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给“一年产假”大礼包,你会生娃吗)
湖北宜昌1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宜昌鼓励支持城区用人单位将产假延长至1年,配偶护理假延长至30天。这个鼓励性政策2024年9月就出台了,有20多家单位选择了执行,其中以政府部门和国企为主。一些相关配套措施将陆续出台。
这不是“一年产假”第一次进入舆论视野。早在2020年,石家庄就下发过一份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到女性员工产假休满后,经用人单位批准,可以继续休假至婴儿满一周岁。
“一年产假”,听起来很有吸引力,背后也的确是地方政府为了鼓励生育的良苦用心。但是,5年前石家庄那次,评论区却“翻了车”;这一次,宜昌新政提出后,也有很多担忧的声音。不少女性担心,这种看似给女性的福利政策,会进一步挤压女性的职业空间,让她们背负的母职惩罚更加沉重。
这样的担忧不无道理。坦率地说,育龄女性在职场是承受了隐性歧视的——虽然《劳动法》明文规定不允许歧视,但企业在用人时有一定的弹性空间,会倾向于选择生育负担更轻的男性。这可以理解。女性员工在生育阶段,企业要承担成本。即便有生育津贴可以分担一部分,某个员工休长假也会给工作安排及连续性带来不便。从女性个体的角度说,现在竞争这么激烈,一年产假结束后,还能回到原来的岗位吗?还能胜任原来的工作吗?会错失晋升的机会吗?
因此可以说,在目前的大环境下,“一年产假”大礼包,很多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可能给不起;如果必须要给,那干脆在源头上就少招女员工。这会让女性在职场竞争中更加处于劣势。即便企业给出了大礼包,女性敢不敢接也是个问题,她们有很多顾虑。大礼包利好的或许是相对更稳定的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这很可能会强化人们本来就趋之若鹜的“考公”行为。
女性是生育主体,在出台支持生育的政策时,不妨多倾听她们的声音。不然,一些政策很可能看上去很美,实际效果却违背初衷。
很多女性在评论区留言:“延长的产假能分给男性一半吗?”这种声音具有相当大的代表性。我们看到,近年来一些省份出台了延长男性陪产假的政策。有的省份还给出了修改理由:女性假期过长有可能影响女性就业,从长远看不利于维护和发展女性权益。这是一种可喜的变化。延长男性陪产假有助于扭转陈旧观念,建立新的共识——生育不仅仅是女性单方面的事情,政策要引导家庭中男女两性共同参与。一些欧洲国家早就有政策可以借鉴。比如,在挪威,在父母共享的带薪育儿假中,父亲至少要休10周的时长;在瑞典,如果父亲休育儿假,这个家庭还将得到额外的性别平等奖励。
相比于单纯延长女性产假,这是对女性更好的支持。如果说生育是女性为家庭的一种付出,那么通过政策引导,让男性身体力行地更多地分担养育责任,对女性而言,既有现实的帮助,也是情感的慰藉。在现实中,丧偶式育儿并不少见。当生养的担子都压在女性身上,她们怎么会愿意一再扛起呢?
这几年来,构建0—3岁托育体系也是政策之重,但目前看来,离满足人们的需求还有不短的距离。2024年9月,国家卫健委主任雷海潮向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作《国务院关于推进托育服务工作情况的报告》时透露,“超过三成的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有送托需求,受行业发展阶段及服务价格等多种因素影响,目前全国实际入托率仅为7.86%,现有托位缺口较大”。当前推进托育服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包括:地方重视程度不高,有效供给不足;运营成本难降,普惠程度不高;支持措施落地慢,短板弱项多;综合监管不完善,存在安全隐患。
一个好的托育体系可以免去“谁带孩子”的后顾之忧,让女性承担的母职惩罚少一些,也给予祖辈更多的晚年自由,让他们不必背井离乡为子女带养孙辈。这是十分重要的社会支持。生儿育女当然是人之本能,是生活中水到渠成的选择,但在现代社会,它又的确是理性考量和利弊博弈的结果。这意味着,激发生育意愿有赖于多方面共同给生育压力“减负”。唯有当人们不再视生育和养育为畏途,对孩子天性的爱才会战胜理性的怕,生育意愿才有可能得以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