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南财观察丨40分钟发言提到104次“产业”,广州如何重塑产业结构和布局?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南财观察丨40分钟发言提到104次“产业”,广州如何重塑产业结构和布局?)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吴佳楠  广州报道

继2月5日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后,广州也马不停蹄在2月6日召开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 此次“新春第一会”是广州连续第三年召开,从大会聚焦的重心和释放的信号中不难看出广州今年拼经济的发展路径。

在广州市委书记郭永航长达接近40分钟的发言中,有104处提到“产业”二字,大会还提出要成立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市领导全部参与,每一个重点产业由一位市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个工作专班负责,分级分类抓好重点企业、工程和项目。

显而易见的是,新的一年,广州全市上下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支撑点,重塑产业结构和布局的决心。大会提出,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广州的战略之举、关键之为,也是一场竞速赛、耐力赛、接力赛,要满怀信心、抢抓机遇,在全球产业版图重塑中勇攀高峰,加快实现蓄势蓄能后的出新出彩。 

“12218”重塑产业结构和布局

产业一直是广州发展的重点。

一千多年前,海上丝绸之路从广州出发,货通天下、万商云集,广州成为引领全国商贸业发展的“千年商都”。一百多年前,造船、造纸等近代制造业在珠江沿岸拉开帷幕,广州成为我国民族工业的重要发源地。四十多年前,广州率先改革开放,从“三来一补”发展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到形成撑起工业半边天的汽车、电子、石化三大支柱产业,逐步成为华南地区工业门类最齐全、产业体系最完备的城市。 

如今,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浪潮滚滚而来,深刻改变经济生产函数,重塑产业结构和布局。广州重新审视产业“家底”,进一步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主赛道,提出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一产业发展新密码。15个战略性产业集群、6个未来产业和8个现代服务业正是广州押注的“宝”。 目前,广州的15个战略性产业集群总营收达4万亿元,近3年年均增长7.5%。

大会提出,计划用五年时间奋力打造包括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1个万亿级,包括时尚消费品、软件与互联网、绿色石化与新材料、智能建造与工业化建筑4个5000亿级,包括轨道交通、生物医药与健康、新能源与新型储能、超高清视频与新型显示4个3000亿级产业集群,战略性产业集群总规模超过6万亿元。 

大会还提出,在智能无人系统、具身智能、细胞与基因等6个未来产业赛道上,力争在5一10年内实现倍数级增长,打造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占广州全市GDP七成以上的服务业同样是城市关注的着力点,大会提出要以8个现代服务业引领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服务经济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12218”并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在过去已有优势产业的基础上补短板、锻长板。这在“12218”中强调的“两业融合、两化转型”就有所体现。 

往前看,原先的雄厚产业为广州发展“12218”奠定基础。广州拥有12个千亿级战略性产业集群、9个千亿级服务行业,其中传统产业规模大、企业数量多,有7万多家消费工业企业,500多家专业批发市场,“两业融合、两化转型”有巨大发展空间。

从微观主体看,粤芯增芯有力支撑“国芯国用”,亿航智能成为全球首个三证齐全的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企业,康方药业成功研发全球首个肿瘤双免双抗新药,华星光电、华为研发中心、因湃电池、兴森半导体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微信、抖音、希音等企业不断迭代升级……过去广州播下的产业发展“种子”正拔节生长。 

从宏观数据看,广州工业投资连续三年实现两位数增长,高新技术产业营收突破1万亿元,新质生产力加速壮大;新增就业超过34万人,经营主体超过360万户,增量、增速均居大城市首位……市场有活力、产业有动力,为广州正处于动力转换期发展“12218”蓄势蓄能。

显而易见,面向2025年,广州“新春第一会”释放的强烈信号就在于,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高质量发展,催生一个经济更强、产业更优、能级更高的新广州。这正如广州市科技局局长谢明在会上所说:“从科技的春天到产业的春天,春天就应该有春天的故事。”

与企业做产业“合伙人”

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广州也有自己明确的具体实践思路。

大会提出了四个重要举措:一是大力实施“广州数智创新计划”,推动传统产业向成名成品升级、新兴产业向星火燎原放大;二是纵深推进“营商环境改革一号工程”,打造产业友好型、企业友好型、企业家友好型营商环境;三是全面开展“市场牵引场景开放行动”,让更多新技术、新产品在广州首试首用、迭代升级;四是精心打造“万亩千亿产业平台”,形成产业集群成链、园区提质增效的升腾景象。

这四项重要举措分别围绕推动产业升级、优化营商环境、市场牵引场景、打造产业平台展开,助力广州在全球竞争中抢占先机,而串联其中的关键词不仅有产业,也有企业。

“广州注重统筹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引导资源要素集聚、高效使用。”广州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李海洲表示,力争到2035年基本建成现代化产业体系,产业创新能力和高水平人才队伍居世界前列,培育建设一批世界一流企业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

大会现场,就分别邀请了来自央企、国企、民企、外企进行发言,涵盖能源、人工智能、商业航天等领域,这也体现了广州与企业做产业“合伙人”,共谋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一体发展的思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首席科学家饶宏表示,作为扎根广州的能源央企,南方电网在广州地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8.6亿元,电网规模稳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累计投运公共充电站4585座,公共充电桩5.57万支,让新能源汽车跑得更远。

饶宏表示,南方电网将助力广州在“十五五”期间推动新建不少于45万支充电桩,支撑2030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220万辆,加快推动原创成果形成产业,特别是新能源与新型储能战略性产业集群,支撑广州成为主要创新策源地。

“‘力箭一号’固体火箭已完成6次发射任务,占2024年商业火箭发射市场份额约70%。”刚在大会现场分享完这一喜悦的中科宇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杨毅强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广州拥有追逐飞天梦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产业资源,中科宇航将充分发挥链主优势,为广州商业航天注入新动能。

据杨毅强透露,“力箭二号”液体火箭计划于今年9月首飞,将搭载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轻舟一号低成本货运飞船,执行空间站货运任务,未来将成为我国通信星座组网发射、空间站货运的主力商业火箭。

作为广州生物医药产业链的“链主”企业,一品红集团董事长李捍雄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今年是一品红连续第三年参加广州的“新春第一会”,“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中提及的制造业数智化绿色化转型战略与生物医药和健康产业集群的定位,与企业发展战略高度契合,让企业深受鼓舞,未来将持续深耕创新研发,夯实产业链条,发力智能制造与绿色低碳转型。

让在场企业选择与广州实现双向奔赴的理由则指向广州营造的良好营商环境和持续的企业服务。蔡司光学中国区总裁杨晓光同样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广州是蔡司全球布局中的重要战略基地,这里的产业基础、人才储备以及市场需求等方面的优势,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企业已在广州打造了完善的视光健康产业生态圈。

现场,全市11区主官也纷纷为企业抛来了“橄榄枝”。天河区委书记谭明鹤表示,天河将聚焦扩量提质,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企业提供最好的资源、最优的服务,全面激活超60万家企业的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天河招引企业“凤来栖”不仅有完善的服务体系,也围绕紧密衔接广州市“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点面结合,以链式产业集群吸引企业,共同推动区域产业体系完善。

“天河将全力推进小鹏科技园、广州湾区新药研究院等94个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加快壮大软件与互联网、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力争全年新引进百亿级产业项目3个、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10个,新增‘四上’企业1500家。”谭明鹤表示。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一品红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