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山大学校长高松:未来人工智能技术仍需突破大语言模型的能力瓶颈

来源:时代财经 2025-02-06 18:47:3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中山大学校长高松:未来人工智能技术仍需突破大语言模型的能力瓶颈)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庞宇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高松作主旨演讲

2月5日,广东新春第一会——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广州召开。当日下午,在主题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积极培育未来产业”的分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高松作了主旨演讲。

高松表示,“十四五”以来,学校不断探索产学研合作模式创新,年度科技合作企业1150家,年均增长12%。发挥在教育、科技、人才方面优势,中山大学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需要,助力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包括未来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智能装备、材料、绿色低碳等领域。

时代财经在会上了解到,十四五以来,中山大学共计培养超过6万名毕业生,包括DeepSeek研究团队核心成员、华为天才少年等一大批优秀毕业生。在产学研方面,学校在算力、芯片、高端智能装备、能源、区块链技术等领域均有成功的合作案例。

以算力产业为例,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带动算力需求激增,“十二五”期间,在科技部的支持下,广东省人民政府、广州市人民政府、国防科技大学和中山大学共同建设了广州超算中心。“目前,广州超算中心在大湾区成立了15个超算分中心,服务用户单位超过5500家,形成了庞大的用户群体和服务科技经济的应用格局。”高松介绍道。

对于培育未来产业,高松也有更深的思考。

在未来电子信息产业领域,他提到,“在新一代人工智能方面,目前DeepSeek已突破了模型训练和推理的成本制约,但要真正实现对复杂现实三维物理世界的理解和操控,未来人工智能技术仍需突破大语言模型的能力瓶颈。”

对此,高松表示,中山大学将深度打造多模态世界大模型,自主赋能各类机器人、低空飞行器等智能硬件终端,服务低空经济、医疗、工业制造等重要领域。

低空经济、深海与极地装备是未来智能装备的其中两个重要领域。据高松介绍,围绕这两个方向,一是将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开展低空飞行器及核心零部件研发,打造多个应用场景;建设大型风墙、雷达感知平台、复杂环境测试实验室等大型科研平台;二是将聚焦科学探测装备、资源开采装备、运输装备等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深海资源开发智能装备,服务深海资源开发和环境监测。

谈及未来,高松表示,将进一步聚焦广东省和粤港澳大湾区战略需求,充分发挥重大科学装置和重大平台的科技创新支撑作用,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我们目前在探索‘学科+未来产业’的协同育人模式,把更多创新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湾区发展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