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向新而行2025丨广东迎体育大年:十五运会的“价值变现”有何重点?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向新而行2025丨广东迎体育大年:十五运会的“价值变现”有何重点?)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丁莉 广州报道

“办好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这是今年的一件大事。”1月15日,广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2025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如是提到。

就在两天前,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启倒计时300天冲刺,这一粤港澳三地联办的体育盛事显然已跻身2025年广东“待办清单”的前列。

数据显示,大湾区有着不错的体育基础,体育产业规模已超过7300亿元。《广东省“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广东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定下了“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9000亿元”的目标。今年是两份文件的收官之年,也意味着,十五运会将是广东“跳一跳摘到桃子”的关键一跳。

实现这一跳,要打破单一依赖体育制造的体育产业结构缺陷。以十五运会为契机的赛事举办、场馆建设、影视作品等业态,也将推动全省体育经济结构调优。

长远来看,十五运会将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发展,也是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新机遇,成为推动大湾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再续体育大年

2024年奥运会刚过,十五运会举办在即,广东接连迎来两个体育大年。这也是两重机遇。

根据2025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广东省运动员在巴黎奥运会上斩获8金4银4铜、金牌数和奖牌数均居全国首位;在残奥会上斩获12金8银4铜、多次打破世界纪录。

今年的十五运会即将在此基础上继续延续成绩,打造体育强省。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5年,广东将深入推动体教融合,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培养更多体育后备人才;同时发展好足球、篮球、羽毛球、跳水、曲棍球等优势项目,做好重大体育赛事备战参赛工作,培育建设国家级、省级体育产业基地。

以赛事为契机,体育锻炼的门槛也将逐步降低,赛事红利将由专业运动员向群众进一步溢出,实现全民健身。

今年即将收官的《广东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提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以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0.5%以上,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不少于2.8名。

因而,2025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广东将开展“全民迎全运”,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18万场群众性赛事

体育赛事的群众带动性,终究会回馈到经济效益层面。

近年来,广东注重体育活动。根据2025年广东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全省举办群众性体育竞赛活动超18万场,如此高密度的赛事,特别是十五运这样的万众瞩目的全国性大型赛事,究竟能够转化为怎样的经济动能?

一方面,围绕赛事衍生和延伸出了无数关联业态。例如,为筹办赛事,广东过去一年新建及改扩建了一批体育公园和场馆;日前,十五运会特许商品正式亮相,预计在春节前会有100款、超过10万件的商品面市开售。

另一方面,赛事还能发挥“撬板”作用,同文旅等多元业态联动、融合。

以2024年的佛山“西甲”为例,历时1个半月的赛事收获全媒体总流量43亿,带动赛场周边夜市销售额增长约180%,三水中心城区餐饮和住宿业消费分别增长20%、15%。

更深层面,无论是佛山“西甲”还是东莞“厂BA”,越来越多城市找到了自身地标性的体育赛事和运动项目,并将之打造为城市新IP。

“体育竞技运动本身应该具备很高的产出乘数和附加值。”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左冰表示,美国体育竞技乘数可达1.7,但是在广东,高质量赛事的经济撬动作用仍有待进一步激发,除电竞旅游外,体育竞技类旅游消费客群仅占不到2%。

展现“湾区特色”

2025年广东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十五运会筹办和组织的要求是“全力打造一届彰显制度优势、展示湾区特色、体现岭南风格的精彩体育盛会”。

彰显“制度优势”、展示“湾区特色”,无疑是十五运会的一大亮点。近年来,粤港澳三地融合发展加速,大湾区兼备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既有基础设施“硬联通”,也有规则机制“软联通”,为举办十五运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广东省政协常委、港澳台委员会副主任、港区委员召集人、香港广东青年总会主席霍启山建议,以粤港澳联合举办十五运会为契机,从建设区域协同备赛体系、体育科创中心、高水平体育人才高地等方面促进三地体育领域的合作落地,并且对“9+2”城市因地制宜,探索建设各具特色的体育城市,让体育湾区成为面向世界的中国体育文化交流窗口。

体现“岭南风格”,则意味着进一步盘活广东独有的存量体育资源。其中,非遗体育无疑扮演着重要角色。

广东省政协委员、民建华南师范大学支部主委周永卫研究发现,以佛山传统武术技艺为例,如蔡李佛拳等的传承人数量已从20世纪80年代的数千人锐减到现在的不足百人,武术文化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如果能够抓住十五运契机,这些传统体育项目或能够再度走进大众视野,并配合赛事形成更丰富的文旅消费点”。

过去一年广东重点体育赛事中,龙舟赛等传统体育活动也占据了重要地位。

更进一步,这些非遗体育还能进一步同文艺作品发生关联。例如,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点提及的音乐剧《雄狮少年》、舞剧《咏春》等作品分别以舞狮、咏春拳为素材。其中,《咏春》还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这也意味着体育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丰富。周永卫提出,既往,功夫题材的文化创意产品在佛山文化创意产品总量中仅占3%,与动漫、游戏产业的结合稀少,未来,如果能够引导功夫产业向衍生品开发、文化旅游、影视制作等高端环节延伸,据估算,功夫主题酒店、功夫文化体验馆等将带动当地旅游收入增长超20%。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