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寒武纪股价震荡,董事长身家2天缩水超百亿)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申谨睿
图源:Pixabay
寒武纪(688256.SH)的股价还在震荡,股民心情“过山车”。
1月17日早盘,寒武纪下跌3.87%,报571元/每股,触及2024年12月17日以来的股价最低点。当天,寒武纪报收592元/股,跌0.34%。相较前一交易日盘中近17%的跳水,寒武纪股价震幅收窄。
寒武纪1月14日晚间披露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2024年度预计实现营收10.7亿元-12亿元,同比增长50.83%-69.16%;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预计亏损3.96亿元-4.84亿元,亏损同比收窄42.95%-53.33%。
财务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寒武纪的营收为1.85亿元,归母净利润为-7.24亿元。结合业绩预告数据计算可得,2024年第四季度,寒武纪实现营收8.85亿元-10.15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0亿元-3.28亿元,有望实现单季扭亏。2023年同期,寒武纪营收为5.64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71万元。
对于业绩变化,寒武纪公告称,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拓展市场,积极助力人工智能应用落地,使得收入规模较上年(2023年)同期显著增长。时代周报记者就公司业绩以及近期股市表现等问题致电寒武纪证券部,截至发稿电话未接通。
寒武纪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人工智能芯片产品的研发与技术创新,2020年7月登陆科创板,被称为“科创板AI芯片第一股”“中国版英伟达”。
成立以来,寒武纪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似乎有些脱离基本财务逻辑——股价、市值高涨的同时,公司却长期陷于亏损。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收盘,寒武纪以387%的年度涨幅夺得A股“股王”称号,总市值近2800亿元。今年1月10日,寒武纪股价盘中冲至777.77元/股,创历史新高,市值一度触及3200亿元。当日收盘,寒武纪报729.97元/股,总市值约为3047亿元。
寒武纪业绩却乏善可陈。从2017年到2024年上半年,寒武纪已累计亏损约55亿元。财报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净亏损为7.24亿元,扣非后净亏损为8.62亿元。其中第三季度净亏损为1.94亿元,扣非后净亏损为2.54亿元。
针对寒武纪业绩与股价背离,易观合伙人、易观企业数字化中心负责人张澄宇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当下市场对国产芯片具备超高预期,但国产芯片企业还未迎来放量期。因此,“高预期”与“低现实”的矛盾滋生了行业泡沫。
张澄宇认为,以字节、阿里为代表的互联网大厂以及运营商、政府等主体对国产芯片的采购需求处于井喷状态,但2024年国产AI芯片厂商普遍处于从0到1的发展阶段。他预计,2025年将是AI芯片国产化采购的大年。昇腾、海光、寒武纪都将迎来出货量放量,英伟达市场份额可能大幅下降到50%左右。“当前的泡沫其实反映了市场对未来1到2年AI芯片国产替代加速的预期。”他说。
虽还未盈利,寒武纪的研发支出金额已超过营收。2024年三季报显示,寒武纪2024年前三季度研发支出6.59亿元,占营收的355.65%。不过,寒武纪已在减少研发投入。2022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15.23亿元、11.18亿元和6.59亿元,分别同比减少26.63%、8.13%。
同时,寒武纪研发人员数量持续减少,2022年至2024年上半年,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分别为1205人、725人、727人。
在业内人士看来,国产厂商与英伟达产品在单张GPU的性能上存在至少两代以上的差距。但并非意味着国产芯片厂商没有突围的机会。
一名长期关注AI芯片领域的投资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国产芯片厂商的机会是找到具体的应用场景,而不是一味对标英伟达。
“对国产芯片厂商来说,如果资本和硬件投入都难以匹敌,想在同等技术路线上赶超英伟达,是十分艰难的任务。假设技术发展是线性或发散的,或许可以堆资源或绕道赶上,但目前英伟达GPU的技术曲线是陡峭上升,留给追赶者的机会不大。”上述人士称。
搭建算力集群也是一条突围的路径。张澄宇称,虽然算力产品的单卡算力差距仍然明显,但通过多卡集群可以很好弥补单卡性能差距,同时国产算力集群管理、并行计算和协作调度等方面的优化空间仍然不小,所以单纯比较单卡算力其实意义不大,不会影响国产芯片厂商挤上牌桌。
财报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末,董事长陈天石持有寒武纪28.63%股份,为第一大股东。1月15日,寒武纪市值为2977亿元,陈天石持有的股票对应市值约为852亿元;寒武纪最新市值为2471亿元,陈天石持有股票对应市值约707.44亿元。这意味着,短短两个交易日,陈天石所持股份的账面财富缩水近14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