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全球市场 - 正文

波音(BA.US)“质量行动”取得积极进展 离解除“限产令”越来越近?

来源:智通财经 2025-02-06 14:58:4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波音(BA.US)“质量行动”取得积极进展 离解除“限产令”越来越近?)

智通财经APP获悉,据媒体最新报道,美国航空业巨头波音公司(BA.US)一位高管表示,随着这家航空巨头持续推进去年启动的大规模质量管理行动,其客机质量正在显著改善,同时预计全球大型客机供应链短缺问题不久后也将有所缓解。在波音高管表示解决波音737等机型的质量问题层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之后,市场开始猜测波音公司距离彻底解除FAA的波音737-Max“产能限制”指令似乎越来越近。

波音负责全球供应链的高级副总裁伊赫萨内·穆尼尔在西雅图附近的太平洋西北航空航天联盟会议上表示,该公司仍然计划在2025年年中将史上最畅销的波音737飞机的实际产量提高到每月38架以上。

关于产量目标的最新评论与波音公司首席执行官凯利·奥特伯格于上个月在公司业绩电话会议上的表态一致。

据了解,波音提到的“质量显著改进”,包括来自波音核心供应商Spirit AeroSystems Holdings(SPR.US)的零部件积极改进与更新换代,该公司为737 Max机型制造大部分机身。

Spirit AeroSystems 是波音公司最重要的供应商,为波音737系列飞机制造大部分机身的关键部件。2024年1月初,一架波音飞机因工艺粗糙而发生了近乎灾难性的事故,此后两家公司之间的关系成为投资者们所关注的焦点。

Spirit AeroSystems的业务集中在飞机制造和航空航天产业,可以说与波音公司有着极其紧密的业务合作关系,是波音公司的核心供应商之一。Spirit AeroSystems曾经也是波音旗下的一部分业务,后来被剥离后成为独立公司。该公司的主要业务包括设计和制造航空航天产品,如飞机机身、机翼、舱内部件、驾驶舱以及飞机的其他核心结构和系统。

波音公司自去年开始,持续专注于提高飞机的质量和安全性,而不是像以往那样追求产量扩张,以应对2024年初的一场严重负面的航空事件引发的波音信任危机。当时,一架阿拉斯加航空载有177名乘客和机组人员的波音737 Max在起飞后不久发生金属面板脱落,导致该飞机在飞行途中门板脱落,最终迫使飞机紧急降落。

虽然当时的737 MAX事故没有发生机毁人亡的空难,但是阿拉斯加航空的737 MAX9空中舱门脱落所造成的负面效果已经不亚于一场空难,对于波音的负面舆论影响力也不亚于一场空难。

在2024年阿斯拉加航空突发事件之后,波音公司和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正在密切关注波音制造工厂和供应链的六项工作指标,并利用这些信息来设定波音的飞机生产节奏。

波音公司目前正受到美国政府的严格监管,特别是在飞机产量方面。 2024年1月,阿拉斯加航空公司一架737 MAX发生舱门脱落事故后,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对波音737 MAX系列飞机的月产量进行了限制,限制在每月38架。 2025年1月3日,FAA时任局长迈克尔·惠特克表示,这种对波音公司更严格的监督政策将无限期地持续下去,除非波音公司在安全和质量方面进行符合监管规则且根本性的转变,确保持续的努力和承诺。

穆尼尔在航空航天联盟会议上表示,该公司还在全球供应商处派驻了一大批质量检查员、工程师和其他工作人员。该公司对核心供应商Spirit采取了类似的方法,并取得了积极进展。

波音2024年第四季度财报方面,由于机械师大罢工带来的负面影响,导致大部分飞机生产停滞,叠加此前阿拉斯加航空事件导致波音飞机产能持续受到美国政府限制,波音在2024年下半年进一步延长了原有的飞机交付延迟,而客户们通常在收到飞机时支付大部分款项。因此波音2024年全年则创下自2020年以来公司最大的年度亏损,波音年度亏损总额达到惊人的118.3亿美元,第四季度财报数据显示,波音公司在2024年最后三个月亏损了38.6亿美元。

2024年11月罢工结束后,737 Max于12月复飞,777X本月重启试飞。近期的美国大规模罢工活动于11月结束后,波音于12月恢复了波音737 Max飞机的生产计划,并在本月早些时候重新启动了777X飞机的试飞。然而,777X尚未获得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的正式认证。波音还在努力为波音Max 7和Max 10飞机获得认证,这两款飞机是单通道Max系列中最小和最大的型号。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太平洋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