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未来产业大家说|复现《铁甲钢拳》?乐聚机器人冷晓琨:人形机器人已批量交付进厂,家庭场景爆发尚需3-5年)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丁莉 广州报道
2月5日,来自乐聚机器人的“夸父”现身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厚培产业发展优势”分论坛场外。
借助动捕技术,“夸父”模拟工作人员的动作缓缓活动着身体,《铁甲钢拳》中的科幻远景已渐行渐近。
作为广东优势的机器人产业进一步向“人形”进阶,其应用落地已经走到了哪一步?这一未来产业又能够同传统产业发生怎样的关联?
“乐聚的目标一直很明确,我们不只是要做一台能跑能跳的人形机器人,而是要真正推动人形机器人赋能千行百业。”乐聚机器人董事长冷晓琨表示,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入产业,需要一定时间跨度,“但很荣幸,我们已度过这个阶段”。
据介绍,2024年,乐聚机器人以人形机器人为主业获批了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入围工信部2021年人工智能产业揭榜挂帅名单,并在2023年工信部人形机器人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单位中以小组第一入围。目前,其已启动IPO上市计划,并陆续承担了多项国家和省市级人形机器人重点课题。
就在大会前两天,哈尔滨亚运会火炬传递现场,“夸父”在零下20度的环境中与火炬手进行击掌互动。此前,乐聚机器人的Aelos小型双足人形机器人也已作为中国人工智能代表亮相平昌冬奥会“北京8分钟”。
产业链的完善是人形机器人风口降临的重要原因。冷晓琨透露,2018年,公司第一台大尺寸人形机器人成本造价接近300万元,国产化率不足10%,核心零部件大多依赖进口;而到目前,产品的国产化率已经达到了90%,售价仅几十万元。
他进一步介绍,乐聚机器人计划以三阶段推进人形产业化进程。
第一阶段,乐聚以科研教育、商业服务场景为切入点布局人形机器人生态。例如,乐聚面向高校及科研院所推出了“开箱即用”的人形机器人科研平台,并同华为云、腾讯、火山引擎等多模态大模型行业领军企业展开了深度合作。此外,“夸父”也已经以“讲解员”身份进入多个展厅场景,提供导览服务。
第二阶段,乐聚将推动人形机器人进入工业垂域场景产业化,解决招工难用工荒、非标工序自动化难、危险场景安全隐患等工业企业的普遍性困境。今年,乐聚机器人已开始批量交付产品进入工厂,解决工业数智化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既往我们认为,人形机器人受限于成本和效率问题,不适合进入工业场景。”但通过调研,冷晓琨发现,工业领域存在大量非标场景,相关岗位已面临招工难、培训成本高等问题,只有人形机器人能凭借其灵活性、泛化性和通用性优势,深入传统工业机器人难以应对的柔性制造、狭窄空间地形复杂多变等场景。
第三阶段,乐聚将推动人形机器人进入通用服务行业。目前,乐聚已与海尔、中国移动等企业合作,探索人形机器人在家庭服务、康养看护等方面的应用。
冷晓琨认为,家庭应用领域大规模商业化至少还需要3到5年时间,但只有这一场景才能带动人形机器人及相关产业的真正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