三季度,贵阳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09.37亿元,同比下降4.4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7亿元,同比下降6.81%。其中,第三季度贵阳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5.31亿元,同比减少5.29%;净利润13.04亿元,同比减少6.25%。自2023年二季度以来,贵阳银行已连续六个季度净利润负增长。


披露数据显示,2024年9月末,贵阳银行资产总额7195.99亿元,较年初增长4.58%,其中贷款总额3441.39亿元,较年初增长6.20%;2024年9月末,贵阳银行不良贷款率1.57%,较年初下降0.0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62.53%,较年初上升18.03个百分点。


而从贷款投放领域来看,截至2024年6月末,贵阳银行对公贷款主要投向建筑业、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等行业,该行在上述三大行业的贷款余额占贷款总额的比例分别为18.98%、12.29%、11.87%。其中,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2.23%、4.65%,也是该行不良贷款率最高的两大行业。



END

关注我们,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胜马财经诚意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贵阳银行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