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广东省人大代表李小军:强化财政经费支持创新药研发,借资本运作加大科创投入丨2025广东两会)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伍素文 广州报道
1月15日,广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巩固提升制造业当家优势、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提到,大力发展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培育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让我信心倍增,也深感责任重大。”聆听完政府工作报告后,广东省人大代表,广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小军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谈起了自己的感受。
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是广东省大力发展的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之一。作为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链主企业,广药集团将积极发挥链主企业引领作用,落实“百链韧性提升”专项行动,增强产业协同效应。
李小军作为这家中医药龙头企业的新掌舵者,在两会期间带来了4份建议,包括加大财政经费支持促进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创新;促进广东省医药流通产业补链拓链强链;创新政策举措支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广东省本土中药保健产品服务人民群众水平、打造广东省国潮养生首选品牌等。
在《加大财政经费支持促进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创新发展》的建议中,李小军认为,广东应强化省级财政经费支持创新药研发,培育支持产业链耐心资本,建立生物医药投资项目的长周期考核和容错机制,企业要借助资本运作加大对生物药等前沿重点领域的科技创新投入。
近年来广东密集出台各类产业扶持政策,在创新研发、平台建设、临床试验、审评审批、产业化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逐渐集聚成势。
在去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动广东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广东就定下了目标:力争到2027年,广东省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集群规模超万亿元,规上医药工业规模超5000亿元,助力广东高质量建设生物医药强省。
然而,与长三角对比,广东的创新药和医药龙头数量、财政经费支持力度等方面还存在差距。“广东获批注册上市的创新药明显少于长三角地区,例如2023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1类创新药共40个,广东有3个,而江苏是8个、浙江是7个。” 李小军说。
如何突破广东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瓶颈?李小军认为需要多方合力,形成产业协同效应。其中政府层面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通过“财政引导、资本助力”的方式,加大对生物药等前沿重点领域的科技创新投入。
他建议,强化省级财政经费支持创新药研发,持续加大科研成果向临床前研究转化和创新药研发支持力度,给予真金白银的财政支持。
比如广东省内合同研发机构(CRO)开展创新药临床前研究服务,按照规定给予每个项目不低于合同金额50%补贴支持;1类新药,按照规定对不同阶段给予不低于研发投入的40%支持。
医药研发存在“周期长、投入高、失败率高”的特点,加之广东生物医药生产企业呈现出多、散、小的格局,李小军认为,目前创新药研发长效投入机制不健全,特别是资本市场的不完善,导致新药产业化“难产”现象较普遍。
加大医药金融支持助力解决上述难题,迫在眉睫。
此前《方案》也提到,要培育中长期投资者和“耐心资本”,加快培养组建生物医药领域专业化投资团队,围绕医药产业链上下游加大投资力度;鼓励风险投资机构“投早投小”,建立多元、可持续的临床研究投入机制;完善全省上市企业后备资源库,持续推动生物医药企业赴境内外资本市场合适板块上市等。
此次广东两会,李小军进一步建议,积极发挥金融赋能作用,培育支持产业链耐心资本,建立生物医药投资项目的长周期考核和容错机制。同时注重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支持龙头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构建科技创新金融支撑体系,借助资本运作,加大对生物药等前沿重点领域的科技创新投入,增强产业集聚效应,打造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新高地。
此外,他还在医药流通、中医药产业等方面提出建议,譬如支持广东省医药流通龙头企业在保税仓内开展保税药品的追溯码赋码贴标服务业务,加快制定放射性药品经营质量管理实施细则,打造优质中药保健产品产业体系等,建言广东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在推动医药创新上,广药集团已将国际总部落户澳门,作为国际化业务的窗口,还建设了广药国际澳门制药厂,通过走粤港澳大湾区优势互补、协同联动的融合发展新路,加快医药健康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
李小军表示,接下来,广药集团将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紧扣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任务,聚焦主责主业,勇挑高质量发展大梁,打好“十四五”收官战,谋好“十五五”开局篇。稳增长、强动能、抓质效,努力在未来赛道上赢得主动、抢占先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广东实践贡献力量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