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风电抢装故事有望上演 周期相似逻辑不同)
国内风电装机受政策、客观因素等影响,在每个五年规划的最后一年出现并网容量高峰。平价上网前的产业周期主要由电价补贴和风电消纳主导,而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新一轮风电“抢装潮”将以何种方式搅动市场令人期待。
招标是预判风电设备厂商未来业绩表现的前瞻指标,过去几年从招标到并网的数据之间存在不小的缺口,2024年的超量招标预计将在2025年和2026年兑现业绩。当前海风存量项目较多,影响海风进展的不利因素或将于2024年逐步消解,2025年有望迎来海风开工、装机大年。2025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按照历史规律,新一轮的“抢装潮”或将开启,新增装机有望达到110GW,其中,陆风预计新增95GW,海风新增15GW。
上年度风机招标价格逐步企稳,风电行业国内价格战告一段落,非最低价中标屡次浮现,助推全产业链价格稳中向好。主机价格经历内卷后,产业链相关公司的盈利有望企稳回升。出口方面,海外风电需求起量,海外市场的高毛利有助于改善国内风机产业链的盈利结构。
2024三季度末,上市公司合同负债余额处于历史高位,且呈环比增长趋势,反映出下游潜在需求旺盛,风电设备的需求有望在2025年显著改善。
“抢装潮”熟悉的配方
风电历史上第一轮抢装潮发生在2014-2015年,标杆电价于2014年首次补贴退坡,2015年政策明确电价随装机规模增长而降低,风机进入自主创新阶段,为了能在补贴政策变化前享受收益,风电企业纷纷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引发了陆上风电的快速建设热潮,2015年新增装机30.8GW。
第二轮抢装潮分别发生在2020年的陆上风电以及2021年的海上风电。陆上风电竞价项目要求在2020年年底前完成并网,该年抢装的结果是新增装机68.6GW。2021年起,风电正式进入平价时代,拉大峰谷电价差,新能源加快上网,而2021年是海上风电补贴的最后一年,在此之后海上风电也将进入平价上网阶段,所以相关企业加快建设进度,抢在补贴结束前完成项目并网。
2022年海上风机中标量较大,但其中部分项目未开工,风机未交付。相比之下,2022-2023年海上风电装机达5.16GW、7.18GW,存在较多存量项目未交付,2024年江苏、广东等省份的海风限制性因素解除,下半年以来海风项目核准、招标等节奏加快,业内预计2025年海上风电有望以存量项目为主。
招标是预判风电设备厂商未来业绩成长性的前瞻指标,但过去几年从招标到并网的数据之间存在巨大缺口。2022年海上风电中标量总计达到17.9GW,2023年为5.2GW,2024年1-11月达到10.0GW。当前海上风电处于核准状态的在43GW以上,预期将在2024年12月及2025年陆续招标,2024-2026年海风新增装机量预计可达10GW、15GW和20GW。2024年1-11月,国内主机厂中标量达162.8GW,风电招标的高景气为装机规模的高增长奠定基础。
财信证券指出,历史上的两轮风电抢装潮最直接的动力均来自于补贴政策到期,导致项目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前并网,才能拿到补贴电价,否则将极大地影响项目的整体收益。当前所有风电项目均已经实现平价上网,抢补贴的抢装动力自然已经失效,参考陆风近几年的平均增速和招投标情况,预计陆风新增95GW,海风新增15GW,2025年仍有望迎来新一轮的风电抢装潮。
暂别“内卷”
近年来风机价格呈现下降趋势,风机月度公开投标含塔筒均价从2021年1月的每千瓦3081元下降至2024年9月的1475元,下降了52%,但降幅呈缩窄趋势。受行业竞争加剧、风电机组招标价格下降影响,各家主机厂2023年毛利率下滑,2024年上半年的毛利率环比改善。
2024年10月,国内十余家风电整机商共同签署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自律公约,反对价格战。11月,国电投7.2GW风机规模化招标采用投标人价格的算数平均价下浮5%作为基准价,改变了原来以最低价为基准价的规则,各标段风机投标价格明显上涨。国家电投7.2GW风机集采机组投标价格的企稳回升,标志着持续多年的“价格战”停战。
中国已有超过23GW采用10MW陆上机组的项目正在推进,占陆上风电市场招标总量的17%左右,中国陆风平均装机容量已超欧洲。海上风电大型化仍在进行中,2023年新增吊装最大单机容量由2022年的11MW提升到16.5MW,海风平均装机容量已与欧洲相当,国内多家品牌已有16-20MW主机产品。
而大型化技术迭代过快,主机环节未获得更好的盈利提升。从风电公司自身角度看,主机大型化迭代太快,存在质量不稳定造成的批量售后问题,运维费用大幅提升;规模再大的陆上风机本身难以突破运输瓶颈、工程条件、成本费用等约束;而在未形成规模化稳定生产以前,研发费用投入较大,亦将导致单个产品的成本分摊较高。2024年11月,陆上风机平均价格回升到每千瓦1500元以上,价格回升主要是因为5-7MW机型占比较多,主机厂的经营策略已经有所改变。
此外,与国外风机相比,国内风机价格较低,具有竞争优势。2024年1-11月风机出口景气度高涨,累计出口11亿美元,同比增长75%;获得海外订单16.64GW,较上年同期增长80%。随着海外风电建设起量,主机厂有望打开海外市场,海外风机的盈利性普遍好于国内市场,出口增多有望改善企业的盈利结构。
盈利拐点将至
自风机平价化以来,主机招标价格持续下滑,带动内部零部件降价。2023年4月,国内前5大整机厂商方才完成在陆上10MW+领域的机型下线,11月开始招标10MW机型,市场供应链调整时间不够,大型铸锻件如主轴、轮毂等的精加工需要时间提升产能、降低成本。
国盛证券指出,由于大兆瓦风机下场至今不到2年,留给供应链调整产能的时间并不充裕,随着2024年下半年大兆瓦机型的交付,上游供应链的产能压力加大,以铸件、叶片、主轴为主的零部件开始供需偏紧,且2025年产能并未改善,因此2025年零部件框架协议具备涨价基础。叶片模具更替需求较快,且投入到满产需要较长周期,预计大兆瓦叶片的供需偏紧,涨价预期较强,盈利有望修复。
风电铸锻件是典型的成本领先行业,国内企业在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能源成本等方面均具有优势。风电铸件80%以上的产能集中在中国,2025年国内风电铸件产能预计为289万吨,而铸件需求预计达381万吨,存在一定的供需缺口。
大兆瓦机型对部分零部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零部件环节经历此前几年的持续降价后,盈利水平处于低位。招商证券预计后续资产偏重、扩产相对缓慢的环节可能会出现供需偏紧的状况,具有提价空间。
据预测,2024-2028年欧洲海风新增装机量分别为5.0GW、6.7GW、8.2GW、8.4GW和10.4GW,2025年同比增速在30%以上。欧洲等海外市场的海上风电基础结构需要的单桩产品将占据80%以上的市场份额。欧洲本土供给产能难以匹配快速增长的需求,交付周期大幅延长,预计后续部分海外订单有望外溢至中国风电零部件厂商,塔桩、塔筒、零部件等相关需求有望高增。
前不久,泰胜风能的定增方案经审核通过,该公司拟向控股股东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1.86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值得注意的是,受陆塔价格竞争激烈、海工产品出货规模小导致成本分摊高等因素影响,2024年上半年主要塔桩企业毛利率承压,下降至低点,主机、筒桩和铸锻件环节净资产收益率(ROE)已低于4%,除海缆环节ROE较为稳定外,其它设备及零部件环节在2020-2021年高点后持续走低。长城证券指出,在终端需求增长确定性强,且价格竞争趋缓的预期下,各环节均有望经营改善,低ROE环节有望率先反转。
天顺风能、大金重工、海力风电、泰胜风能、天能重工五家企业的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合同负债合计571亿元,同比增长30%,环比增长17%。此外,叶片、塔筒、主机和海缆等环节的合同负债规模高增,验证下游需求高景气,订单充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