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半年三度降息,英国央行宽松前路依然坎坷)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赖镇桃 广州报道
在英国经济再陷增长停滞之际,英国央行如期按下降息按钮。
当地时间2月6日,英国央行宣布下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从4.75%下调至4.5%,符合市场预期。这是英国央行今年的首度降息,也是去年8月开启本轮降息周期以来的第三次降息。
令市场意外的是,此前经济学家预期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投票会出现八比一的分歧,但这次九位官员全部同意下调利率,其中更有两位支持50个基点的鸽派降息。
最新决议公布后,交易员加大了对英国央行降息的押注,年内会有四次降息的预期升温。
英国央行行长贝利在前瞻指引中表示会进一步降息,但需采取“渐进、谨慎的方式进一步降低利率”,“谨慎”一词是首次出现。
市场在等待英国央行给出更清晰的鸽派信号,但通胀和关税隐忧牵制下,英国央行降息前路或并不平顺。
通胀水平回落,是支撑这次英国央行降息的基础条件。英国央行2月6日发布的会议纪要表示,去年12月英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放缓至2.5%,英国在抗通胀方面取得的进展使得央行能再次降息。
晨星首席欧洲策略师Michael Field指出,货币政策委员会一致支持本月的降息,这清楚地表明,尽管目前通胀率仍然高于英国央行2%的政策目标,但官员们认为,英国通胀率在2.5%的水平上基本处于可控状态。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高级副总监白雪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本次英国央行降息属于“预防式降息”,反映出其货币政策重心出现从抗通胀到衰退防御的微妙转变。
英国央行公布利率决议的同时,还发布了年内经济和通胀预测。英国央行预计,2024年第四季度,英国经济恐收缩 0.1%,同时还把2025年经济增速预期从1.5%砍半到0.75%,认为企业和消费者信心疲软,生产率增长更为缓慢。
而且,让处境更为棘手的是,英国央行还警告了通胀大回潮的风险。英国央行在报告中表示,由于能源价格上涨还有水费和公共交通价格可能上调,预计通胀率将在今年第三季度达到3.7%左右的峰值,高于此前预测的2.8%。英国央行的预测还显示,英国恐到2027年底通胀率才能回落至2%的目标,比此前预测晚了6个月。
白雪指出,英国滞涨风险正明显加大,一方面英国经济动能减弱,2025年一季度预计仅增长0.1%,英国央行腰斩2025全年增速预测;另一方面,能源价格出现逆转,以及劳动力成本的大幅上升意味着短期内英国通胀仍有反弹压力。因此,本次降息本质上是在通胀韧性与经济下行压力之间寻求平衡,意图在通胀可能出现上冲之前率先降息,刺激经济增长。
英国央行宣布降息决议后,英国股市乐观情绪高涨,富时100指数在降息日大涨1.2%,创下历史新高,对利率敏感的房地产、建筑板块涨幅居前。英镑则走弱,兑美元出现了近一个月来最大单日跌幅,一度跌破1.24关口,成为2月6日表现最差的主要货币。英国国债的表现相对平稳,对利率敏感的2年期英国国债收益率快速下跌7个基点后又回到降息前水平。
尽管英国央行一再警告通胀反弹风险,但市场普遍认为英国央行将会加快降息步伐。掉期市场数据显示,交易员几乎完全定价今年英国央行还会有两次降息,每次降息25个基点,押注今年还会有第三次降息的概率超过60%,而在议息会议前,这一概率仅为35%左右。
凯投宏观首席英国经济学家Paul Dales在2月6日的研报里写道,英国央行接下来的降息速度和幅度可能会超过预测,即到2026年初基准利率会降至3.50%,这比现在市场预计的3.75%终端利率还要低。
分析师倾向于认为,在增长乏力的重压之下,英国央行会走出更积极的降息步伐来提振经济。
在白雪看来,本次英国央行表态看似较为鹰派,但仍难以掩盖其对经济下滑的担忧。可以看到,在通胀压力仍存且将进一步攀升的情况下,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全体成员一致同意实施降息,甚至有2名委员主张降息50个基点,认为“需求疲软将加速工资与定价能力下降”。这表明,英国央行对英国经济的增长预期已经不容乐观。历史数据显示,英国央行在衰退初期的降息幅度通常达75—100个基点,而当前三次累计75个基点的节奏仍较为克制。“我们判断,当前4.5%左右的利率仍处于偏高水平,也意味着英国央行仍有较大降息空间。”
英美降息前景的分化,也让英镑看跌压力上涨。摩根大通策略师Matthew Landon在2月6日发布的报告中称,英国央行做出最新政策决定后,英镑兑美元的升值潜力似乎有限。鉴于此次投票反映出决策者对增长前景疲软的担忧,英国央行与美联储加大政策分歧似乎合理,这可能在短期内限制英镑兑美元的升值幅度。
虽然市场押注英国央行加速降息的预期升温,但贝利选择了降温处理。这次议息会议上,“超级鹰派”票委Catherine Mann意外转鸽,支持50个基点的大幅降息。贝利回应称,他理解市场对此做出的鸽派反应,不过,他告诫投资者不要“过分看重这次投票结果”。
展望年内的降息之路,贝利首次提到“谨慎”一词,他解释这主要和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有关。英国央行也在声明中表示,目前尚不清楚美国未来的贸易关税将如何影响英国的通胀,但全球关税上调可能导致经济增长放缓。
国投期货投资咨询部分析师黄恬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从外部条件来看,目前美国新政府的施政政策兼具内外部改革平衡的色彩,这一表现令近期的全球金融条件有所改善。但是中期来看,贸易及关税政策带来的通胀隐忧和增长压力仍不可忽视,这将增加英国央行管理通胀的难度。最后,美联储的降息节奏也将一定程度影响英国央行的决议。如果通胀预期难以显著改善,预计今年英国央行的降息节奏仍将相对偏慢,年内或还有2—3次降息举动,但是可能面临经济下行情景中快速降息的尾部风险。
可以看到,英国央行的偏鹰信号与市场预期之间存在一定温差。黄恬认为,英国央行的渐进式谨慎降息反映出其对经济复苏和通胀的平衡担忧,同时也可能担心政策过于放松导致通胀再次回升。而市场预期降息偏高,表达了对经济增长放缓的预期,认为随着经济压力增大,央行将不得不采取更为迅速的降息措施。之后需要观察在英国央行对通胀预期的引导之下,市场是否会重新定价降息节奏。
尽管英国央行降息前路仍被高度不确定性笼罩,但复苏态势仍然会是英国央行决策关键考量。
白雪指出,今年在工党政府大幅增税压制私人投资与就业,以及美国新政府政策影响的背景下,英国经济增长可能将受到进一步拖累。若未来几个月英国经济仍然持续低迷,不排除英国央行实施更激进的宽松操作的可能性,今年年内可能仍有2次左右的降息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