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广东成首个14万亿大省:连续两年突破万亿大关,今年GDP目标增速5%)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阿力米热
广东,跃居全国首个14万亿大省。
1月15日,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根据2025年广东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预计全省GDP迈上14万亿元新台阶、连续36年居全国首位,2025年广东GDP增长预期目标是5%左右。
过去一年,广东坚定扛起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责任担当,全力推动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那么,14万亿元的经济成绩单是怎么达成的?
数据显示,2024年进出口总额突破9万亿元、增长9.8%,总量连续39年居全国首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约7.4万家。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万亿元,连续34年居全国首位。
值得注意的是,从2019年开始,广东几乎每年都跃上一个新的“万亿级”台阶。2019年超10万亿元、2020年超11万亿元、2021年超12万亿元、2022年12.9万亿元、2023年超13万亿元、2024年预计突破14万亿元……
展望2025年,广东有何目标?经济增量要向何处寻找?
迈向新台阶
卫冕“冠军”36年,广东是如何挑起经济大梁的?其中,外贸继续发挥出“顶梁柱”和“压舱石”的作用。
作为外贸第一大省,广东外贸规模已连续39年全国第一,进出口总额突破9万亿元、增长9.8%。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前11个月,广东外贸占全国比重超两成。
从产品来看,广东的新能源汽车、船舶等出口正在快速增长。2024年前11个月,船舶增长42.4%,新能源汽车增长39.8%。与此同时,家用电器、集成电路等商品的出海需求旺盛,出口商品分别增长14.9%、17%。
与此同时,2024年广东举办300场“粤贸全球”境外展,带动2.55万家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对东盟、中东出口分别增长11.1%、9.1%。服务外包合同金额增长6%,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规模分别突破1.3万亿元、7000亿元。
货运港口 图源:图虫创意
有亮点的不止外贸。
数十年来,广东以制造业立省,一直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2024年,广东的制造业当家的家底更加厚实,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2%,规上工业企业约7.4万家。
从结构看,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提高到了56.7%、31.6%,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43%、占全国1/4,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31.2%、占全国44%,智能手机产量增长12.5%、占全国超4成,集成电路产量增长21%、占全国18%。
作为全国重要的汽车制造基地,全国每4辆新能源汽车就有1辆是“广东造”。数据显示,2023年广东新能源汽车产量为253.18万辆,若按照43%的增速计算,广东省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可达约362.05万辆。
在经济的其他领域,广东同样表现不俗,展现出强大韧性和蓬勃生机。
数据显示,去年全年,广东旅游总收入突破万亿元,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经营主体净增98万户、突破1900万户,其中企业超830万户,总量均居全国第一。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城镇新增就业超143万人、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110万人年度任务。
目标增长5%
站上新的台阶之后,展望未来,广东有何目标?要向何处挖掘更大潜力?
根据广东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提质增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左右,进出口总额稳量提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
这些目标要如何达成?根据规划,在投资领域,2025年广东省计划安排省重点建设项目1500个、年度计划投资1万亿元。
具体来看,广东将建成广湛高铁、广佛东环城际、广州白云机场三期、深圳机场三跑道等项目,开工建设广州新机场和平远至武平、湛江至南宁、化州至北流等高速公路出省通道。加快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新开工清远黄茅峡水库、梅州长潭水库扩建、雷州半岛灌区、深汕合作区引水工程等。
基础建设 图源:图虫创意
在产业方面,广东将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包括巩固扩大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先优势;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打造“1+3+N”低空经济发展平台,完善低空智慧物流、城市空中交通、航空应急救援等体系;积极发展商业航天。
日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大力提振消费”是2025年重点任务。因此,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也将成为广东今年经济重中之重。
此前,广东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大力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更大力度推进“两新”工作,创新消费场景,多渠道激发消费潜力。
与此同时,广东省商务厅也曾发布公告,2025年将继续开展汽车报废更新、汽车置换更新、家电以旧换新、家装厨卫换新、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和手机等3C数码产品购新补贴。在各种举措的支撑下,2025年广东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目标定为,增长5%左右。
在民生领域,2025年广东提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万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