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向新而行2025丨广东力推县域医共体建设,今年将聘200名副高级以上医疗专家“入县城”)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郑玮 广州报道
1月15日,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议听取2025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其中,针对医疗健康这一关键民生问题,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5年要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包括深化高水平医院建设,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同时做细做实县域医共体。
面对全省过亿常住居民的医疗服务需求,2024年广东县域医共体人员下沉乡镇卫生院已实现全覆盖。目前,广东已组织73家三甲医院“组团式”帮扶全省113家县级医院,同时改造建设189家县医院、1275家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省县域内、市域内住院率分别保持在85%、95%左右。
但受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医疗专业人才吸引力不同等因素影响,多位医疗卫生领域代表委员也向记者坦言,目前广东医疗卫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仍比较突出。
广东省人大代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神经外科学科带头人张弩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广东是经济大省,医疗资源相对富集。但广东也是人口大省,常住人口超过1.27亿,实时在粤人口超过1.5亿。单以常住人口基数计算,广东目前每千人床位数4.95,医生数2.83、护士数3.55,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未来随着大湾区建设发展,预计人口还会持续集聚,他们都是有限医疗资源需要覆盖的潜在服务对象。为了回应广大群众对于优质医疗服务的需要,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就要对粤东西北优质医疗资源匮乏地区和城市基层卫生健康服务机构的医疗资源定向扩容。”张弩表示。
为此,“提升县域医疗服务水平和完善居民医保激励机制”也被列入2025年广东省十件民生实事,明确提出2025年要聘请200名副高级以上职称的医疗专家到县级公立医院工作,支持47家升级建设的中心卫生院聘任100名副高级以上职称的退休医生担任首席专家,并推动三甲医院选派超500名专家到县级医院开展技术帮扶。
张弩建议,医疗资源的定向扩容可从设施及人才两方面着手,“设施上的扩容可以考虑根据地区人口基数、结构和疾病谱结构,因地制宜强化县、乡、村的床位、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丰富‘百千万工程’内涵,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对老人、儿童、妇女和常见多发疾病的初步诊断和处理能力”。
“人才的扩容主要是针对基层医护人员供给不足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医护人才的培养。实现人才绝对数量和质量的提升是最理想的,但这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卫健部门目前也推进了很多工作,建设分级诊疗体系,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加强对口帮扶和巡回服务,这样可以显著提升医疗资源的调度使用效率。”张弩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