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宇伟观察】平远、深远、高远——读宋志平《有效的经营者》一书有感)
拿到宋志平先生在机械工业出版社新出的《有效的经营者》一书,爱不释手。连读连听(微信读书)三遍,每读每听,都有启发。读的过程,桌边同时摆放着德鲁克《有效的管理者》一书,对照着读,妙不可言。
《有效经营者》一书,重点讲了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从管理到经营,这是一个由近及远即“平远”的过程;第二个层面是从普通的经营者到有效的经营者,这是一个由前到后,即“深远”的过程。完成有效经营者五项任务的修炼,即:正确选择、有效创新、资源整合、创造价值、共享机制这样五项任务,就可以成为具有“高远”战略思维和全局能力的有效经营者。
“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这是袁宝华先生对企业管理工作者的寄语,也是打造中国本土化管理的一个指导思想。宋志平先生40多年如一日,深耕企业经营管理一件事,从“运动员”到“教练员”,边学边干边思考。今天摆在我们案头的《有效经营者》一书,正是他管理思想集大成的一部专著,也是完美实现袁宝华先生当年对企业管理者四句寄语的经典案例成果。
一、有效经营者的“平远”之路:正确选择;有效创新
北宋绘画大师郭熙在论述中国山水画名著《林泉高致》一书中写道: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平远者冲澹,冲澹者不大。
郭熙(北宋):早春图
宋志平先生在书中反复强调,从管理者转变成经营者不是目的,成长为有效的经营者才是我们真正的追求。有效的经营者举重若轻,有效的管理者举轻若重。经营者抬头看路,管理者埋头拉车。
在成为有效经营者的五项任务修炼中,重中之重的任务是“正确选择”。所谓正确选择就是“做正确的事”,眼睛向外,要在不确定环境下做出正确的选择。管理者或经理人的重点是“正确地做事”,眼睛向内,处理好人、机、物、料的关系,目的是提高效率。而企业家或有效经营者的重点应该是“做正确的事”,提高效益。
“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基本上是五个相同的字,但字的顺序不同,就决定了你是企业家还是职业经理人。因为企业家是“缺什么找什么”,而职业经理人是“有什么做什么”。字的顺序不同,就可以让你从物品短缺时代,只要管理得当,效率提高,就可以生存下来。到现在不确定性增加,你必须更多地眼睛向外,关注市场变化,提高效益,才能生存下来。
今天,更是一个复杂性或脆弱性的时代,如何应对,宋总提出有效创新。
创新是经济学家熊彼特在二十世纪提出来的一个重要理论概念。这一理论包括五类创新:新产品、新技术、新市场、新原料、新组织。但创新是有风险的,俗话说,不创新等死,创新找死。
宋总在该书中,提出了有效创新。并且,有效创新,有方法可依。有效的创新者追求有目的、有质量、有效益的创新,同时也更重视创新模式的选择。企业创新的核心是技术创新,解决的是产品开发和制造的问题。
创新是企业家的灵魂,企业家也是创新的灵魂。德鲁克认为,创新是有目的地寻求机遇的过程,有目的的创新甚至能减少90%的风险。
宋总在书中提到,创新并不神秘,它既有规律可循,也有模式可依。创新模式包括自主创新、模仿创新、集成创新、协同创新、持续性创新、颠覆性创新、商业模式创新。
二、有效经营者的“深远”之径:资源整合
郭熙《林泉高致》一书中写道: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深远者细碎,细碎者不长。
宋总在其职业生涯中最为让人钦佩的是,他做中国建材董事长和国药集团董事长时,将这两家企业分别带入世界五百强,在他手里,中国建材集团营业收入从20多亿发展到2700亿,国药集团从360亿到2500亿。进入五百强的方法路径就是联合重组,联合重组就是资源整合。中国建材联合重组上千家水泥企业,国药集团联合重组了六百多家医药公司。
宋志平先生带领两家企业获世界五百强殊荣
被重组企业注重当前利益,而重组企业注重长远利益,有效的经营者在联合重组时要把握好各自的诉求,关注它们之间的互利共赢,这也是联合重组成功的底层逻辑。
从中国建材和国药集团的成长历程来看,无论是资本运营,联合重组,管理整合,它们的核心是先找到资源,把资源聚集起来,然后再去找资源整合的办法,把各种资源有效地整合在一起,这是大企业成长的关键路径。
混改实践中,中国建材提炼出来“十二字”混改方针、“三优先”混改原则、“十六字”混改口口诀:
“十二字”混改方针:混得适度、混得规范、混出效果。
“三优先”原则:活力优先、利润优先、机制优先。
“十六字”混改口诀:规范运作、互利共赢、互相尊重、长期合作。
宋总认为混合所有制不是简单的一混了之,也不是一混就灵。关键还得会混,要混得恰到好处,混了之后还要改,如果混得不好或只混不改,那就失去了混改的意义。混改过程中,特别要注意“三高三同”以及文化是否融合等问题。“三高”就是在选择合作伙伴的过程中,一定要有高匹配度、高认同感、高协调性;“三同”就是在混改的过程中,一定要同心、同向、同力。总之,发展混合所有制,各方要在战略上一致、文化上认同、产业链上协同,并且要有长期合作的打算。由平远走向深远,最终的方向和目标达到高远。
资源整合凸显了宋总的企业家本领,也为我们展现出有效经营者的“深远”之径。
三、有效经营者的“高远”之道:创造价值;共享机制
郭熙《林泉高致》一书中写道: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高远者明了,明了者不短。
一家企业究竟为什么可以生存和发展,宋总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那就是它可以持续地为它的客户提供价值。价值来自两方面,产品市场的利润和资本市场的价值。
联想到我们北大国发院DPS金融管理博士项目,我们的客户就是我们的学生。我们给同学们的价值就是我们有能力为他们的持续进步提供可能性。通过博士课程、博士论文、知行合一的学术、实践活动,让他们在思维方式上蜕变,从实践上升到理论,从“立功”上升到“立言”,成为企业家学者。以“完整人格”(whole person)对他们进行培养,从思想性、学术性、实践性、精神性四个维度展开教学、学术研究和实践服务。将DPS博士学生培养成具有“实践智慧”的“世界公民”。
DPS王海山博士、刘长征博士、张捷博士专著
在《有效的经营者》一书中,最让我印象深刻和让我感动的是宋总在有效经营者五大任务中的第五项修炼任务“共享机制”中的论述。
我与宋总相知相识已经十多年了,期间我有多次近距离面对面向他学习和请教的机会,我是他的学习者和欣赏者。我认为他无论是做“运动员”(中国建材董事长、国药集团董事长),还是做“教练员”(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之所以那么成功,就是他对人性有充分地理解,对人性有充分地尊重。无论他在哪个工作岗位上,“以人为本”是他的核心竞争力。早在北新建材做厂长的时候,他就提出了“人和”的理念。后来,他将“以人为本”用四句话进行概括总结,那就是:企业是人,企业靠人,企业为人,企业爱人。
作者(左一)和宋志平先生(右一)一起到小米集团调研,图中为雷军董事长
宋总的共享机制超越任务管理、超越绩效管理、超越精益管理,他不再把人当成工具,而把人当成目的。从“分享”到“共享”,一字之差,他将被动变为主动,企业或单位组织中的人变成了“主人”,因为只有成为了主人,才可能有“主人翁”的态度,才可能有“主人翁”的精神,才可能有“主人翁”的干劲。
华为毫无疑问是一个好公司。宋总在论述华为成功之道时,认为任正非先生主要做对了两件事,一是“认同”,即企业文化价值观的不断灌输和加强,进了华为就要认同华为的文化,提倡奉献精神,以奋斗者为本。鼓励雷锋精神。二是“分钱”,即要有机制,分好钱就能有更多的钱,钱要是分不好后面就没钱了。绝不让雷锋吃亏。
宋志平先生的论述让我联想到柏拉图对“正义”(Justice)的定义:“给每一个人他应得的”!追求正义是人类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什么体制,大家共同追求的。我的理解,实现了宋总的共享机制,就会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公平正义。
宋志平先生《有效经营者》一书,值得经济转型中的企业家、企业高管、各类组织中高层管理者反复研读。反复研读过程中,你会感受到宋志平先生管理思想智慧的“平远”、“深远”和“高远”!
张宇伟
初稿于北大万柳,
成稿于从昆明学习西南联大返回北京CA4173航班万米高空上。
2025年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