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一个乡村家庭的“小龙虾”故事丨新春走基层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一个乡村家庭的“小龙虾”故事丨新春走基层)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杨坪 深圳报道

小龙虾是湖北的优势产业,当地以虾—稻产业链为主导,推动三产深度融合,带动农民就业增收。2025年春节假期,笔者回到家乡欢度佳节,探寻乡村振兴背后的小龙虾产业密码。

犹记得2018年4月,武汉马拉松开跑,作为湖北人的笔者在毕业后首次返回武汉。当地的同事极力推荐一家名为“靓靓蒸虾”的小龙虾店,并表示小龙虾是武汉的特色美食,在这里不吃小龙虾,就像去长沙不喝“茶颜悦色”。

武汉街头随处可见挂着“小龙虾”招牌的大排档,蒜香、爆辣、紫苏各种口味一应俱全。当时笔者还没有意识到,这款网红美食会以旋风之势席卷全国,并会给武汉周边的城镇、乡村带来惊天巨变。

改田

笔者的家乡在湖北一座非常偏远的村落,父母皆是农民。

2022年下旬,母亲突然打来电话,说要把家里的五亩五分水田改成“虾田”,一边种水稻,一边养小龙虾。

这是农业专家们常说的“稻虾共作养殖模式”——农户每年2月下旬开始放养虾苗,养殖到4月至5月上旬即可上市,6月着手水稻栽插,实现稻虾连作。养殖小龙虾的土壤松软、肥沃且透气性好,水稻能获得更高的产量。

村里有些农户每年会预留部分龙虾在田里,等第二年小龙虾的个头长得更大,赶在3月下旬卖“大虾”,9钱以上“炮头虾”的价格能比普通龙虾贵三倍不止。

不过,这个想法当时在笔者家引发了不小的争端。

从笔者记事开始,村里主要的农作物是棉花。

湖北省是长江流域面积最大的棉区,湖北省的棉花种植面积最高时约占全国的1/8,产量占全国的1/5。

小学、初中的国庆假期,笔者和村里的伙伴们经常在腰上系一个布袋子,相约去田里“摘棉花”,一捧白棉从枯黄的外壳里炸开,轻轻一扯就掉下来了。也有尚未成熟的棉桃,外表泛着青色,只裂开一道口子,白色的棉瓣扎在壳里,怎么都抠不出来。碰到可能要下雨的天气,笔者会把整个棉桃摘下来,拿回家慢慢剥开,以防淋了雨水烂在地里。

2014年,棉花收储制取消之后,父亲辗转各地打工,母亲则依旧守着几亩薄田,种过水稻、玉米、花生、大豆等,但依然会留几亩地种棉花。

这五亩五分水田也是由原来的棉花地改造而成,春季种小麦,夏季种水稻,田埂上还能再种几束棉花。但改造“虾田”,田埂全挖成沟渠,棉花就种不了了。

近几年,赶上武汉小龙虾爆火,村里有远见的大户抢先步入了小龙虾的养殖大军,周边的村镇先后建立了多个小龙虾加工基地和交易中心。

据村10公里的沙场社区小龙虾集散中心,是麻豪口镇最大的小龙虾交易中心,每到卖虾高峰期,这里摩肩接踵、人头攒动,农户们一大早就要排着大长队卖虾。

据当地媒体2024年上旬的报道,公安县麻豪口镇小龙虾养殖面积近14万亩,占耕地面积85%以上,全镇虾稻产业产值已突破12亿元。

临近的潜江市,小龙虾产业链规模更为庞大。潜江市被称为“中国小龙虾之乡”,据当地媒体报道,2024年全市小龙虾加工产量50万吨,产值约310亿元;2023—2024年度“潜江龙虾”区域公用品牌价值为422.29亿元。

每年5—6月最忙的时候,潜江市小龙虾加工基地的剥虾工,一天可以拿到500块的工资,村里有不少人会在这一时期前往潜江的虾厂帮工。

致富

这几年,一个个“养虾致富”的故事在村里传播。

母亲的小学同学玉阿姨,靠近三十亩虾田致富,不仅盖了新房,前年还买了辆新车。

今年春节再去拜访玉阿姨,她家的虾田已经扩张到了七十亩。由于村里的龙虾养殖户越来越多,小龙虾的价格也不稳定,玉阿姨说,她留了几亩地养黄鳝、甲龟,分散风险。

比笔者大几岁的90后玩伴磊哥,毕业后一直在外打工,成家之后想多陪陪家人,便在村里做起了贩虾的生意。

每年3月份底至6月,他都在田间地头“收龙虾”,分拣后销往全国各地。

“我们(规模)很小,销路主要靠朋友介绍。中青(每只重约4—6钱)、大青(每只约重6—8钱)一般发到广东、四川等地的水产市场,还有一些酒店、餐厅的客户,也可以直接发。小一点的就卖到附近的加工厂。”磊哥说道。

据磊哥介绍,村里的物流很方便,“我们早上在农户那儿收虾,上午打包,下午物流车就上门接走,一路冷链运输,第二天早上就能送到,不用担心保存。”

不过,贩虾也有风险。“有的客户好,第二天收到货就把钱打过来,有的还会先给定金,但也有水产客户习惯欠账,款收不回来还得亏钱。我们(去年)三个多月挣了十几万,这点钱不多,在村里够生活了。”磊哥说道。

2023年,母亲的“虾田”正式启动。

不同于以往密密麻麻的棉花梗林立,再次走上这条铺满红松的田间小路,两边都是波光粼粼的虾田,几乎每处虾塘都横着一方弯弯的小舟。

农忙的时候,有虾农会住在田里,一来方便观察龙虾的情况,二来防止有人偷虾。因此,路边经常看到虾农搭建的铁皮房,部分房子的房梁上还装了监控。

有头脑活泛的村民,会在虾塘边养些鸡和牛。虾塘中的水草可以作为养鸡、养牛的饲料,鸡和牛的粪便则作为虾塘的有机肥料,减少化肥的使用。

“变化”

由于养虾缺乏经验——虾苗买得太贵、洒得太密,拉高了养殖成本,这两年母亲的小龙虾并没有挣到钱,只勉强盈亏平衡。但这片虾田养出来的水稻,产量却比往年高许多,质量和口感也更好。

“养虾之前,水稻每年大概能收个一千七八百斤,这两年我的水稻产量都在两千斤以上。”母亲说。

而让母亲坚持的另一个原因则在于——养小龙虾比种棉花轻松。

“棉花一个人最多种六七亩地,每年播种、采摘费时费力,累得腰都直不起来。养小龙虾就轻松了,一个人看几十亩地都没问题,喂点饲料,放在水里自己就长大了,虾贩子直接来田里收。我不用你爸帮忙,一个人就能干,他安心打工。”母亲笑呵呵地说。

尽管如此,每年五月,母亲凌晨两点起床去虾塘捕虾,仍然让笔者很担心。

笔者问她:“你以前不是很怕走夜路?凌晨去田里你不害怕吗?”

“喝!你当只我一个人养吗?夜里大家都去,田里比街上还热闹!”母亲道。

这当然不是假话。

根据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编制的《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24)》,2023年湖北省小龙虾养殖总产量124.27万吨,占全国40%份额,其中荆州市小龙虾总产量超过50万吨,荆州四个县市小龙虾总产量跻身全国前十,记者的家乡——公安县排名第七。

湖北的小龙虾加工量也一枝独秀。《报告》显示,湖北建设小龙虾交易市场318个,其中大型市场7个,小龙虾产地集散点600多个,村镇集散点600多个。

在天眼查上搜索荆州市内“小龙虾”相关的企业,会出现1745条结果,包括了水产养殖、产业协会、农村合作社、食品加工、饲料生产等多个细分行业。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