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穿过风暴 | 观点与中原家族办公室毕铭诗对话:捕捉财富传承的商机

来源:观点 2025-01-14 22:47: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财富不是一两年可以积累的,家族传承亦需要经过一段很长的时间。亚洲经历过去数十年的周期,令到这个时间点出现财富传承的需求和商机。”

(原标题:穿过风暴 | 观点与中原家族办公室毕铭诗对话:捕捉财富传承的商机)

编者按:2024年,面对经济与行业调整的大环境,如何穿过风暴,在周期考验和市场竞争中赢得生存与发展,是每一个企业掌舵者需要思考的核心问题。

在这一背景下,观点新媒体策划并推出“穿过风暴”年度系列报道,寻找一批在变革中砥砺前行、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企业共同迎接新的一年。

同时,我们将继续对话一批具有全球视野和丰富学识的经济学者与行业领袖,从他们的角度,解读行业与企业的未来发展。

观点网 港府近年推动家族办公室发展,先后公布多项政策措施及税务优惠,希望吸引全球家族办公室来港落户,中原集团亦于2024年7月底宣布,进军家族办公室及财富管理业务。

中原家族办公室创办合伙人、总经理毕铭诗向观点新媒体表示,亚洲经历了过去数十年的周期后,无论香港、内地以及东南亚对于财富的传承亦有着需求,相信对于家族办公室是一个很好的时间点和商机。

2024年10月,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新一份《施政报告》指出,香港有2700间单一家族办公室;有业界人士更预计,香港将在2028年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跨境财富管理中心。

有关于“家族办公室”,源于在19世纪的美国。彼时一名年轻的企业家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JohnD.Rockefeller)达成了他的第一笔财富。而随着时间不断增长,他开始意识到,仅仅积累财富是不够的,需要一个系统来保护和增加财富,以便能够代代相传,于是他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家族办公室。

缘由

家族办公室有别于传统财富管理机构,是为超高净值客户量身打造的财富管理顾问公司,可视为家族的万能管家,目标是协助超高净值客户制定并执行家族财富管理方案,同时促进和维护家族认同及价值观的传承,全面维护家族整体利益。

家族办公室分为单一家族办公室(Single-familyoffice)及联合家族办公室(Multi-familyoffice)两类。

2024年七月,中原集团旗下家族办公室宣布成立,并在香港尖沙咀举办了开业典礼,属于联合家族办公室。

毕铭诗表示,虽然由正式宣布成立至今只是短短几个月,不过构思计划成立家族办公室,其实已是两年多的时间。

她和另一创办合伙人洪龙荃是在基金公司工作中认识,在他们两年前计划成立家族办公室时,港府其实仍未有鼓励措施推出。

“那时投资市场普遍处于迷茫中,亦倾向不看好后市。”不过,她亦认同作为基金经理的洪龙荃想法:“如果我们要创立新项目,不是应该在最差的时间去做才是最好吗?”

除了市场因素,毕铭诗指,其实亦出于其自身家庭的需求。

毕铭诗的父亲原是香港实业家,80年代到内地设厂,其后公司在港上市,及后于2015-2016年将上市公司平台售予一家内地企业。

她续指,由于家中三姐妹亦不想从事公司生意,因此这成为了一个转折点,启发到众人思考日后如何与家族继续有联系的想法。

“卖出公司后,我妹妹到了伦敦,她在当地认识到一些家族办公室相关人士及一些第二代,参与了当地很多家族办公室的协会,了解到不少有关家族办公室的发展情况。”考虑到亚洲并无太多此类型业务,因此便与洪龙荃萌生成立家族办公室的计划。

“财富不是一两年可以积累的,家族传承亦需要经过一段很长的时间。亚洲经历过去数十年的周期,令到这个时间点出现财富传承的需求和商机。”她相信,不单止香港,包括中国内地以及东南亚,在经历了过去20年的发展,已有一批第二代第三代对家族办公室存在需要。

毕铭诗续指,经过半年的构思后,他们决定和中原商谈合作,“当时主要跟负责中原金融业务的中原集团子公司主席施慧勤商讨,而在倾谈过程中,亦发现大家无论想法、价值观以及上一代给予下一代的规划均十分接近。”

“我们商谈的时间不算短,有一年,每两三个月会面一次,直到2023年12月中时,双方正式确认合作。”经过七个月的前期筹备,中原家族办公室于7月份正式开幕。

目标

一般而言,市场上家族办公室较少公布自己的AUM,一方面是不方便,另一方面觉得没有必要。

不过中原家族办公室成立时便公布,目标未来12个月达到10亿美元的资产管理规模(AUM)目标。

毕铭诗认为,这可能是与中原既有的文化有关。因为中原集团创始人施永青经常分享很多他个人对行业、经济以至对香港的看法,所以中原家族办公室亦秉承中原集团的风格,在不牵涉到客人隐私以及符合法规的前提下,都乐于分享。

正因为有着中原的背景,AUM目标规模亦按比例加大。谈及市场竞争力,毕铭诗认为,定位要与其他人区分。

“我认为所有服务平台都有一个核心竞争力,如法律是律所的强项,会计师相关的就是税务策划,保险相关就会有保险产品。”中原家族办公室的差异在于,毕铭诗与洪龙荃都是基金公司出身,资管能力比较强,所以产品及投资均是他们比较强的地方。

另一方面,是背靠中原。她认为,在积累一定的财富后,投资亦会相对分散,一定会有物业,甚至所持有的物业可能更复杂一点,例如写字楼、仓库和海外物业。

“中原主要是地产代理业务,在香港广为大众所认识,客户层面由购买几百万自住物业的刚需客到富豪以至公司都有,物业交易是他们的强项。”相对于私人银行,较少涉及物业交易,因此中原家族办公室是地产及银行的结合。

于2023年3月,港府发表《有关香港发展家族办公室业务的政策宣言》,就建立全球家族办公室和资产拥有人的蓬勃生态圈,说明政策立场和措施。

包括税务宽减、新的“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成立香港财富传承学院等,为全球家族办公室创造有利环境,实现增长。

2024年10月,《行政长官2024年施政报告》亦提到,要进一步强化香港作为国际资产及财富管理中心的地位。就此,政府将咨询业界,增加基金及单一家族办公室等享有税务宽减的合资格交易种类。

截至2023年年底,香港管理的资产规模超过31万亿港元,净资金流入接近3900亿港元,按年大增超过3.4倍。

毕铭诗认为,过去二至三年香港推出了很多喜出望外的政策,推动整个资管市场发展,无疑可以吸引更多资金落户。

对于2025年的增速是否可以持续,她持正面的态度:“我觉得是可以持续的,因为我自己已经用脚去投票了。”

毕铭诗指,公司目前在相对平稳的台阶上发展,将会进入一个新阶段,并希望可以有更多人认识,以及推出中原自己的投资产品,不排除一些加密货币相关的产品。

至于下一个AUM目标,需待完成首年10亿美元AUM后再作公布。

以下为观点新媒体对中原家族办公室创办合伙人、总经理毕铭诗女士的访问实录:

观点新媒体:中原家族办公室成立至今营运以至资产规模增长理想,有没有新的消息?

毕铭诗:对我和拍档而言,整个项目已经经过了两年时间,由刚开始有想法大约用了半年时间,其后觉得可以请中原集团作为合作伙伴,之后再和中原商讨,差不多用了一年时间。去年12月中,中原确认他们亦感兴趣,到我今年三月上任,然后七月开幕。

上任之后是准备一些客户前期的工作,到今日有一些成绩,一直在铺开。

对于AUM,市场其他机构大多数都没有透露,一方面未必方便,另一方面觉得不需要提及。不过七月我们有公布自己的AUM。

这可能与中原的文化有关,施先生(中原集团创始人施永青)愿意分享,会分享他对行业、经济以至香港的看法。只要不牵涉客人私隐,符合法规,并没有所谓。

观点新媒体:为什么会选择与施小姐(施慧勤)一同进军家族办公室?

毕铭诗:与他们商谈的时间不算短,有一年,每两三个月会面一次,会面之后回去想一些细节,又再谈。一个议程接一个议程,互相都通过相对长的时间了解对方。

施小姐在中原集团负责利嘉阁及中原金融为主,所以其实我大部分时间都是与她沟通,中间了解到大家对很多事情的看法、价值观。各样观点都相对比较接近,在此基础之上,谈了一年。

观点新媒体:AUM的目标是怎样决定的?有中原的背景下,目标是否订得高一些?

毕铭诗:都是我们提议的。与所有初创一样,我们有预算以及愿景,特别是第一及第二年,我们都是共议的。

初时订下的计划,没有中原的概念,是以我们能触及的网络作为规模的想法,亦与大部分市场上的联合家办相约。

中原加入后,有更多资源、机会配合下,我们对公司的要求就不一样了。

中原的业务主要是房地产中介,是大部分香港人都认识的品牌,物业资产类别几百万以至几十亿都有,会有公司客、富豪客,亦会有自住客。因此,与中原一起,规模必定要做大。

观点新媒体:目前的市场环境有否影响成立以后的部署?

毕铭诗:比预期有一些不一样,不一样的地方是比我想象中要好。

因为有成立家办的想法时,整个投资市场普遍都比较迷茫,倾向不看好后市,2023年亦是一个没有什么好消息的年份。

但为何我们对这个方向如此坚定?正如我的拍档洪龙荃指,如果我们要做一件新的事情,不是应该在最差的时候去做才是最好吗?

作为一个基金经理背景的专业人士,他对于市场的起落亦有自己的看法。

观点新媒体:2024年即将过去,您怎样看2025年?

毕铭诗:从公司发展而言,我对2025年是正面的。

过去的时间是零到一,到了2025年就是一到二,如何在相对比较平稳台阶上再多一点成绩。

观点新媒体:有没有2025年的目标可以分享?

毕铭诗:2025年首先是秉承10亿美金AUM的目标,但我希望可以做好一点,不止AUM,还要做好服务。

观点新媒体:与中原之间的合作模式怎样?

毕铭诗:中原是大股东,不过由于我们创办人,所以会继续沿用合伙人模式。我们有股份,既是股东,亦是管理层。

观点新媒体:港府由2023年3月开始推动家办发展,早前亦放宽投资移民等,您如何看整个家办市场的发展?

毕铭诗:事实上,不少措施于我们构思家办时并不存在,所以这些对我们来说可以说是喜出望外。

为何为想到家办市场?其实亦出于自身家族的需求。

我父亲原是香港的实业家,80年代到内地设厂,然后公司在港上市,及后于2015-2016年便将上市公司平台售予一家内地企业,这亦成为了一个转折点。

由于家中三姐妹不想从事公司生意,因此亦启发众人关注如何与家族继续有联系的想法。

卖出公司后,我妹妹到了伦敦,在当地认识到一些有关家族办公室相关人士及一些第二代,亦参与了当地很多家族办公室的协会,了解到不少有关家族办公室的发展情况。

加上在亚洲并无太多此类型业务,因此便与洪龙荃萌生成立家族办公室的计划。

观点新媒体:客户的投资门槛怎样?

毕铭诗:财富是需要积累的,并不是一两年间便可出现。另外,家族传承亦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而亚洲经历过去数十年的周期,令到这个时间点出现财富传承的需求和商机。

我的家庭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我爸爸60几岁,积累了几十年时间,中间经历了金融海啸、沙士、疫情,然后有下一代。

香港有的oldmoney已经到了第三代、第四代,甚至少数第五代。所以,无论香港、内地,或者东南亚,其实都一样,有一批人有家族办公室的需求。

观点新媒体:目标客户是来自什么地方?

毕铭诗:目标是香港、内地以及东南亚客户。

观点新媒体:对于市场上愈来愈多家族办公室,有什么想法?

毕铭诗:我并不特别在意,反而觉得是好事,会有更多人认识这件事。不过难处就是,如何去区分自己。

但我认为,所有行业只要有人觉得有商机,自然就会多人进入,之后就必定会经历淘汰过程。

至于如何跟别人区分,我认为所有服务平台的都有一个核心竞争力,如法律是律师楼的强项,会计师楼相关的是税务策划,保险相关就会有保险产品。而我们的差异在于,我与拍挡都是基金公司出身,资管能力比较强,所以产品及投资均是我们比较强的地方。

第二则是背靠中原,物业是他们强项,私人银行则不太涉猎物业相关。

只要有一定的财富积累时,投资就会相对分散,一定会有物业,甚至所持有的物业可能更复杂一点,例如写字楼、仓库和海外物业。

积累到一定的财富,可承受的风险亦相对低,所以资产类别相对分散。银行可以做到大部分投资,但物业肯定不是银行的强项。

中原专注物业,再加银行,其实是不错的结合,因此我们的定位会是这样。

业务层面,未来有机会与中原地产作交叉销售,但相信有关互动需要较长时间。此外,亦有到利嘉阁及中原豪宅部进行教育推广。

穿过风暴 | 你是一船之长,世界没有比这更美妙的景象。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