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1深度丨人形机器人实际交付100台,我们和乐聚CEO常琳聊了聊)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林典驰 深圳报道
一级市场热钱涌进,新创业公司层出不穷,人形机器人应该是2024年最具标志性的风口。
这一年的人形机器人步履蹒跚,从拂晓跑向日出。互联网上各家机器人灵巧、矫健运动的视频得到广泛传播,但深究下来,这些视频大多还是“实验室环境”下的表演,鲜有真正进入量产的公司。
比量产更难的是找到愿意为人形机器人买单的客户,客户需要的是能为其创造价值的机器人,考验的是投入产出比,而不是单纯的炫技或是表演。
1月17日,乐聚(深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乐聚机器人)第100台人形机器人交付给了北汽,自2023年底人形机器人发售以来,乐聚已经在商业化道路上摸索了一年多时间。
过去一年,乐聚机器人鲜少对外发声,而是认真做研发迭代和量产交付的事情。近期,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探访了乐聚机器人的深圳总部。与2023年底到访不同,如今公司的人形机器人已经升级了一个代系,不仅外观全面升级,在各项技术细节均有较大的迭代。
在接受本报专访时,乐聚机器人CEO常琳谈到,可能各家公司所处的阶段不太一样,乐聚最大的优势在产业化能力,而不是过多参与到宣传包装事务。在他看来,在人形机器人早期发展阶段,一定要快速触达用户,获得用户认可才是关键。
此前,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表示,2025年人形机器人Optimus将生产超过1000台,并在自有工厂试运行,为全面量产做准备。
据记者了解,乐聚今年同样冲击上千台人形机器人实际交付,500台的交付量是保底目标。截至目前,公司人形机器人的订单已经排至第二季度。
2016年,在业界都不看好人形机器人的时候,乐聚还是重金押注,起初的产品只是小型双足人形机器人。
这其中既有公司生存所迫,也有整个产业链不够完善,技术不够成熟等条件影响。但乐聚从未停止对大型人形机器人的追求,从2018年的初代,到2024年的第四代,中间走过了5个代系。哪怕是2023年底推出高动态人形机器人三代,乐聚公司内部也不认为其是一款能够真正面向市场的产品。
直到去年风口来临,人形机器人行业一年的发展比过去三到四年都要来得迅速。乐聚“夸父”人形机器人升级到第四代和第四代PRO,相比于以往自由度有了明显提升,同时能够适配多种大模型,适用更多场景应用。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人形机器人能“干活”了,常琳和他的团队感觉到产业化的时机来了。
常琳表示,2024年乐聚人形机器人的销售情况超过公司预期。经过一年的努力,乐聚成功交付了100台人形机器人,大致涵盖了展厅讲解、商业服务、科研教育和工业制造等场景。
2024年,国内诞生了诸多人形机器人新锐,面对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常琳坦言,打动客户的不仅仅是价格,更为重要的是综合优势,当中的底层能力有机器人对客户需求的准确识别和满足,更为关键的是机器人长时间运载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展厅讲解场景是相对成熟的,这也是乐聚商业化最早尝试的领域。如今,夸父已“入职”到了苏州低空经济发展展示馆、中国移动智慧家庭运营中心展厅等地方,从事导览导购等工作。
适应基础场景要求后,第二阶段,乐聚尝试走向工业场景,人形机器人开始进入合作工厂,进行精细操作,可达到人工作业效率的50%。
常琳表示,工业主要关注两个板块,一个是自动化程度不高的3C制造,人形机器人在其中进化出扫码称重和检测的能力。
另外一个是汽车制造环节。通常来讲,整车制造包括冲压、焊装、涂装以及总装四大工艺。前三大工艺已经实现高度自动化,但在总装环节仍然需要大量工人,这也是人形机器人的机会。
据记者了解,乐聚拿下了人形机器人在汽车工业的第一个标段,“夸父”人形机器人已经交付给了一汽红旗的汽车工厂。
“在汽车工厂,人形机器人主要从事分拣和搬运等简单工作,目前夸父就在一汽工厂执行料箱搬运工作,在蔚来工厂执行质检工作。”常琳谈到。
尽管机器人目前所从事的工作仍较为简单,还有大量柔性生产环节等待被替代。但就目前而言,人形机器人还是应该先动起来,在实训中提升自身的能力。
“先动起来”的不仅是乐聚一家,过去一年,特斯拉的Optimus以及国内厂商优必选Walker S、傅立叶GR-1都已经在工厂开始“打工”。不过,各家厂商的机器人大多还停留在试训层面,像个刚刚毕业的学生,需要实习来积累工作经验。
但对于人形机器人来说,更为困难的是量产和交付环节,这代表着技术成熟,商业场景闭环、应用稳定。
常琳表示,乐聚商业化进程要比同行快一个身位,量产能力、技术沉淀和销售渠道积累和管理团队在人形机器人风口来临前,公司就已经做好准备了。
事实上,商业化交付是多频共振的结果,而在实操环节,还有大量的学问。下游客户讲究的是需求匹配,考验的是投资回报率,经济账能否算得过来。
常琳以人形机器人正在实际“打工”的苏州亨通工厂为例,工厂普通工人一年综合成本为14万元,人形机器人的工作效率大概是人的一半,以机器人每日工作16个小时计算,工作两年时间,机器人的使用成本能与人力成本拉平。
而人形机器人的使用寿命大概是5年时间,剩下的三年,再加上额外的维保费用,余下的便可认为是工厂节约下来的人力成本。
另一方面,由于普通工人所从事的工作相对重复和枯燥,招工愈发艰难,用工缺口显现,“机器换人”有其内在必要性。
值得注意的是,人形机器人是标准化产品,乐聚并不需要针对特定场景进行开发,仅在量产交付阶段,需要单独定制一个小模型,类似于车间主任从过去培训工人到向培训机器人转变。
因此,交付量多的人形机器人企业会逐渐演化出规模优势,降本速度要高于同行,在技术和成本上走得更远。
目前乐聚人形机器人的成本已经能够满足工业的要求,随着应用到工业的量增长,成本还会进一步下探。
此前马斯克曾预期人形机器人量产成本应控制在2到3万美元之间。由于中国的供应链优势,尽管目前还达不到这个水平,但常琳预计未来达到这个价格并不难。
在人形机器人领域,降本增效并非主机厂单打独斗的结果,而是依赖于整个供应链的成熟与协同。随着AI大模型的突破,具身智能逐渐成为人形机器人发展的新引擎,而数据的积累与模型的优化将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
在谈及国内人形机器人供应链时,常琳表示,国内供应链一直都挺强的,但能够稳定交付的机器人硬件企业并不多。除了一些芯片和摄像头(国内也有替代方案),国产化率已经非常高,只是说生态还不够成熟。人形机器人爆发整个供应链都会受益,这个是毋庸置疑的。
不仅是硬件层面,对人形机器人而言,本体、场景数据、模型三者缺一不可。
常琳强调,三者并没有谁更重要的问题。如果没有制造本体的能力,可能就会刻意强调模型和软件优势。模型需要本体触达大量数据,反哺到模型训练当中。
这也是为什么在过去的数十年里,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并没有太大突破的原因。其核心的障碍在于,它缺乏一个足够聪明的大脑帮助人形机器人实现更强的泛化能力。
直到2023年,AI大模型才为人形机器人的突破带来曙光,具身智能走进大家的视线。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具身智能还处于早期阶段,很多具身模型还不完善。人形机器人刚刚触达场景,场景数据还没有大量回传到模型训练。”常琳谈到。
由于数据并不公开,交付量多的人形机器人企业优势便显现出来,能够演化出恐怖的优化模型能力,因而在具身智能技术领先上走得更远。实际应用场景数据越来越多,给到具身模型训练出来的模型更加泛化,因而越来越精准。
另一方面,与自动驾驶类似,只有跑的数据越多,更容易通过自身的技术储备和沉淀来压低人形机器人的单台成本。
2024年,乐聚联合华为盘古大模型共同探索具身智能。6月,“夸父”人形机器人亮相华为开发者大会,展现了搭载盘古具身智能大模型后,在工业、家庭场景中的泛化潜力,并与华为云CEO张平安击掌互动。
记者了解到,今年乐聚与华为从技术、业务到战略等多方面的合作正在进行中,2025年将会陆续有相关成果展示出来。
常琳认为,2025年至2026年,人形机器人可能会有一波大清洗。当中的核心是能否关注到商业化的本质,人形机器人能否为客户创造价值,这是非常重要的衡量指标。大量的资本涌入,肯定会有泡沫,也会过热,“我觉得这也属于好事,因为只有过热的情况下才会催生好公司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