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股票投资这门生意本身是门好生意吗)
我们都说投资要投有护城河的公司,那么就二级市场投资这门生意而言,其商业模式的护城河是什么?你觉得你的护城河又是什么呢?
过去一年我问了一些资深投资者这个问题,有公私募也有牛散,但回答起来都很费劲。尝试总结总结,大概如下:
1、如果按护城河的照刻板印象去套《巴菲特的护城河》定义的4种主要护城河:品牌、转换成本、网络效应、成本优势,二级市场投资这个生意的护城河不太涉及前三种;
3、二级市场投资是个准入门槛低、提供相对同质化服务的行业;
4、同质化服务,拼的通常是“广义的成本优势”,就如公用事业、软件类公司等等;
5、成本优势,依据《巴菲特的护城河》的定义,又可以细分为:
①生产流程:如极致的供应链,超高的效率
②独特位置:如靠近原材料生产地,拿货成本低
③独占资源:如石油、矿的特需经营权
④规模效应:经营杠杆在起作用
6、依葫芦画瓢,二级市场投资的“成本优势”也分为:
①生产流程:能以相同的单位时间覆盖超级多的行业
②独特位置:能准确拿到带血的低价筹码
③独占资源:能投资于别人投资不了的有折价的市场
④规模效应:Pass,远期的大规模是收益率的敌人
7、我们对事物的认知,通常分为“数据->信息->知识->智慧”四个过程。其中数据和信息不做过多解释了。投资通常分为“研究公司”和“研究市场”。
8、在投资中,研究公司(含行业)通常是停留在“知识”层面,比如知道公司商业模式是怎么样,上下游产业链、竞争对手、潜在风险等等,都属于“知识”;研究市场也有一些“知识”,比如大概能知道这种情况下,市场会按照怎么样走,不同情况下可以分级分类;
9、“智慧”是指对知识审时度势的应用,研究市场+研究公司后,并付诸实践,在合适的时候进行合适的决策,也是金字塔的顶层。
10、带着这样的认识再看6,二级市场投资的“成本优势”分为:
①生产流程:能以相同的单位时间覆盖超级多的行业。拼的是“数据、信息、知识”的积累,每花几年看懂一个行业,理清数据+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慢慢地就能提升生产流程的效率。这其中,“数据+信息”又是相对容易的,几乎很难挖出护城河的。“知识”积累形成的护城河是有一定硬度的。
②独特位置:能准确拿到带血的低价筹码,拼的更多是“智慧”,是长久在市场中交易,从而积累出来的审时度势的买入、卖出行为,这里包含了耐心等,也是最硬的护城河所在。
③独占资源:能投资于别人投资不了的有折价的市场。对比于另外2项,这道护城河是易得的,同时也是有一定硬度的。比如对比于A股投资者,H股、特别是非港股通H股、B股、D股、S股等,若能投资,其中有不少好的折价标的。
11、对行业知识的积累、对市场位置的智慧,再辅以投别人难投不可投的,在成本优势的内容下,二级市场投资这门生意的护城河无非是这样了。
12、再回到老生常谈的“品牌、转换成本、网络效应、成本优势”四类护城河,二级市场投资这门生意的护城河仅在成本优势中。对比拥有另外3类护城河的生意,这个生意模式只能说一般。拼成本的生意,夸张一点说,也可以是二流的生意,苦生意。
13、话又说回来了,大家投资时选择行业都在选择好生意,落到投资这件事这门生意本身,却是一件不那么好的生意,为什么还要做呢?拧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