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晋商消费金融王钢琦:既懂技术、金融又懂数据的复合型人才稀缺,制约了消金公司数字化转型进程)
2025年1月18日,“2024年度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论坛”暨第七届「司库品牌计划」发布仪式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成功举办。
本次论坛由WEMONEY研究室主办,人民阅读提供媒体支持,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科技研究室、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中国政法大学互联网金融法律研究院给予学术支持。论坛邀请了来自学界、机构的众多行业精英,共同探讨数字金融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论坛上,晋商消费金融公司代表王钢琦分享晋商消费金融数字化转型的实践和探索。
晋商消费金融2016年2月成立,是全国31家消费金融中第14家开业的全国性的消费金融公司。主要是依托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向全国的客户发放无抵押无担保的纯信用贷款。截至2024年末,公司已拥有2600多万注册客户,累计放款客户达1200万人,累计放款金额1200亿,人均授信额度约1万元,笔均放款4000元左右。
当下,我国宏观经济呈“L”形复苏态势。中央政府出台多项政策稳经济、稳信心、稳消费,但效果仍有待观察。王钢琦表示,预计到2025年末,消费金融行业规模会在1.3万亿-1.5万亿,增速呈现放缓趋势。同时,在宽松货币政策下,居民综合融资成本降低,消费金融行业净息差和盈利水平整体下行,多数公司还面临风险与运营成本上升的双重压力,去年上半年行业盈利指标下滑便是例证。王钢琦表示,在此形势下,数字化转型成为消费金融公司的关键出路。
王钢琦分享了晋商消费金融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三个实践案例。
其一,大数据智能风控平台。这是公司长期迭代完善的成果,从数据平台层、特征构建层,到模型算力层、策略决策层,层层把关,为风险防控筑牢防线。平台利用大数据与先进算法,全面分析客户信息,精准评估风险,让每一笔贷款发放都更谨慎、更安全。
其二,客户标签画像平台。借助APP和H5页面收集客户基础及行为数据,通过标签系统构建六维客户标签,据此分析目标客群分布与行为,筛选出精准客群。这一平台显著提升了自营产品的精准营销获客能力,让营销资源得到更高效利用。
其三,RPA+AI助力诉讼保全。消费金融业务案件量多、额度小且客户分散,以往资产保全资料录入工作繁琐。引入RPA+AI技术,融合自然语言处理与光学识别技术后,资料录入效率大幅提升,原本五人操作3000笔业务的工作量,如今借助技术力量可高效完成。
王钢琦认为,当前,消费金融公司数字化转型既有机遇,也充满挑战。
从机遇来看,一是服务效率与客户体验显著提升,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信用评估与贷款审查流程大幅简化,一笔申请审批仅需10 - 15秒。
二是精准营销与个性化服务成为可能,通过分析客户数据,深入了解其消费习惯、偏好和信用状况,实现精准画像。例如,我们发现APP上滑动到最大额度并直接申请的客户,违约概率相对较高,这为我们精准服务提供了依据。
三是风控管理持续优化,利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构建更精准的风控模型,实时监测风险,提前预警并采取催收、调额等措施。
四是创新业务不断拓展,数字金融为我们与股东方商超合作提供契机,为供应链小额企业主提供嵌入式金融服务。
五是运营成本有效降低,技术赋能让业务流程自动化程度提高,减少人力成本。
但挑战同样不可忽视。王钢琦进一步解释,在技术投入与创新方面,数字金融技术更新快,公司需持续投入大量资金与人力;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至关重要,消费金融公司积累了海量客户数据,保护这些数据面临巨大挑战;监管合规要求日益严格,公司必须紧跟政策步伐;技术人才短缺问题突出,像晋商消费金融所在的北方内陆城市,既懂技术、金融又懂数据的复合型人才稀缺,制约了数字化转型进程。
王钢琦表示,面对这些机遇与挑战,晋商消费金融将坚定数字化转型之路,不断提升技术实力,加强数据安全保护,积极引进和培养人才,持续探索创新业务模式。也希望能与各位同行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推动消费金融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