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25心理自救锦囊:以家庭为锚,从微小处汲取力量)
2024年12月2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12356全国统一心理健康援助热线。这是自2012年我国第一部《精神卫生法》颁布以来,首次从国家层面设置心理援助热线电话。
作为心理咨询专业工作者,一方面我感受到了全社会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和重视;另一方面也察觉到目前心理健康现状可能的确面临比较严峻紧迫的现实。笔者认为,接下来至少三年内心理健康问题都会比较严峻。12356作为心理援助热线,没有4,因此我们也称之为“没事儿”和“别死”热线。那么作为普通人,我们如何在心理层面健康迎接2025年,有没有什么简单的自救方法呢?我想从安全感和自我认同两个角度来和大家分享获取心理能量的方式。
首先是重视家庭,在安全感中前进。当现实环境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时,家庭是我们每个人最易获取支持的来源,能让我们快速获得基本的安全感。一个人只有在感到安全的前提下,才能对现实准确地认知,从而得到性价比更高的决策。
在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发展中,我们一致认为安全感是我们心智发展的前提和关键。当安全感缺乏时,人的大脑会处于高压状态。一篇发表在著名期刊《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上的研究发现,压力会干扰前额叶的功能,导致大脑发生“短路”。当个体处于压力状态时,以杏仁核为中心的大脑连接会变得更强,前额叶的功能则会被削弱,人会从“三思而后行”转向“感情用事”。大脑会如同“短路”一般,失去理性思考的能力,容易用习惯的方式来对待事情,墨守成规,而非灵活应变。长此以往,个人会对自我产生怀疑,丧失解决问题的信心和希望。
而家庭作为最易获取安全感的港湾,恰好能够满足我们减少压力的需要。同时,重视家庭还能让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能互相滋养,彼此通过语言交流、鼓励、心理支持获得与安全感有关的压力释放。特别是对于有老人和青少年的家庭,对家庭的重视能充分减少老年人心身疾病发病的可能性,以及青少年严重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
其次是认可自己,看到每一个微小的进步。由于现实不确定性的增加,要想获得巨大和快速的成功在一段时间里可能将面临很大困难。这对习惯从社会认同中获得满足感的个人来说可能会增加焦虑和抑郁的风险。改善这种现状比较好的方式是从社会认同转向自我认同,同时提高自我认同的稳定性。
自我认同理论认为,人需要在自己的文化环境中建立积极的、真实的自我认同。这能够帮助我们拥有健康的自尊和相对准确的自我评估。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的差异在于,后者需要通过与群体的联系来定义自己,对自我的评估更加依赖外界评价,当现实条件发生转换,或个人现实与客观现实差异较大时,社会认同会出现较多偏差,甚至会导致个体出现焦虑抑郁问题。
而自我认同更强调关注个人现实,在尊重社会文化的前提下,以个人为核心进行自我评价。这种稳定而灵活的自我认同,能够帮助我们积极面对现实,更容易寻求他人或团体的支持与帮助,调整实现目标。很显然,稳定的自我认同能够直接帮助我们拥有相对健康的心理状态。
要想提高自我认同,我有两个方法分享给大家尝试:一是将长期目标具体化,在最微小处获取成就感。这么做最大的益处是你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积极而真实的自我,并不断给予自己正反馈。这些微小的进步能显著增加我们的内在力量,提高我们的健康自尊水平;
二是在时间长度中看待自我,不因一时之势而自我否定。暂时的失败或不利地位是我们所有人都会面临的现实,但经常有人会忘记通过连续不断的时间看待稳定发展中的自己。没有人在时间的长度中一直是无能、无力和失败的。当你能在遭遇挫折时想起自己获得微小成功的片段,并将其组合成自己稳定的自我形象,就能大幅降低自我挫败和内耗的可能性。
“青山不改 ,绿水长流。”2025年踏浪而来。现实的多重变局让我们在新的一年依然面对着诸多不确定性。在时代浪潮的交替更迭中,祝各位朋友都能在安全感和自我认同中前行。“没4,没事儿”。
(作者系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