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助力“China Travel” 过境免签延长为10天

来源:大众证券报 作者:朱蓉 2024-12-26 22:06: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政策助力“China Travel” 过境免签延长为10天)

近日,国家移民管理局宣布,12月17日起全面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将过境免签外国人在境内停留时间由原72小时和144小时均延长为240小时(10天),同时新增21个口岸为过境免签人员入出境口岸,并进一步扩大停留活动区域。我国免签“朋友圈”再度实现扩容,有旅游业人士认为,这将为目的地带来更多的入境消费增长。

过境免签期限延长至10天

12月17日,国家移民管理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即日起全面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将过境免签外国人在境内停留时间由原72小时和144小时均延长为240小时(10天),同时新增21个口岸为过境免签人员入出境口岸,并进一步扩大停留活动区域。符合条件的俄罗斯、巴西、英国、美国、加拿大等54国人员,从中国过境前往第三国(地区),可从24个省(区、市)60个对外开放口岸中任一口岸免签来华,并在允许停留活动区域内跨省域旅行不超过240小时。

口岸方面,此次增加山西太原武宿国际机场口岸,江苏苏南硕放、扬州泰州国际机场口岸,浙江温州龙湾国际机场口岸等21个口岸为240小时过境免签人员入境口岸,政策适用口岸总数从原有的39个增加至60个。活动区域方面,政策适用省份总数从19个增加至24个,政策适用人员在安徽、海南、贵州、福建、湖北、陕西6省停留活动区域为全省。

来华外国人数量显著增加

国家移民管理局副局长毛旭在会上介绍:“2024年1月至11月,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2921.8万人次,同比增长86.2%;其中通过免签入境1744.6万人次,同比增长123.3%。尤其是今年以来,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在境内外广受欢迎,引发热烈反响,适用此政策来华外国人数量同比上升132.9%。”

据悉,过境免签政策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员适用该政策来华旅游观光、投资洽谈、探亲访友,纷纷点赞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成就,以“China Travel”(中国游)为主题的媒体流量在国际互联网上突破10亿。现行过境免签政策停留时间最长为144小时,80%以上人员临近期限届满才离开,不少外国朋友希望有更充足时间、到更多地方旅行活动。

国家移民管理局外国人管理司副司长柳佳透露,新政策适用地区的资源禀赋各具特色。放宽优化后,政策适用区域既有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地区等国家重点发展区域,又有旅游资源富集、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独特等人文地理特色鲜明的地区,可以有效满足外国人来华旅游、商务等多样化需求。同时,过境免签政策可有效与区域性免签、单方面免签、互免签证等政策互相协调、梯次互补,进一步促进旅游经济发展,进一步促进对外商贸合作,进一步促进中外人员交流交往,更好服务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

入境游增长迅猛

《大众证券报》记者从携程方面了解到,中国过境免签政策放宽优化的消息刚发布半小时,携程海外平台欧洲站点、美洲站点、亚太站点的中国相关目的地搜索热度环比分别增长85%、163%、116%。尤其,法国、加拿大、俄罗斯的搜索热度增幅排名前三位。

12月18日22时45分,随着首尔至哈尔滨的CZ684次航班降落,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口岸迎来首批9名符合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外籍旅客。

航旅纵横大数据显示,2024年12月17日至12月22日,国内航空公司的入境航班量超过4100班次,同比增长约为33%;入境旅客量超过66万人次,同比增长约为40%。入境旅客主要来自曼谷、首尔、东京和大阪等地。

携程集团副总裁秦静表示:“跨境政策的持续放宽、‘免签朋友圈’的持续扩容和入境基础设施的完善,已经成为中国入境游的重要推动力,也为更多外籍旅客感受美丽中国扫除了障碍。免签时间的延长,将推动外籍旅客从‘一省/市游’进阶为‘两省/市游’,一次入境,多重体验,感受更加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截至目前,54个免签国入境旅客订单占中国入境游订单的4成。”

对于下一步安排,毛旭表示,国家移民管理局将积极会同文化和旅游部、商务部等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抓好过境免签政策的落地实施,统筹发展和安全、活力和秩序、服务和管理,释放政策红利,激发市场活力,切实提升过境免签人员的入境便捷度、生活便利度和政策知晓度,吸引促进更多外籍人员来华旅游、商贸、访问交流。同时,深入推进移民管理领域制度型开放,推行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开放政策,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记者 朱蓉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