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透视广东2025“钱袋子”:加力支持“两重”“两新”,全域推进零基预算改革)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郑玮 广州报道
“我建议,在省财政推动‘补改投’改革扩面提质的过程中,可以更加关注一下追踪问效等问题,以更有效地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1月16日,在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财政经济委员会预算审查座谈会上,广东省人大代表,中山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武兵向广东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国煌提出了他的建议。
作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连续34年位居全国首位的财政大省,广东的“钱袋子”一直备受关注。而进入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的2025年,如何把钱花得更有效也成为这座经济大省需要回答的关键问题。
《广东省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以下简称“预算报告”)显示,2024年,广东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万亿元,总量继续稳居全国首位。加上中央补助、调入资金、上年结转等形成的支出后,广东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万亿元,保持了必要的支出强度。
进入2025年,根据预算报告,广东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按1.39万亿元、增长3%预计,支出按1.81万亿元、增长1%预计。具体来看,广东将持续支持“两重”项目和“两新”政策实施,统筹用好中央预拨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65亿元推进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并安排12.43亿元激励更多制造业重大项目落地广东,进一步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林江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2024年受国内需求不足、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等因素影响,财政收入面临较大压力,2025年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零基预算改革是一个比较关键的抓手,应进一步调动起各城市、各部门参与改革的积极性,逐步推动财税体制改革落实见效。
“广东全域推进零基预算改革,已将省市县三级财政全部纳入改革范围。同时,今年我们也将推动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确保省委‘1310’具体部署的年度任务保障到位,并注重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相衔接,更好地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座谈会现场,陈国煌回应一众人大代表建议时表示。
根据预算报告,2025年广东将推动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重点聚焦四大方向。
一是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确保财政总的收支规模稳中有增,二是加力稳增长扩消费促投资,持续支持“两重”项目和“两新”政策实施,三是加强重点领域保障,全力保障落实“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建设制造强省、构建全过程创新链、海洋强省建设、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等重点部署,四是加力实施结构性减税降费等惠企利民政策。
其中,“两重”“两新”作为当前扩内需的重要发力点,受到格外关注。
2024年围绕落实“两新”工作,广东全省已统筹投入各类财政资金超700亿元,包括省级财政新增安排43.7亿元,创新“线上线下一体推进、政企一体合作”模式,加力实施家电、汽车、家装厨卫、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同时优化资金拨付机制,提高消费券发放和补贴资金兑付效率,拉动全年全省家电以旧换新超过1000万台。
在此基础上,预算报告提出,2025年广东将继续推进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统筹用好中央预拨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65亿元,更大力度支持新一轮消费品以旧换新,扩大政策覆盖范围、优化补贴申报流程、健全回收利用体系,稳定和扩大汽车、家电、家居等大宗消费。同时,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
除关注消费提振外,预算报告也在扩大有效投资方面多有着墨。具体来看,广东2025年计划安排32亿元,综合运用设备投资奖励、贷款贴息、保险补贴、风险补偿等技改支持政策,推动实施工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扩能增量、提质增品、降本增利、提效增值四大重点行动,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在重大项目建设上,预算报告提出,2025年广东计划安排12.43亿元,激励更多制造业重大项目落地广东,同时计划安排27.14亿元,布局实施一批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战略专项和旗舰项目,加快推进先进阿秒激光、人类细胞谱系、人体蛋白质组导航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科学计划落地广东。
“2024年广东争取到中央新增专项债券额度5085亿元,首次突破5000亿元,大部分都用于交通、产业园区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充分体现了政府投资对基础设施投资的牵引带动作用。今年财政政策也会持续用力、更加给力,保持必要的支出强度,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陈国煌表示。
除明确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外,2025年“广东账本”的另一个关键词是“改革”。其中,对零基预算改革的相关安排颇受关注。
面对财政收支压力,广东在预算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全面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强化预算项目管理,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打破基数依赖和固化格局。同时,聚焦产业科技、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等重点领域,持续扩大“补改投”改革试点范围,有效积累公共资产,增强发展活力和后劲。
作为财税领域代表,广东省人大代表、广州市预算评审保障中心内控复核部部长郭呈琳今年也向大会提交了有关进一步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立项审批流程的建议,“建议广东省各地市进一步完善限额以上更新改造类项目的立项审批流程,增加可行性研究论证环节,从而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推进零基预算改革的目的也是如此,打破以往增量预算支出固化的格局,让各个项目从零开始,依据项目本身发展的实际需要报批预算。未来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我建议也可以在提高审核把关精准性上做一些努力,确保财政资金能够用在刀刃上。”郭呈琳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
零基预算不是一个新提法。2021年3月,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就明确提出要积极运用“零基预算”理念,打破支出固化僵化格局。2024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也再次提出要健全预算制度,深化零基预算改革。
“‘零基预算’理念的提出已经有很多年了,但一直没有在制度上‘动真格’。一方面是零基预算改革问题比较复杂,涉及面广,另一方面各地、各部门预算编制压力大。所以现阶段广东推进改革的关键也在于如何更好地调动起各城市、各部门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从强化绩效预算理念开始,推动零基预算改革落实见效。”林江表示。
座谈会现场,陈国煌表示,从去年编制2025年预算开始,广东已将省、市、县三级财政全部纳入零基预算改革范围,全域推进零基预算改革,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上先行先试。
从座谈会现场讨论氛围看,深圳等地市代表团也对推进零基预算改革表示赞同。
“我们对零基预算编制非常赞同。零基预算意味着我们在整个资源安排的过程中,能够极大地促进新一轮经济增长资源的再分配和优化。未来,希望在零基预算编制的过程中,能够加大对经济增长动能的培育。”来自深圳代表团的广东省人大代表、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兼前海分院院长曲建表示。
来自湛江代表团的广东省人大代表、农工党湛江市科技支部主委、湛江财贸中等专业学校高级讲师程志军则建议优先保障教育支出,确保实施零基预算之后,教育经费仍然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总的来说,今年的任务的确很艰巨,但我们仍然有十足的信心,将推动财政科学管理持续增效、更加有效,推动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更好地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陈国煌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