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报道 - 正文

跟不上就淘汰?2025年车企新博弈:押注AI技术,智驾大战不会停

来源:时代周报 2025-01-10 14:00:4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跟不上就淘汰?2025年车企新博弈:押注AI技术,智驾大战不会停)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武凯

1月7日-1月10日,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CES)在美国举行,吉利汽车、长城汽车、宝马汽车等多家国内外知名汽车品牌携最新技术参展。

图片来源:吉利汽车

与传统车展展出汽车产品不同,此次车企展示的更多是对汽车产业前沿技术、趋势的思考,如吉利在展会上发布了“智能汽车全域AI”技术体系;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翔也在CES上表示,BMW新世代的智能个人助理将搭载AI大语言模型,拥有更强大的交互功能。

自2024年开始,车企通过AI技术提高车辆智能化表现的趋势已然显现。在汽车产业发展变革进入高潮的2025年,AI技术正成为车企提高竞争力重要锚点。

除了AI技术,2025年车企还将从多个维度谋求发展,包括智能化、内外设计、电气电池性能、个性化、用户需求和市场偏好及服务网络等,车企正在全方位探索新的突破。

AI是车企的新故事

“汽车工业大变革,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在2021年提出的观点,正得到越来越多行业玩家和业内人士的认可。

但此后3年,主流车企的智能化体验主要集中在语音控制、触控功能、影音娱乐和辅助驾驶功能上。这距离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提到的具备AI水准的“汽车机器人”还有距离。

不仅如此,在业内人士和部分消费者看来,头部车企在类似智能化领域的体验已然趋同,难以呈现差异化和领先优势。行业都期待更高级的智能化技术,带来更可观的改变。在此情形下,AI 技术已然化身车企眼中的“宠儿”。

本届CES上,吉利和宝马等车企就展出了最新的AI产品。如吉利发布的“智能汽车全域AI”技术体系,其基于AI原生OS构建,覆盖了C端消费者、B端企业服务以及空天地一体的智能生态,致力打造有温度、有情感、可持续成长的原生“出行智慧生命体”。

2024年12月25日,理想汽车CEO李想也在直播中大谈AI技术。他表示,汽车将从工业时代的交通工具,进化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空间机器人。“理想汽车做的不是汽车的智能化,而是人工智能的汽车化。”

不过李想等人也坦言,车企对AI技术的理解、开发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当下AI化的汽车也处于早期阶段。但业内对AI技术抱有一定的信心,也将成为2025年海内外车企群雄逐鹿的焦点。

谁敢先推L3级?

2024年12月31日,北京发布《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该条例为L3级(一种有人监控的有条件自动驾驶)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汽车提供了制度规范,涵盖了个人乘用车出行场景,并将于2025年4月1日起施行。

在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纪雪洪看来,北京希望通过政策、法律法规支持,推动L3级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汽车的销售和使用,上述条例为L3车辆的应用做了较充分的准备。

但车企准备好了吗?

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乘用车L2级及以上自动驾驶的渗透率是55.7%,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预计这一数字到2025年可能会接近65%。在技术层面,华为鸿蒙智行、小鹏汽车、理想汽车等已推出“车位到车位0接管”的出行功能,但均尚未推出严格意义上的L3级自动驾驶产品。

图片来源:华为

按照工信部对自动驾驶等级的划分,L3级别是辅助驾驶到自动驾驶的转折。由于L3级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中,车企或车辆管理方在事故中将承担相应责任,因此对车企而言是不小的挑战。

不过在宣传层面,不少车企已将2025年的智驾目标设在了L3级别。如2024年11月,华为与江淮汽车合作的首款车型尊界S800亮相。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表示,该车型将按照L3自动驾驶架构设计,并于2025年上市。

此外理想汽车智能驾驶副总裁郎咸朋也曾公开表示,理想汽车有望在2025年实现L3级别自动驾驶。

2025年,车企无疑还将在智能驾驶领域激烈比拼,或许谁都想最早推出L3级自动驾驶产品。但谁敢第一个吃螃蟹呢?

快充将成标配

电动汽车发展多年,用户续航焦虑一直存在:充电难、充电慢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性解决。

蔚来和宁德时代给出的方案是换电模式,类似此前手机更换电池的模式,因此蔚来成了国内搭建换电站的主要车企。近期,蔚来宣布在哈尔滨完成第3000座换电站的布局。多位蔚来汽车用户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换电的确更快,但偶尔会遇到换电难问题:如高峰期换电站电池数量有限、电池摆放角度不匹配等。

尽管蔚来在2023年宣布与长安汽车、吉利汽车、奇瑞汽车等大型车企集团都达成了换电业务合作,但除了1月9日曝光的奇瑞与蔚来合作的换电车型之外,时至今日双方在换电领域的合作依旧有限。车企中将换电作为主要补能模式的,仍仅有蔚来。

图片来源:时代周报记者摄

随着蔚来子品牌的增多,换电站的弊端开始显现。如蔚来乐道工作人员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乐道汽车仅能使用蔚来第三、第四代换电站,且与蔚来主品牌车型电池规格不兼容。蔚来萤火虫品牌也将采用独立换电网络。这对蔚来原有换电站的兼容性、商业化提出了难题。

因此,提高充电速度仍是行业主流。在2024年,行业的旗舰车型均向800V看齐,即利用800V高压平台实现快速充电,多家车企宣布相关车型可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增加约400公里的效果。到了2024年年末,900V的概念也开始出现。

当下,理想汽车、小鹏汽车、华为、极氪、奔驰与宝马等均在快速建设快速充电站,蔚来也推出了800V的架构。在业界人士看来,2025年即将上市的车型中,支持快充功能的车型占比将大幅提升。

聚焦细分市场

用户想要什么?

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需求。李想会说,针对家庭用户,车辆的安全、空间、多功能等是其所需。因此理想汽车的产品多聚焦在相近价位,提供更安全的车身、更大的车内空间和可拓展的车内外功能,同时用增程模式解决了家庭用户出行的续航焦虑。

所以在理想汽车之后,问界汽车、零跑汽车等推出的同类型产品,也获得了积极的市场反馈。

但对于年轻人而言,小米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会说,年轻人需要一辆好看、好开的车。因此小米首款汽车SU7在车辆设计、配色上让人眼前一亮,不少消费者直言小米SU7的“颜值”是其选购这辆车的关键原因。此外,小米还把原型车带到了纽北赛道,打造操控的标杆。

在多位业界人士看来,在汽车行业竞争趋于饱和的当下,车企的新品要聚焦市场的细分需求。过往各方面表现及格但无突出亮点的产品,难再获得消费者关注。 新年伊始,近日上市的硬派越野车坦克500新能源、MPV比亚迪夏也都面向了具体市场和需求。

“扎堆”做插混

乘联会1月9日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增至47.6%,下半年连续5个月突破50%。但让人意外的是,2024年燃油车的市场份额大多是被插电混动(含增程式,下同)汽车夺走的。

以2024年12月份新能源汽车市场为例,纯电动汽车与插电混动汽车的销量比为59:41。在2023年12月,这一比例为68:32。插电混动汽车销量增速远高于纯电动汽车。

体现在企业端,2024年比亚迪插电混动汽车销量248.5万辆,同比增加72%;纯电汽车销量176.5万辆,同比增幅仅有12%。插电混动汽车已成为比亚迪销量主力。同样的在新势力品牌中,以插电混动汽车为主的理想汽车、问界汽车销量也名列前茅。

图片来源:比亚迪

在此背景下,纵观2025年,以往坚持纯电路线的小鹏汽车、极氪、阿维塔等均将推出插电混动车型,上汽通用、上汽大众等也将陆续推出插电混动车型。车企集体转向,要做插电混动产品。

车企集体做插电混动汽车,是否意味着这才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呢?不少分析人士和车企人士指出,布局插电混动汽车更多是车企求生存之举。“从整体来看,插电混动产品是过渡形态,最终发展方向还是纯电汽车。”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在业界看来,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还将显著提升。在这其中,插电混动汽车仍将是增量主力。

此外,燃油车份额在不断减小,但很难消失。“近年来国内燃油车市场有所收缩,但A级燃油车需求依旧广阔。”吉利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范峻毅对时代周报记者称。对于部分燃油车技术领先的车企而言,燃油车市场仍然不能放弃。

向外求生

1月9日,哪吒汽车亮相新加坡车展,并宣布哪吒X和哪吒AYA正式在新加坡上市。对于近几个月来持续陷入资金危机、甚至被传倒闭的哪吒汽车而言,这是为数不多的好消息。

在国内面临较大发展压力、转而重点布局海外市场的不只有哪吒汽车。乘联会1月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以12月为例,极星汽车、智马达汽车(smart汽车)等较为小众的品牌出口销量分别达到2090辆、1487辆,取得了一定成果。

小规模的车企是向外求生,大规模的车企则是谋求更大发展空间。

2024年,国内多家车企集团在海外市场表现亮眼。奇瑞汽车、上汽集团海外汽车销量均突破百万辆,分别为114万辆、104万辆。长城汽车、比亚迪也在海外市场分别销售了45万辆、42万辆汽车,同比增幅分别达到43%、72%。

此外,小鹏汽车、零跑汽车等造车新势力也在快速扩大海外业务布局。蔚来于去年12月公布的第三品牌萤火虫后,再度重申要在2025年进入全球25个国家的市场。

在多位车企高管和业内分析人士看来,尽管2024年欧盟等国际市场对中国部分新能源汽车提高了税收等准入门槛,但长远来看全球市场一定是中国车企的舞台。中国车企也必将在全球市场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

在此背景下,崔东树预计我国2025年全年汽车出口量将同比提高10%。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长安汽车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