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拓斯达出现上市以来首亏,面对转型阵痛,公司称“正在做相关努力”)
图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1月17日讯(记者 翟智超)日前,华为机器人概念股拓斯达(300607.SZ)发布2024年业绩新动态。
公告显示,2024年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8亿元—2.5亿元,上年同期为盈利8803.34万元;扣非净利润预计亏损1.8亿元—2.6亿元,上年同期为盈利7236万元。此次业绩预告的数据为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尚未经过审计。
图源:拓斯达公告
对此,公司在公告中解释称,“由于公司持续推进‘聚焦产品,收缩项目’的战略转型,主动调整业务结构,大幅收缩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业务规模,对净利润产生较大影响。”
从盈利到首亏背后
拓斯达位于广东东莞市,于2017年登陆资本市场。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智能装备制造的企业,主要产品为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及注塑机等智能装备。
回溯来看,2024年为公司上市以来出现的首亏。据财务数据显示,2017年—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8亿元、1.72亿元、1.87亿元、5.2亿元、0.65亿元、1.6亿元、0.88亿元。
由前文可知,公司业绩亏损主要因为业务转型。
据了解,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业务,作为拓斯达业务版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前一直为公司的营收和利润贡献力量。财务数据显示,2021年—2023年,“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占公司营收比重分别为45.90%、59.48%、59%。
从公告中具体来看,“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业务”收入较2023年度下降超50%,盈利能力大幅下滑,其导致的亏损约2亿元。
除公司内部战略转型之外,或也有外部因素。据公告显示,公司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业务下游客户主要为3C、锂电、光伏行业,部分客户因竞争环境加剧、产能过剩、资金紧张等多种原因,导致项目的验收及结算不及预期,进一步对公司净利润产生不利影响。
面对转型阵痛,公司是否做出一些减轻“痛苦”的措施?对此,蓝鲸新闻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拓斯达董秘办,工作人员对蓝鲸新闻记者表示,“公司有在做相关努力,2024年就已经开始,未来措施会越来越多。其实,我们转型也是循渐进,不可能说一下子把整个业务板块彻底地砍掉,因为还有一些应收账款还没收回来,而且还有一些项目的结算周期比较长。”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网传联络函显示,拓斯达要求(合作伙伴)所供货产品,从2025年1月1日起降价20%。彼时,拓斯达回应蓝鲸新闻记者称,“此举是以价换量对供应商进行比选,而且每年年底和供应商议价是惯例,我们会基于规模化采购提出降价目标,不过这个不是强制要求,最终由大家一起协商确定。”
图片来源:网络
那么如今供应商对拓斯达是否已经降价?
对此,公司董秘办工作人员向蓝鲸新闻记者坦言,“此举也可以说是一种降本的方式。至于是否已经降价,因为我们不是相关的部门,无法确切知晓该事情是否已经落地,我们只知道已经和小部分供应商开始磋商了,具体信息要在接下来定期报告里面体现。”
业务转型聚焦机器人
面对上述困境,拓斯达在公告中明确了未来发展方向,将持续聚焦机器人、数控机床、注塑机等产品类业务,逐步剥离非核心业务。
拓斯达表示,未来将会进一步收缩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业务,并在相关子公司股权方面进行调整。目前,公司正在筹划将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业务相关全资子公司调整为控股子公司,预计调整之后由公司持股51%,业务经营团队持股49%。
在公司业务转型中,机器人业务最受市场关注。2024年11月,拓斯达宣布与华为(深圳)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签署合作,该消息刺激下公司股价一度飙涨。由此,拓斯达也被贴上华为机器人概念股的标签。公司股价在2024年12月10日更是上涨达39元/股,创下年内新高。数据显示,拓斯达近60日股价涨幅达162.49%。
之后,便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请问公司机器人研发制造有哪些专利和产品。1月16日,公司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在工业机器人相关领域的布局为四轴机器人(SCARA)、六轴机器人、直角坐标机器人等工业机器人本体以及控制器、伺服驱动、视觉系统等核心底层技术。”
不过,公司机器人业务营收占比不大。2024年前三季度,拓斯达营收为22.35亿元,其中工业机器人实现营业收入1.99亿元,同比增长8.91%;毛利率49.55%,同比增加5.17个百分点。董秘办工作人员告诉蓝鲸新闻记者,“机器人业务这块,我们逐年都有在增长,在新的一年肯定会加大在机器人业务的力度,而且未来该块业务营收也会逐步增加。”
在谈及与华为在机器人方面合作进展方面,公司董秘办工作人员则对蓝鲸新闻记者表示,“暂时还没更多动态,因为这个事情的推进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周期,具体情况到时候以我们的定期报告或者说临时公告为准。”
虽然拓斯达决心聚焦机器人业务,但是该领域竞争也不小。一位机器人研究员告诉蓝鲸新闻记者,“在机器人市场,国际巨头如发那科、库卡等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广泛的品牌影响力和庞大的客户群体,占据着高端市场的主导地位,国内也有优必选、智元机器人等专业机器人公司,还有小米、小鹏等跨界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