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浙江省博“投龙”特展:信寄山川,愿达天地|观展)
巍岙 /文 公元 926 年二月,正是春寒料峭之际,吴越国王钱镠带领群臣与道士,来到东都乹元府的射的潭畔,举行隆重的投龙仪式。他身着庄严的祭服,将刻有姓名、封号、祈愿等信息的银简,与象征信使的金龙一同投入潭水。湖面薄雾弥漫,投龙简缓缓沉入水底,仿佛化作一封信笺,传递至山川神祈。
投龙,是将写有祈愿的文简,与金龙、金钮、玉璧等仪式性器物用青丝捆扎,一并投入山川之中的仪式,以此向天地神灵祈愿并答谢天恩,是中国古代山川祭祀的国家典仪。
北宋 西湖金龙
杭州西湖在五代、北宋时期是投龙的重要场所。 1955 至 1957 年杭州西湖清淤工程中,于西湖湖底淤泥中挖出水银器、瓷器、铜镜、钱币等近万件珍贵文物,包括历代吴越和宋代皇帝投于西湖之中的投龙遗物,其中就有这条纯金的金龙。
投龙作为中国古代特有的祭祀形式,它是怎样诞生的?与国家祭祀与道教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在“洞天福地”投龙?投龙在历朝历代有哪些变化?浙江省博物馆举办的“投龙——从山川祭祀到洞天福地”特展,汇集了约 230 件(组)历代山川祭祀和投龙仪式文物,为我们勾勒出古代投龙仪式的全貌与其深厚的文化内涵。
投龙源起
投龙源自中国商周至秦汉的山川祭祀和盟誓仪式。当时人们对山川的崇拜源于对自然的敬畏与依赖,人们将山川视为有灵性的存在,认为具有神秘的力量。比如商代,人们认为山川神灵具有左右云雨、保佑丰收的能力,因此频繁举行祭祀活动。
上古时期在祭祀时,使用牺牲(通常是动物)和玉器,简称“牲玉”。沉埋牲玉是山川祭祀的主要方式,“沉”指投入水中,“埋”指埋于深坑,以示对神灵的尊敬和献祭。从考古发现来看,这一传统至少可以上溯到商周时期,且往往伴有青铜器出土。
商 兽面纹瓿
商 兽面纹瓿伴出铜斧
商 玉兽
商 玉管
自 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湖南宁乡陆续出土了近 300 件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的青铜器,它们多发现于山顶、山坡或河湖岸边,有的还伴有玉器一起出土,铸造工艺精美,其中一些带有铭文,文字风格与中原地区一致。然而,当时宁乡本地并没有发达的青铜铸造业,因此推测这些青铜器是商周时期用来祭祀山川神灵的遗物。
商 嵌绿松石圆雕兽面纹石器柄
商 铜爵
商 兽面纹鼎
1976 年,安吉县三官乡周家湾村农民在修路改田时,发现一批青铜器和玉器。据当地农民描述,此处原是一不高的土墩,占地约 100 平方米,器物埋藏深度略低于现稻田面。这批器物,应为商周时期山川祭祀所埋之物。
西周,山川崇拜进一步制度化,周天子对山川进行了等级划分,《史记》记载:“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诸侯察其疆内名山大川。四渎者,江、河、淮、济也。”五岳四渎被视为最高等级的山川。
春秋战国时期,山川崇拜随着“重人轻神”的思想进一步世俗化,山川的神秘性下降,《管子·牧民》记载:“顺民之经在明鬼神、祗山川、敬宗庙、恭祖旧。”意思是治理百姓的根本在于彰显鬼神的威灵,祭祀山川神灵,敬重宗庙,并恭敬地延续祖先的传统。
春秋 侯马盟书
侯马盟书共 5000 余件。大多数为圭形玉石片。盟书以毛笔书写,大多为朱书,也有墨书。玉片上的文字记录着晋国卿大夫订盟誓约的言辞,盟主应为晋国世卿赵鞅。盟书一式二份,一份藏在盟府(保存盟约文书的机构),一份埋于地下或沉在河里,以取信于神鬼。盟书文字中常有“岳公”字样,有学者认为应是指晋国的太岳(霍山)山神,或与晋国的太岳崇拜有关。
战国 铜罍
1954 年,山东泰安城西南的东更道村,发现战国铜器七件,器物埋藏于 3.9 米深的土坑中,沿东西呈直线排列,每件间隔 3.45 米,井然有序。北面恰好与泰山主峰日观峰相对,推测为泰山祭祀的遗存。
秦始皇实现大一统后,国家山川第一次实现了统一的祭祀。同时,随着郡县制的推行,全国的山川祭祀之权都收归了中央,皇帝借助山川祭祀能够从思想层面向民众传达统治权威,宣示皇权的至高无上。
秦 《峄山刻石》(清拓本)
碑文分为两部分,均传为李斯所书。前半部分刻 144 字,为秦始皇二十八年,秦始皇东巡登峰山,丞相李斯等颂秦德而刊刻,赞扬秦始皇的正义战争和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的贡献。后半部分刻 79 字,为秦二世元年,记录了李斯等人随同秦二世出巡时,上书请求在秦始皇所立刻石旁刻诏书,以彰显先帝功德。
何处投龙
先秦时期的山川祭祀,至汉代逐步演化出“五岳四渎”的祭祀体系。“五岳”指中国五大名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四渎”则指四大河流:长江、黄河、淮河和济水。
隋唐时期则确立了“岳镇海”的国家山川祭祀体系,“岳”包括五岳,“五镇”包括东镇沂山、西镇吴山、南镇会稽山、北镇医巫闾山和中镇霍山。“四海”即东海、南海、西海和北海。与此同时,自汉代以来,五岳除了作为国家祭祀的山岳之外,还具有一层“仙山”的色彩。
唐 天地含象五岳纹镜
镜钮四边的方块意为五岳,四隅铸铭文四字,将每四字中的第一字或第二字连读,则为:“天地含象,日月贞明,写规万物,洞鉴百灵”,意为能容纳天地万物。铭文外围方框形为水波纹和八卦图像。方框的四隅与镜缘相接,上下为日月,两侧为星辰,日月星辰间各置云朵,整体纹饰外圆内方,意为天圆地方,五岳四渎。
明 五岳真形镜
镜背装饰有五岳真形图。五岳真形图是道教的重要符图之一,根据《云笈七签》中的描述,五岳真形图蕴含着道教的符咒和修炼方法。持有或修习此图,可获得神灵的庇佑,延年益寿,避祸除灾。例如,东岳真形图可使人神安命延,南岳真形图可辟除火光,北岳真形图可使人身生羽翼,西岳真形图可令人飞行千里,中岳真形图可使人所向唯利。
洞天福地是道教的重要地理观念,最早记载于东晋初期的《茅君传》和南朝陶弘景的《真诰》中,这两部著作系统列举了三十六洞天和七十二福地,作为神仙修行和栖息之地。盛唐时期,司马承祯在《天地宫府图》中进一步完善了洞天福地谱系,将天台山设为中心,构建了以“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为主的道教名山体系,同时吸纳五岳等传统名山祭祀观念,形成了一个凌驾于传统山川崇拜之上的道教地理体系。
晚唐高道杜光庭在《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中吸收司马承祯的内容,并将“岳镇海渎”体系与洞天福地相结合,完成了道教名山与国家山川祭祀的全面融合。在国家祭祀与道教文化融合的背景下,投龙与洞天福地的观念紧密联系,武则天、唐玄宗等皇帝多次派遣使者前往名山洞天投龙。《天坛王屋山圣迹序》记载:“国家保安宗社,金篆籍文,设罗天之醮,投金龙玉简于天下名山洞府。”
洞天福地岳渎名山图
本图以唐末高道杜光庭所作《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中的山岳体系为基础绘制而成。图中上部是以玉京山为中心分布的天界山岳,中部是以昆仑山为“中岳”的地界山川。其中,中国的各处五岳名山、洞天福地均由昆仑山“祖脉“衍派而出。此外又有海外四岳,以及十洲。在昆仑山下方,是作为地府的酆都山。
告盟天地
投龙仪式的最初形态可追溯至东汉末五斗米道的三官手书,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亦称”三元”,为道教较早供祀的神灵。《三国志·张鲁传》裴松之注引《典略》载:“为病者请祷,请祷之法,书病人姓名、说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之天着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谓之三官手书。”根据记载,三官手书是为病人祈祷健康的仪式,将病人姓名和祷词写在三张文书上,一份置于山顶,象征上达天官;一份埋入地下,寓意告知地官;另一份沉入水中,以传达水官。
五斗米道后演化为天师道,成为道教正宗。在此基础上,人们加入了“龙”这一元素作为沟通神明的信使,仪式中物品也多为金、玉质地。一方面,金与玉在先秦祭祀中就被看作是沟通人神的信物,另一方面,金、玉的使用也标志着投龙仪式正式由五斗米道的平民行为升格为上层社会行为。最迟至刘宋时,金龙、金钮就出现在仪式器物中,投简也成为固定环节。
《太上洞玄灵宝赤书玉诀妙经》中记载的“朱书银木简,青纸裹之,青丝缠之,金钮九只,金龙负之,埋本命之岳,悉如上法。”便是六朝时期祭山所用的投龙简文。记载了人们把写有祈愿的文简,与金龙、金钮等仪式性器物一起,用青丝捆扎起来,投入神山之中的事件。青丝即青色的丝绳,《太上黄簏斋仪》记载:“青丝代割髪,造盟达诚,最为重也”意思是用青丝象征头发,以表达盟誓之重。
明 铜鎏金三官坐像
唐代是道教发展的黄金时期,李唐皇室将老子奉为先祖,使道教成为备受推崇的国家宗教。唐代帝王笃信斋醮能够祈福禳灾,为祈求个人长寿与国家安泰,尤为重视道教的斋醮活动。投龙作为其中的重要环节,被正式确立为国家仪典,成为建立皇权合法性的一部分,皇帝以此向天地神灵祈愿与表达谢意。投龙的地点多选在道教的洞天福地,体现了道教与山川祭祀的融合。与此同时,投龙仪式日趋制度化,制定了标准的科仪,龙、简、璧、钮、青丝成为仪式用具的固定组合。
《太上黄箓斋仪》记载:“龙者,乘云气,御阴阳,合则成体,散则成章,变化不测,入地升天,故三十六天极阳之境可以驿传信命,通达玄灵者,其惟龙乎……五金之最,坚刚不渝,天地所宝,通灵合神,故以上金铸之,取法龙形,投之洞府,告盟三元也。”古人认为龙可以通天地,金是天地之宝,所以要铸造金龙作为信使。
鎏金铜龙
璧是上古礼玉六器之一,早在《周礼》中就有“以苍璧礼天”的记载。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编辑的《太上黄箓斋仪》记载:“璧者,礼天地山川之宝也。以玉为之。投山川用圆璧,一其色苍,径三寸,虚其中。投水简用六出之璧,其色黑,径三寸,虚其中。投土简用黄璧正方径二寸,虚其中。璧与龙负于简封之外,以青丝缠之。”这表明,投龙中的简分为山简、水简、土简,分别对应苍璧、玄璧、黄璧。
琉璃璧
南唐 李昪西山洞府玉璧
玉璧为圆璧,是一块青白玉属和田玉的山料。它的两面都有两三道裂痕向内延伸,已沁入少许棕色物质。只见玉璧一面为素面,一面镌刻铭文,文字分三圈,由外沿开始按顺时针竖向排列。铭文共 49 字:“大唐皇帝昪谨于东都内庭修金箓道场设醮谢土上仰玄泽修斋事毕谨以金龙玉璧投诣西山洞府升元四年十月日告闻”。记载了升元四年十月,南唐开国皇帝李昪在皇城祭天后在西山洞府中投下金龙和玉璧,感谢苍天所赐之南唐国土,并祈祷苍天庇佑江山永固、国运昌隆的事。
简的形制可以参考《太上洞玄灵宝授度仪》的记载“凡简长一尺二寸,阔二寸四分,厚三分。”《太上黄箓斋仪》记载:“法长一尺二寸,象十二辰;广二寸四分,法二十四真气;厚二分,法二仪;上下正方,法日之方景正真,通达无所避让。”由此推测从南北朝到五代,简的长度宽度未变,厚度变薄,且被赋予了自然界“十二辰、二十四真气、二仪”的意义。
唐玄宗衡山紫盖洞铜简
唐玄宗衡山紫盖洞铜简是国内现存唯一的帝王投龙祈寿铜简,正面刻有五行共 86 字,背面三行共 51 字,尽管历经千年,刻文仍清晰可辨。简文内容为“大唐开元神武皇帝李隆基,本命乙酉,八月五日降诞。夙好道真,愿蒙神仙长生之法。谨依上清灵文,投刺紫盖仙洞。位忝君临,不莸朝拜。谨令道士孙智凉,賫信简以闻,惟金龙驿传。太岁戊寅六月戊戌朔廿七日甲子告文。”
据简文记载,开元二十六年,在唐玄宗 53 岁生日到来前一个多月,长安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投龙仪式,祈求长寿。仪式结束后,玄宗派遣队伍将龙简投送至南岳紫盖仙洞。紫盖洞,又名水帘洞,是南岳“四绝”之一,同时也是道教的洞天福地。简文中“投刺紫盖仙洞”明确标注了投放地点,即南岳衡山。
唐玄宗衡山紫盖洞铜简拓本
唐玄宗对道教的推崇,达到了前无古人、后罕来者的程度。他与叶法善、司马承祯、李含光等高道交往密切,将道教贯彻到国家形象和礼仪制度层面。开元天宝年间,也是唐代投龙的高潮时期。当时茅山华阳洞、天台山玉京洞、王屋山玉阳洞、青城山天师洞、南岳朱陵洞、武夷山升真洞、天柱山大涤洞等名山洞府,成为斋醮投龙的热点区域。据现有出土实物及文献记载,他派遣叶法善等高道在名山洞府投龙,至少 25 次。
玄宗大房山投龙记拓本
唐颜真卿《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大字本
进入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战乱频繁,但位于江南一隅的吴越国却因实行“保境安民、繁荣经济”的国策,得以延续唐代以来吴越地区经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同时,唐代皇帝崇尚道教的风尚以及投龙制度,也在吴越国被完整地继承下来。
吴越自 907 年钱镠受封称王,至 978 年钱俶献地归宋,共经历了三代五王,其中四王均有投龙实物出土。吴越国是山川祭祀和洞天福地分布的重要地区,清代以来,苏州太湖、杭州西湖等地相继出土了吴越国龙、简等数量丰富的实物遗存。
林屋洞位于苏州西南太湖之中的西山岛上,因洞平如屋,石立如林而得名,古时称毛公洞、包山洞、龙洞、林屋洞。林屋洞被视为沟通仙界水府的入口,位列第九大洞天。 1982 年整修该洞时,出土多条五代风格的金龙、玉简及金钮。可见林屋洞是重要的投龙洞天。
林屋洞金龙
这件金龙为纯金质,龙头高昂,上颚突出,嘴大张,长舌,双角较短,无须,蛇颈,身躯细长,腹部较细,兽族,虎尾。整体修长,遍饰豁刻的鳞片。金龙头、尾、身三部分分别由金片经剪裁、锤打、錾刻而成,再焊接为一体。
鎏金铜龙 苏州林屋洞出土
鎏金铜龙 苏州林屋洞出土
杭州西湖,古称钱唐湖,是历代吴越国王向钱唐湖水府举行祭祀的重要场所。他们常向湖中投掷金龙银简。 20 世纪 50 年代,西湖疏浚过程中,发现了吴越国王钱镠、钱元瓘、钱弘佐、钱弘俶的 8 枚银简和金铜龙。银简上刻有“钱唐湖水府告文”字样,记录了吴越国王的年龄及告文内容。
鎏金铜龙 杭州西湖出水
钱镠六十二岁钱唐湖银简拓本
钱镠是第一代吴越国王,他崇奉道教,在位期间多次投龙。
钱镠七十五岁射的潭银简
简文为“大道弟子、天下都元帅、尚父、守尚书令、吴越国王钱镠年七十五岁,二月十六日生。伏自统制山河、主临吴越、民安俗阜、道泰时康、是物和平,遐迩清晏。仰自穹旻降佑 大道垂恩。今则特诣洞府名山,遍投龙简,式陈醮谢,上答 玄恩。愿所主两国邦畿灾殃不起、风调雨顺、禾稼丰登、万姓安康、六军辑睦。今当春季合具告祈,乞庚甲行年,四时履历,克隆鸿业,永霸丕图,寿筹延长,子孙蕃盛。谨诣水府、金龙驿传 太岁丙戍二月戊子朔十八日乙己于东都乹元府射的潭水府告文。”
钱镠银简的告文开头,他自称“大道弟子”,表明其崇奉道教的信仰。告文中提到的“天下都元帅”“尚父”“守尚书令”等头衔,是钱镠在后梁时期受到的封号,反映了他的地位。随后,告文总结了他统治吴越时期国家安定、社会富裕、百姓安乐的景象,并将这些成就归功于上天的庇佑。为答谢天恩,他专程前往名山胜水投放龙简,以示感恩,并再次祈求对家国与个人的庇护。银简明确指出其性质为水简,需投掷至水府,由金龙驿传,将祈愿上达天听。
投龙尾声
宋代的投龙活动已经被纳入国家礼仪体系,成为每年固定举行的制度化仪式。随着道教在宋代的日益国家化,投龙仪式被赋予了更加明确的为国祈福的功能,其求仙意义逐渐减弱,奉祀山川、保安宗社的内涵则显著增强。投龙仪式逐步与早期的山川祭祀实现融合,成为国家山川祭祀的一种新形式。仁宗时期,对投龙行为进行了明确的限制。《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上谕辅臣曰:每遣中使往名山洞府投龙简,如闻多在僻远,其赉送祭醮之举颇以扰民,自今其罢之。”表明仁宗认为携带祭品和斋醮所需物资的过程打扰了百姓的生活。而后,根据《长编》的记载“道录院上所定名山洞府岁投龙简者二十处,余悉罢之”,仁宗将可以进行投龙的名山洞天缩减为二十处。
金龙与金钮 苏州林屋洞出土
金龙 江苏金坛薛埠镇东进村采石场出土
金龙为片状,錾刻、剪裁成型。龙首高昂,吻部上翘突出,有飞翼,三爪,身披鳞片,尾粗壮上扬,作行走状。其他片状龙,如句容茅山华阳洞出土片状鎏金龙、苏州林屋洞出土片状金龙、华山出土片状金龙等,出现和流行的时代应晚于立体形金龙。
鎏金铜龙 茅山华阳洞出土
锡龙 杭州西湖出水
赵孟頫《投龙简记》
此碑由著名书法家赵孟頫亲笔书写,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从碑文落款看,此次祭祀活动发生在“至大辛亥夏六月”。至大是元武宗的年号,至大辛亥是武宗至大四年。当时武宗刚刚去世,仁宗登基不久。也就是说仁宗登基后甚至年号还没有改,就派人举行了这次祭祀活动。正如碑中所言,“今兹飞龙在天,光烈如此,首有事于天坛、济源。”
元仁宗登基之后,为感谢神灵,命志道弘教冲玄仁靖大真人张留孙等人建周天大醮于南城长春宫,率领一千余名道士,焚香祈祷七昼夜,举行祭祀活动。
之后,皇帝、皇太后又命钦差大臣周应极和道士陈日新到河南济源举行了隆重的祭祀济水神和王屋山的活动。周应极等人于六月乙巳日来到济渎庙,整肃衣冠,设醮祭祀。第二天,将一对玉符简、黄金龙投于济水之源。当天晚上,就出现了灵应的现象,“是夜,天大雷电,以风沛然 下雨,田畴枯槁,顿为沾足。”三天之后,一行人等来到王屋山紫微宫,也像在济渎庙那样举行了隆重的祭祀活动。第二天,登上天坛,至王母洞将另一对玉符简、黄金龙投于洞中,又得到神灵感应, “时天气清朗,日呈五色,回未及山麓,而云起自洞后,雷雨随至。”
仙都山金龙 丽水缙云仙都山金龙洞出土
宋代,供养佛舍利或佛经的地宫也放置有金属质地的小龙,这些小龙的外形和体量,均与道教投龙十分相似,似乎存在文化上的承袭脉络,但宗教属性和功能却截然不同。
宋 银龙
宋 金龙
宋 银龙
明代的方文献上不再把投龙当做一项特别的官方仪式,但从文献和考古发现来看,官方的投龙仪式仍在继续,尤其是出现了独具特色的武当山皇家道场投龙和南京明孝陵、北京明十三陵、湖北钟祥明显陵的陵山投龙。明亡后,官方投龙正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武当山位于湖北省十堰市。武当山的主神为玄天上帝(亦称真武大帝),其祀典始于宋代,明成祖大力推崇真武崇拜,将其奉为皇室守护神,修建了规模宏大的武当山宫观建筑群。武当山从此成为明室皇家道场,更成为各地真武神祠的祖庙。
明 明湘献王武当山玉璧
明 明湘献王武当山金龙
这件玉璧和金龙均为 1981 年出土于武当山紫霄宫前禹迹池,是我国现存唯一一套比较完整的道教“投龙”法器,反映了明代建文元年( 1399 年),湘献王朱柏为避建文帝“削藩之灾”,派人到武当山投简,祈求道教神灵消灾赐福的历史事件。
明 铜铸鎏金武当山五龙捧圣博山香炉
该模型为武当山浓缩景观,于明万历 44 年勘合铸造,它将金殿等建筑与祥云、古树、神仙以及真武修真故事等融于一体铸就,其模型下端饰五位龙面人身像,寓“五龙捧圣山”之意。
明代,陵山被正式纳入国家山川祭祀体系,其地位仅次于岳镇,与岳镇海渎共同受到祭祀,这也使陵山具备了成为投龙对象的资格,进一步凸显了其在国家祭祀中的重要地位。此类投龙的场所通常设在陵寝前方的朝山。在为帝后举行度亡斋醮后,需进行投龙仪式,向山川祷告,以寄托对亡灵的追思,并通过山川与亡人之间的联结实现安灵的愿望。
明 圆、方、六出璧 明定陵出土
清 明十三陵图
全图以山水画的笔触,呈现了明十三陵全景。其中包括明代十三座帝王、皇后妃嫔、太子与陪葬太监的陵墓。图中完整呈现了陵园围墙、石牌坊、大宫门、碑楼、神道、石象生等建筑物。同时绘出陵区内的山岭、村庄、庙宇。这里不仅是帝王陵寝的所在,更是明代延续百年“陵山投龙”仪式的重要场所。
观展攻略
“投龙——从山川祭祀到洞天福地”特展
展览以独特的视角呈现投龙仪式的历史脉络和文化内涵,展现了从先秦山川祭祀到投龙仪式的演变与发展,汇聚230件(组)珍贵文物,包括金龙、玉璧等投龙实物,其中多件文物是首次展出。此外,展览融合道教信仰、山川崇拜与国家祭祀传统,兼具学术深度与文化美感,为观众带来一场兼具知识性与沉浸感的观展体验。
展览时间: 2024 年 12 月 1 日 - 2025 年 3 月 2 日
营业时间: 9:00 - 17:00 ( 16:30 停止入馆),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展览地址: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西湖美术馆,杭州市西湖区孤山路 25 号
交通攻略:乘坐杭州地铁 1 号线,在凤起路站下车,换乘公交车或步行前往孤山路;或者乘坐杭州地铁2号线,在武林门站下车,步行或骑行导航至西湖美术馆。
参考文献:
1张南金,袁江玉. 明十三陵成化玉简、石匮与陵山投龙 J.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2024, (11): 64-76.
2赵红卫. 从岳镇海渎山川祭祀看中华文明“大一统”思想观念 J. 潍坊学院学报, 2024, 24 (04): 29-34.
3陈博,袁登科. 畤祭与山川祭祀关系刍议 J.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2023, (12): 46-55.
4肖滢. 秦汉山川祭祀格局研究D. 暨南大学, 2022.
5王丽秋. 先秦时期山川崇拜研究D. 西南大学, 2022.
6于赓哲,杨会宾. 从三官书到投龙:祛病及长生行为的阶层变迁 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04): 50-60.
7丁梦. 从敦煌写卷P.2354看道教投龙仪式的内涵 J. 今古文创, 2020, (14): 44-46.
8范学锋,张全晓. 武当山明代“投龙”法器 J. 中国宗教, 2009, (05): 81.
9张泽洪. 唐代道教的投龙仪式 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1): 27-32.
10赵幼强. 唐五代吴越国帝王投简制度考 J. 东南文化, 2002, (01): 31-36.
11张怀通. 先秦时期的山川崇拜 J. 河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 (02): 54-61.
相关链接
吴越揽胜、秘色风华:跨越千年的东南乐土丨观展
感谢您对文博时空原创内容的关注,我们将过往的精华内容汇聚成典藏级书籍《至美国宝》,里面包含 1000 张高清文物影像及讲解。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进入下方视频,点击左下角链接购买。
排版 | 黄思琦
设计 | 尹莉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