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1全球观察|新任总理侥幸逃过弹劾,法国经济复苏前路困难重重)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赖镇桃 广州报道
一周之内,法国总理巴鲁就遭遇了两轮议会不信任投票。但好在贝鲁成功过关,避免成为下一位“短命总理”。
据新华社报道,法国国民议会2月5日就左翼联盟部分政党提出的两项对政府不信任动议进行表决。两项动议最终均未获通过,贝鲁领导的政府未被弹劾。
本周一,贝鲁动用宪法相关条款授权,绕开国民议会投票,强行通过2025年国家财政预算草案以及社会保障预算草案的第一部分。于是法国左翼联盟中的“不屈法国”等反对党派,有机会在国民议会中提出对政府的不信任案。
巴鲁逃过弹劾一劫,法国政坛避免再次陷入看守政府的动荡,市场暂时松一口气。法国CAC 40指数在周四(2月6日)开盘后走高,10年期法国国债收益率跌破3.1%,回到去年12月中旬法债抛售危机之前的水平,10年期德法国债利差缩小至71个基点。
在受访专家看来,今年对法国乃至整个欧盟来说,主要的政治风险不再是内部政坛不确定性,而在外部——特朗普高举着正欲落下的关税大棒,还有他一手搅动的地缘政治风险。
去年12月,就任法国总理仅三个月的巴尼耶,在极左和极右翼的围攻下遗憾离场。接棒上任的贝鲁,被形容为马克龙“最后的希望”,因为这位73岁的老人一直以来活跃于法国政坛的中心,是一位受人尊敬的重量级人物,和法国各个派别都保持着不错的关系,马克龙选他出任总理也不易招致左翼或右翼的反感。
就在贝鲁宣誓就任法国总理时,极右翼领袖勒庞还威胁道,不排除再一次支持不信任动议。
但这周,贝鲁再次使出巴尼耶同样的招数,强行通过预算案,让反对党有机会发起不信任投票,底气何来?而且在周三的表决中,两个不信任动议分别获得128名和122名议员支持,均远未达到通过所需的最少289票。为何这次部分反对党议员选择了放过?
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学院副院长王鲲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道,贝鲁这次能成功挺过不信任动议,直接原因在于中间派和左右翼不断在做协调。“在跟各个党派协商后,贝鲁调节预算案里的内容,让极右翼基本感到满意。由于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主要关心的议题是移民,现在内政部长已经对该问题采取了很多措施满足这些诉求。而左翼一直炮轰的是退休制度改革,不满马克龙的延迟退休年限,所以极左翼政党‘不屈法国’揪着这个问题不放,提出弹劾。但左翼的社会党曾经是执政党,对维持政府和国家的正常运行有一定责任感,不愿意背负再次推翻政府、导致法国政局不稳定的骂名,加上社会党和贝鲁的关系一直比较近,所以这次没有帮助极左翼来推翻贝鲁政府。”
实际上,为了争取更多支持,避免预算案迟迟不通过、政府陷入停摆,贝鲁已经软化了缩减赤字的立场,对预算案做出调整。在巴尼耶提出的预算案里,2025年法国政府要增税减支600亿欧元,把财政赤字降至5%,贝鲁版本则把增税减支的规模减至500亿欧元,财政赤字目标改为5.4%。
近两年,法国政府赤字、债务水平不断攀升,远超欧盟划定的红线,时常引发投资者担忧,质疑法国财政可持续性,但反对党或许也明白这是个难解的问题,过多纠缠并无意义。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国研究中心研究员丁东汉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自俄乌冲突以来,法国的财政问题日益严重。一方面经济受到了拖累,还要向乌克兰提供援助,另一方面法国对尼日尔等西非国家的控制能力减弱,因此,不管是谁上台,短期内恐怕难以让法国财政好转,这可能也是贝鲁能够过关的原因。
“弹劾巴尼耶实际上是在野党的政治表演,既然他们已经代表自己的选民向马克龙表达了愤怒和不满,后面也应适可而止。”丁东汉说道。
在周三的信任投票之前,国民联盟主席巴尔代拉表示,现在重要的是“避免可能会对经济带来严重后果的政治不确定性”。
此外,对反对党来说,他们的野心始终在2027年总统大选。王鲲解释称,现在各个党派的工作重心已不在预算案上,而是转移到下一届总统竞选的候选人的角逐上了。
“我刚从美国(总统就职典礼)回来,见证了这个国家的乐观情绪有多高涨,但我一回法国就被浇了个冷水澡。”法国首富、奢侈品巨头路威酩轩首席执行官阿尔诺在公司最新财报中这样写道。
而他炮轰的正是贝鲁政府提出的预算案,当中要对富人和大公司加税的内容,正遭到阿尔诺为首的企业界抨击。法国雇主联合会主席Patrick Martin表示,法国企业界对政府财政预算案“感到愤怒”,一些公司有能力会到海外投资,“但那些不能赴外投资的公司将陷入困境”。
在王鲲看来,现在法国的预算案可以说是各党派妥协的结果,不外乎是向富人多征一点税,以及在各个公共服务领域削减一点开支之类的,并非重大改革,也不能为法国未来要面对的重大问题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而法国当下最紧迫的发展问题,如绿色经济、人工智能等,以及马克龙刚刚提出的欧洲战略自主建设,仍是无米之炊。
而对于资本市场来说,最忌惮的还是法国政坛动荡。去年6月,马克龙解散国民议会、提前大选造成三派分立的格局,政党纷争不断。议会弹劾、政府倒台等一系列闹剧下,政治不确定性始终是笼罩在法国股市和国债市场上的乌云,2024年法国CAC 40指数全年下跌3%,成为全球主要股指中唯一收跌的市场。
展望2025年,政治不确定性还会是高悬在法国资本市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吗?
王鲲表示,目前法国政坛处于“左翼-中间派-右翼”三足鼎立的局面,虽然内斗很厉害,但是因为任何一个党派单独想干什么事情也都做不成,所以今年政局会趋向稳定。
然而,今年法国可能会卷入新一场来自外部的风暴。
王鲲进一步指出,法国现在面临的更大的危机是法美、欧美关系的调整。目前来看,特朗普上台以来,还没有完全澄清他对欧盟的政策。他已两次威胁要对欧盟增加关税,还丝毫不掩盖对格陵兰岛的觊觎。马克龙在巴黎圣母院重新开幕的时候见过特朗普,也在新年前后多次讲话中重新提及了欧洲建设战略自主的紧迫性。这都说明法美乃至欧美关系面临着比较重大的调整。
“特朗普上台会带来更大的改变,如美欧之间开打贸易战,欧盟要面临战略和经济双重压力,甚至可能失去解决俄乌冲突主导权,以及北约协调失灵等等……这些外部因素带来的冲击是结构性的。哪个国家能主导危机进程,在欧盟与美国的谈判中争取主动权,捍卫欧洲的主权、安全、利益,就会成为欧盟未来的核心。”王鲲补充道。
这也意味着法国的经济复苏前路更为艰难。法国国家统计和经济研究所1月30日表示,2024年法国GDP同比增长1.1%,四季度GDP环比下降0.1%。
荷兰国际银行在1月份发布的研报更预测,2025年法国经济增速将放缓,GDP增长率仅0.6%。研报指出,鉴于出口可能受到贸易紧张局势再度抬头的打击,完全有理由相信,未来几个月法国的工业活动将非常迟缓,服务业的信心和建筑业的订单都在下降,表明今年又是艰难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