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支付数据里的春节:数字新年俗带动新消费,外国友人爱上“非遗”中国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览青 上海报道
巳蛇承新岁,辰龙舞旧年,每年春节期间的支付数据都能映射出新春消费风向。
蛇年春节黄金周刚刚落下帷幕,银联、网联处理的支付交易数据已经出炉,支付宝、微信两大支付巨头也相继发布2025春节期间的相关数据报告。
整体来看,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从1月28日到2月3日,2025年春节假期前7天,银联、网联共处理支付交易220.78亿笔、金额8.52万亿元,较去年春节假期前7天(2024年2月10日至16日)分别增长25.70%、17.08%。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今年春节期间的支付消费呈现两大特点:一是数字新年俗带动新消费;二是旅游出行成为消费热点,一方面境外游客来华消费热情高涨,另一方面中国游客出境游热度不减,部分小众目的地成为中国人长假旅游的新选择。
数字时代,在春节期间,除了贴福字、贴春联、逛庙会、放鞭炮等传统年俗活动,支付宝集五福、微信发红包等也成为数字新年俗。支付宝数据显示,集福十年累计吸引了超十亿用户参与,2025年,有近6亿人在支付宝参与集福。
在线上发红包最为集中的除夕当天,1月28日,银联、网联共处理支付交易40.54亿笔,较上一年除夕增长25.74%。到除夕夜当晚,在1月29日凌晨,网联处理的跨机构网络交易支付在零点前后达到峰值,最高并发量为每秒11万笔,创下历史新高。
在红包之外,今年也是微信“蓝包”度过的第一个春节。微信团队发布的2025春节数据报告显示,春节期间,在微信里为朋友“送礼物”的需求旺盛。
从地区来看,收到礼物数目最多的省份前三甲是广东省、山东省、浙江省。从消费品类来看,休闲零食、糖果巧克力、毛绒布艺等客单价低但节日氛围浓厚的商品类目订单量旺盛。与此同时,书籍作为黑马选手,成为许多人的送礼首选,包含经典著作、育儿百科在内的多个书籍品类送礼订单量环比增长10000%+。
与以往不同的是,蛇年春节是首个“非遗”春节。在这个春节假期,许多外国友人特地来到中国,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和浓郁的年俗氛围。
央行数据显示,1月28日到2月3日,与去年春节假期前七天相比,银联、网联处理境外来华人员支付交易的笔数和金额分别增长127.30%、93.54%,同比翻番。
来自支付宝的数据显示,从1月28日至2月1日,假期前五天入境游客用支付宝消费金额同比去年春节增长1.5倍;用支付宝做外国人生意的中国商家数量也增长了一倍。
其中,中国免签朋友圈的外国游客消费金额涨幅更大,来自 240 小时过境免签国以及中国单方面免签国家的外国游客,用支付宝消费金额同比去年春节增长近 2 倍。
微信数据同样显示,春节期间入境游客消费笔数同比去年春节增长134%。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春节境外游客不仅仅在北上广深杭等热门入境游目的地“扎堆”,还来到非遗资源和体验丰富的城市中感受中国年。
在蛇年春节,苏州、中山、佛山、西安、江门、无锡、泉州、南京、成都、厦门等,都成为入境游客用支付宝深度旅行的城市。外国人最爱用支付宝打卡的十个景区,包括北京故宫博物院、颐和园、上海科技馆、豫园、四川九寨沟、丽江玉龙雪山、张家界武陵源-天门山旅游区、广州长隆旅游度假区、嘉兴市桐乡乌镇古镇旅游区以及成都锦里古街等,既有文化特色亦有自然风光。
不仅如此,境外游客还爱上喝中国茶,微信数据显示,使用外卡在霸王茶姬外卡的消费笔数同比去年春节增长359%。
在这个长达8天的春节假期,越来越多的国人选择出境游“看远方”。
来自支付宝和微信的数据显示,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泰国、韩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亚洲国家或地区依然是出境游的热门目的地。长途旅行方面,用支付宝前往欧洲的游客交易笔数同比增长30%。
今年春节的长途出境游出现了不少新兴小众目的地。支付宝数据显示,除英、法、意等传统热门旅游地,瑞士、奥地利、土耳其等地受到中国游客欢迎。
值得一提的是,春节期间微信支付线下交易笔数增速第一的国家,是欧洲西北部的“袖珍王国”卢森堡。2023年末,中国与卢森堡之间正式开通了首条直飞客运航线“郑州-卢森堡航线”。2024年3月,卢森堡加入中国免签“朋友圈”。
今年春节期间中外游客“双向奔赴”助推消费热潮的背后,离不开中国支付网络的向内连接与向外拓展。
一方面,去年以来,在《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文件指导下,我国针对不同群体的支付习惯,统筹力量打通支付服务存在的堵点,为特定群体提供更优质和高效的支付服务。为优化支付服务工作,形成“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的支付体系,银联、网联等支付清算机构,支付宝、微信等互联网支付巨头以及各大银行均推出一系列举措。
与此同时,人民银行、商务部、国家外汇管理局等多部门也联合发文,提出要打造一批外籍来华人员支付便利化重点商圈,力争实现重点商户境外银行卡受理全覆盖,积极推动在入境口岸、重点涉外场所设立支付服务柜台,发放多语种、多类型宣传材料,提供货币兑换、指导下载移动支付应用程序(App)等服务。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境内重点城市重点商户外卡受理覆盖率达99%。
另一方面,中国支付巨头与清算机构也在加速“走出去”。为了便利中国游客及更多境外电子钱包用户出境游,支付宝和Alipay+跨境服务已覆盖全球超过66个国家和地区。在春节前,支付宝境外首页改版上线地图模式,当中国游客到了境外目的地,基于LBS地理定位在首页就能看到当地消费攻略,支付宝还联合各地商家推出优惠活动,贯穿出境游消费全程。微信跨境支付也已经覆盖74个境外国家和地区,境外商户超600万户,支持31个币种结算,服务着广大跨境游客和海外华人社区。
支付清算机构方面,银联国际在境外83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发行了超过2.5亿张银联卡,36个国家和地区落地200多个银联合作钱包。同时,作为本国支付机构,中国银联在马来西亚、柬埔寨、老挝、越南、印尼等境外19个国家和地区,与本地连接网络达成了二维码跨境互联互通合作,开放二维码受理网络,大幅提升多国人员跨境支付体验。目前有19个项目已经落地或正在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