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湖北年报解读③丨研发投入强度增幅全国第一,将实施科创五大行动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湖北年报解读③丨研发投入强度增幅全国第一,将实施科创五大行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文汐 武汉报道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近日,湖北省科技厅在汉组织召开全省科技工作会议,系统部署2025年任务。

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首先必须在科技创新上担当战略支点。回顾2024年,湖北省科技工作在科创策源、科技攻关、成果转化、产业创新以及区域协同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

2025年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带动全面创新,实现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加注重质量效益与更好发挥先发优势的“智慧增长”。

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湖北下一阶段将如何发力?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会上获悉,2025年,湖北全省科技工作将锚定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目标,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科技产业金融融合发展为主线,实施创新体系“强核”、创新力量“筑峰”、科研攻关“攻坚”、产研一体“融合”、科技改革“突破”五大行动,力争2025年全省规上高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合同成交额、全社会研发投入等主要指标再上一个新台阶。

科创策源与产业创新并进

2024年,湖北全社会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2.2%,增幅全国第三;研发投入强度较上年提高19%,增幅全国第一。

通过大力推进“61020”全链条攻关,湖北创新策源能力不断增强。依托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和省基础学科研究中心组建5个“基础研究特区”,续签5年6个亿湖北-国家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新设立5支省联合基金,总数达到16支、总投入突破1.2亿元,连续四年实现“翻番式”增长。

与此同时,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任务目标下,湖北推动科创供应链平台扩面提质,科技产业融合更加紧密。

湖北打造“四网”一体服务体系,天网、地网、政策网、金网系统联动,集成国内外300多万科研人才、650多万科研服务机构数据资源,设立总规模20亿元和3亿元的在岸、离岸投资基金,实现全省覆盖、湾区链接、欧洲布点,吸引入驻企业65103家,完成需求对接12821项,撬动社会总投资231亿元。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湖北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5500亿元,连续4年每年跨越一个千亿台阶。

创新型市场主体也在不断培育壮大。2024年,湖北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春晓行动”,全省认定报备高新技术企业11234家,总数预计突破30000家、同比增长18.07%;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46532家,较2023年增长31.81%,数量排名上升1位、居全国第4。

“一年来,全省科技创新实现聚势突破。”湖北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冯艳飞表示,湖北科技创新工作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加强基础研究,创新策源能力跃上新台阶。坚持面向经济主战场强化技术攻关,创新驱动发展实现新突破。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超前研究布局,科技自立自强增添新底气。

2025年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打造世界原始创新重要策源地。推进高效率科研攻关,强化“61020”科技创新成果体系和“71020”高校学科创新体系建设,重点围绕生物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加快突破一批前沿性颠覆性技术。

1月19日,湖北省科技厅在汉组织召开全省科技工作会议,会上指出,深入实施湖北实验室效能提升“十大行动”,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力争形成不少于30项标志性成果。支持已建在建设施高水平建设运行,更好发挥集聚技术、集聚人才、集聚产业效能。壮大科创企业梯队,制定加快培育科技领军企业政策措施,一企一策分类培育一批龙头型、高速成长型科技领军企业及后备力量。

同时,实施“61020”全链条攻关,争取2025年再突破一批标志性技术、产出一批标志性产品。围绕湖北省优势基础科学领域,探索设立基础科学中心项目,推动实现更多“从0到1”的重大原创突破。并聚焦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量子科技、脑机接口、氢能等领域持续发力,打造未来技术发现、跟踪、培育、应用链条。

此外,湖北将建好用好科创供应链平台,充分发挥市州主体作用,建立“中心+节点+驿站”三级服务网络,加快与“楚企通”“知慧桥”等平台资源互联互通,强化金融资源整合,加强大湾区和欧洲方向布局,一体推进平台扩面、提质、赋能、增效。建立从研发到孵化转化、再到产业化的全流程服务,提升科技资源共享、科技成果交易、科技人才对接服务能力。组建科技金融服务联盟,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一站式、全方位、跨机构金融支持。

“金三角”、“中三角”协同创新

汉襄宜“金三角”之于湖北,在地理、经济、战略上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科技共兴、产业共链等方式,能够推动三地在互补发展中释放出“1+1+1>3”的集成效果。

据了解,武汉正发力用好中央新一轮支持武汉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政策,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北斗七星式”协同创新体系。推动汉襄宜三市共建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湖北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创新矩阵;鼓励三市行业龙头企业牵头建立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积极组建科技创新联盟,合作建设离岸科创中心;发挥“科创链”平台功能,做强汉襄宜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推动技能人才评价互通互认,联合建设全国科技金融中心,共同打造支撑具有全国影响力科技创新高地的“金三角”。

2024年,武汉科技集群排名全球第13、全国第5;科研城市排名较上年度前进1位,位列全球第9、全国第5。襄阳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中部地区航空航天产业集聚区加快打造,国家超算宜昌中心建设方案通过工信部论证。12家国家级高新区9家实现进位,东湖高新区排名提升3位、居全国第6,3家高新区进入全国前50,数量全国第4、中部第1。

与此同时,湖北联合江西、湖南举办首届“长江创新智库论坛”,在大湾区设立离岸科创中心,与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上海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共建颠覆性技术创新网络中部节点,推动形成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区域协同创新体系。

2025年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打造汉襄宜协同创新“金三角”,推进鄂湘赣“中三角”创新联盟合作常态化。

2025年湖北省科技工作会议上指出,将全面启动武汉科创中心建设2.0版,落实国家新一轮“一揽子”支持政策,细化配套举措,完善省市共建、部门协同机制,推动武汉科创中心从“建框架”到“强功能”转变。加快建设东湖科学城7大功能区,光谷科创大走廊再谋划开工100个重点科创项目,持续做强“一廊一城”核心承载区。

同时,加快创建襄阳国家农高区,推动襄阳“智车智农”之城、宜昌“电力算力”之都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形成省域创新“金三角”态势。并深化与长株潭、南昌都市圈协同发展,联合湖南、江西争创国家综合性技术创新中心,组建长江中游国家高新区联盟,发挥中部技术交易大市场功能,打造鄂湘赣“中三角”技术创新共同体。

此外,湖北将主动塑造区域创新格局,深化与长株潭、南昌都市圈协同发展,联合湖南、江西争创国家综合性技术创新中心,组建长江中游国家高新区联盟,发挥中部技术交易大市场功能,打造鄂湘赣“中三角”技术创新共同体。探索跨区域创新协作机制,建设大湾区离岸创新中心,深化与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等创新网络对接互动,更好融入全国创新链。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机器人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