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亚洲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窗口期只剩30年,香港应发挥充分作用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亚洲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窗口期只剩30年,香港应发挥充分作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张伟泽 实习生 梁秋梦 香港报道

“亚洲国家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过渡期仅有30年,相较于美国的40年和欧洲的60年,亚洲国家仅有30年左右的时间来实现这一目标。”1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在第18届亚洲金融论坛上表示。

刘振民特别提到,中国香港作为重要国际金融中心,可以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气候融资赋能亚洲能源转型,为亚洲能源转型作出更大贡献。

根据国际能源转型机构的预测,到2030年,全球需投资约4.3万亿美元于清洁能源领域,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增至5万亿美元。刘振民指出,这一投资对于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实现低碳发展至关重要。

刘振民认为,亚洲国家多数为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尤为艰巨。以下是亚洲地区在能源转型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几个关键问题:一是能源需求持续增长。亚洲国家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国际能源机构(IEA)预测,到2025年,亚洲将消耗全球一半的电量。二是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减排压力巨大。许多亚洲国家面临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需要加大治理力度,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三是技术不足和资金短缺。亚洲国家在新能源技术、资金投入方面存在短板,亟待提升。四是转型时间紧迫。与欧美国家相比,亚洲国家的碳达峰、碳中和窗口期较短,仅有约30年时间。

刘振民指出,面对这些挑战,亚洲国家需加强区域合作,加大关键领域投资,构建合作平台,共同克服技术、资金和产品供应等方面的制约。

在此背景下,中国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肩负着重要使命。刘振民表示,香港可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是弥补气候融资缺口,利用香港成熟的金融市场支持发展中国家开展气候项目。二是引导资本流向。香港可助力优化气候资金分配,确保资金充分投入到发展中国家。三是推动气候融资流动。香港开放的金融市场有利于与内地及其他亚洲国家开展金融合作,助力企业融资。四是创新气候融资工具。香港可充分发挥金融创新优势,推出更多符合国际标准的金融产品,吸引更多投资。

刘振民说,香港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先行者,已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取得显著成果,香港已于2014年达到碳峰值,并积极推行净零发电、节能、绿色运输和减废四大减碳措施。未来,香港可以继续发挥独特优势,支持全球气候资产和能源转型。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亚洲金融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优秀。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