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实探俄罗斯商品馆“整改”:多店注明商品产地,业内称俄货店商品比真俄货贵)
蓝鲸新闻12月31日讯(记者 汤诗韵 郝妍)近期在各地“疯狂开店”的俄货店似乎遇到了一些麻烦。据多家媒体报道,“遍地开花”的俄罗斯商品馆中不全是俄货、有不少国内代工产品的现象引发不少网友“避雷”。
近日据北京商报报道,目前已有监管部门对网友反映的俄罗斯商品馆产品来源进行检查,有俄罗斯商品馆因受经营场所和产品资质的问题影响而撤店。
对此,蓝鲸新闻记者走访多家俄罗斯商品馆进行调查。
多家俄货馆已注明商品产地,店员称“工商提醒不能误导”
受舆情和相关监管影响,多家俄罗斯商品馆都有不同程度整改。其中不少是月内新开张的门店,开店之初就在产地标注、货架分区上做了规范。
有门店直接在货架标签上注明产品的产地,比如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等。此外还有不少商品来自中国黑龙江、内蒙古、山东、河北等地。店员介绍称,俄罗斯商品馆内进口商品占比大概在80%以上,除了从俄罗斯进口的还有一些来自德法等地。
最有助于消费者区分甄别的一类情况是,有门店直接对货品摆放进行分区,注明“国产区”和“进口区”。
俄罗斯商品馆内,火腿、面包等普遍是国内生产的,这部分商品背面的标签上都有生产商地址和69开头(一般指中国大陆出厂)的商品条码。
记者注意到,一些门店目前尚未做商品标签以外的其他产地提醒,但店员一般会在消费者咨询时讲明是否进口。比如针对货架上陈列的套娃玩具,店员会直接说产自国内。有店员解释称:“工商来下过通知,非俄罗斯进口的不能说是俄货,要向消费者说明产地,不能误导。”
蓝鲸记者观察到,俄罗斯商品馆内许多商品包装和货架标签上都写着“俄罗斯”、“俄式”。在不做产地提醒的情况下,消费者确实容易混淆。
除相对热门的俄式食品外,部分俄罗斯商品馆内还会售卖散装花茶、蜜饯、现制牛轧糖等。有店员表示,制作牛轧糖的奶粉是俄罗斯进口的。
业内:俄货店商品比真俄货要贵
蓝鲸新闻此前曾报道,多个俄罗斯商品馆连锁品牌已在国内展开加盟招商,其中包括俄比熊、俄满多、俄克士、俄货优选、UNAVITA等。他们不光分布在上海、杭州、成都、深圳等一二线城市,也在市县地区快速下沉扩张。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3400余家俄货相关企业。从企业年度注册数量趋势来看,近年来,俄货相关企业注册量呈持续增长态势。截止目前,今年已新增注册超800家相关企业,同比去年同期增长26%。
疯狂开店之后则是闭店隐忧。据电商在线报道,在绥芬河市从事外贸生意的大海直言“明年肯定要倒闭一大批了。”俄货的火爆并不会是常态,“俄罗斯、东欧那边的口味,其实还是不太一样的。很多选择购买的人,就和来绥芬河买俄货的一样,图个新鲜”。
俄罗斯商品馆的商品定价也是舆论焦点之一,相当一部分产品是同款电商售价的2-3倍。以相对畅销的喀秋莎莫斯科肠为例,有门店售价49元/根,同款商品的电商售价大概在一半左右。
另一方面,俄罗斯馆遍地开花以后的盈利能力有待考察。
招商人员介绍称,俄罗斯商品馆的整体利润率在40-60%,100平左右的门店基本上可以做到平均日营业额1万左右,快的话三个月就能回本。不过据红星资本局援引俄比熊门店店员消息,他们店目前日均销售额已难上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俄罗斯商品馆加盟品牌的招商人员给记者发过一样的门店经营数据。一张日销售额接近2.5万的后台数据截图被P上了不同品牌的Logo,用作证明自家门店的盈利能力。
一位俄罗斯进出口贸易相关产业的从业者赵先生告诉蓝鲸新闻记者,俄货店事件已经对“真俄货”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现在各种舆论会对正宗的俄货产生很大的负面效应。有可能消费者在选择俄货时会有一些犹豫,因为已经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很多时候真俄货在俄货店卖得挺贵的,溢价比较严重,但其实很多质量很好的俄罗斯品牌并没有那么贵。”
另一面,赵先生认为,虽然俄货店目前在互联网争议很大,但也侧面印证了这个产业的商业潜力,“现在因为经销商、俄货店的原因,俄罗斯品牌在中国目前处于价格体系比较混乱的状态。但他们也意识到了俄罗斯品牌在中国是有市场的,也在着手梳理经销商解决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