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小米集团股价再创新高,总市值达1.1万亿港元!中信证券:小米上涨的“核心逻辑”有4点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小米集团股价再创新高,总市值达1.1万亿港元!中信证券:小米上涨的“核心逻辑”有4点)

2月7日,小米集团-W(01810.HK)股价再次拉升,续创历史新高,年初以来已涨超20%。截至早盘收盘,小米集团-W涨5.80%,报42.90港元,总市值1.1万亿港元。值得一提的是,2月4日,小米集团一度涨超5%,股价涨破40港元,总市值突破万亿港元。

A股市场上,小米概念也闻风而动,成分股中凯众股份、卓翼科技、卧龙电驱等涨停,慧翰股份、光峰科技等涨超10%,保隆科技、超达装备、津荣天宇、海泰科涨等跟涨。

股价上涨的逻辑

中信证券指出,小米集团正在成为中国最具吸引力的硬核科技企业之一。小米上涨的“核心逻辑”包括:1)小米汽车超预期成功,2)手机高端化见效,3)IoT 大单品策略爆发,4)新零售能力升级,以及后续可能落地的手机消费补贴等。

该机构认为,组织进化和战略升级是小米市值上涨的“深层逻辑”,业务超预期带来的业绩α源自公司自 2021 年以来的“二次创业”。更深层的“时代逻辑”, 还在于小米抓住了互联网和 AI 的红利,逐渐探索出中国科技智造和全球化之路。

东北电子团队也表示,小米集团传统核心业务有望持续受益AI全生态。

多次提及汽车扩产能

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2月7日上午在个人微博上表示,“我在汽车工厂的研发中心,窗外就是涂装车间。今天我和制造同学们会认真讨论,在确保质量和生产安全的前提下,如何进一步提产!”

雷军在2月1日及1月1日均表示,2025年全年交付目标30万台,新的一年小米汽车将持续扩充产能。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甫一开局便进入白热化。春节假期刚过,特斯拉、蔚来、小鹏等头部品牌相继推出“5年0息”为核心的金融政策,掀开新一轮市场争夺战。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此前预测,2025年价格战将持续,但差异化服务能力将成为关键胜负手。

此外,1 月 10 日,特斯拉毫无预兆地在中国官网推出焕新Model Y,起售价为26.35万元。其宣传语为“焕新Model Y,尽管对比”。对此,雷军发布微博称“好的”。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卓翼科技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