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一家灯具出口企业开始养鱼种菜

来源:经济观察报 媒体 2025-02-07 22:13:5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一家灯具出口企业开始养鱼种菜)

容边工业区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的容边村附近,与海尾村的海尾工业区相邻,当地人习惯将两个工业区合起来称为海尾容边工业区。最辉煌时,两个工业区有200多家企业。

佛山市顺德区澳中照明有限公司(下称“澳中照明”)是容边工业区内一家灯具生产企业。现在,它的厂区大门已经封闭。

从侧门进入澳中照明的厂区,一排排由钢结构和塑料布搭建的临时建筑整齐地排布在厂区内。西侧的临时建筑是生产区,主要是生产车间和存放货物的仓库,东侧的两排是办公区。

生产区临时建筑之间的空地被塑料大棚覆盖,地上摆着一排排无土栽培木架,种植了各种蔬菜;办公区北边有几个圆形大桶,里面养着鱼虾等水产品。整个工厂虽然简陋,但整齐干净。

澳中照明由容边村村民梁玉泉创办于1990年代,目前由梁玉泉的两个儿子梁建平和梁国平共同经营。梁建平告诉经济观察网,2021年“村改”时,原厂房因涉嫌违建被拆除,由于土地还未到期,因此搭建临时建筑,除了继续生产灯具外,还开始探索种植和养殖等转型业务。 

创业

1988年,广东的乡镇企业蓬勃发展,佛山的家电等产业在全国已经打响名气。

这一年,容边村村民梁玉泉到岳父家所在的杏坛镇上地村创办了一家生产灯具开关的小工厂,厂子虽然不大,但让梁玉泉获得了“第一桶金”。

1991年,赚到了钱的梁玉泉回到容边村创办了一家加工厂,主要帮助万和等品牌商做热水器外壳;1992年,邓小平南巡不久,梁玉泉在容边村租下第一块土地,开始建设工厂。

梁玉泉知道美国有家通用电气公司,所以一开始将工厂名字定为通用电器厂,但由于涉及知识产权等问题,后来改名为高能电器。

高能电器的热水器外壳加工业务做了三四年,由于万和等热水器品牌企业自建供应链,梁玉泉又开始做起灯具老本行,主要生产灯具冲压支架、电感整流器等。梁玉泉的一个亲戚在香港做灯具生意,他生产配件供货。

伴随着改革开放后蓬勃发展的加工业,梁玉泉的工厂就这样一点一点发展了起来。

进入21世纪,国内灯具加工市场竞争日渐激烈,利润越来越薄,单品利润仅有几毛钱,而且,多数供货没有现金,全部是应收款。梁建平说,当时有几百万元货款到现在还没有收回来。

梁玉泉有梁建平、梁玉珍和梁国平三个子女。2003年,梁建平大学毕业回到家帮忙打理工厂,女儿梁玉珍假期也会帮助做些业务。正是梁玉珍的一单海外业务,让梁玉泉的灯具生意迎来新的契机。

2001年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海外的订单开始多了起来。假期帮忙打工的梁玉珍为父亲拉到一单“几万个”灯具配件的业务。这一订单量创造了纪录,之前多数的订单都是几百个、几千个。

与内销相比,出口有三个好处:第一,国外都是贸易团统一采购,采购量较大,拿到一单业务可以抵得上平时一年的业务;第二,现金支付,没有账期,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第三,利润较高,一个配件的利润可以达到1元到1.5元左右,是内销利润的两到三倍。

梁国平介绍,当时外资企业做出口有退税,所以,他们在香港注册一家公司,又用香港公司作为股东,在境内注册了澳中照明,并一直沿用至今。

变化

随着订单量不断增长,澳中照明的厂区不断扩张,此后,梁玉泉陆续租用了三块地建厂,厂房的总建筑面积达到1.2万平方米。

梁国平介绍,海尾容边工业区就是在这一阶段逐步兴盛起来,村民向村委会租地、建厂,虽然厂子不大,但面对的是国际市场。包括澳中照明在内的加工制造企业陆续将业务从内销转为出口。

2012年,澳中照明的业务量突破2000万元,2017年的业务量差一点破亿,市场遍及欧洲、北美、中东、东南亚和非洲等地区。这一时期也是澳中照明及佛山大大小小企业最为辉煌的时刻。

梁玉珍毕业后本来在医院工作,但由于家里工厂业务实在繁忙,所以她辞职进入工厂,梁国平毕业后也进入工厂。

2018年,在中美经贸摩擦下,澳中照明的业务受到打击,美国的订单几乎没有了,加拿大的仅保留了一小部分。到2019年,业务量萎缩到3000万元左右;2020年和2021年进一步萎缩至2000万元左右。

梁建平介绍,近年来,人工、原材料等各项成本都在增加,而且,随着进出口贸易逐步规范,由此产生的各项成本也在增加。以出口为例,需要接单、报关清关、海运、银行、税务等五个团队操作,人员增加了五倍以上。

“每一个产品出口都要拆开,所有的配件都要拍照,还要写生产流程,特别麻烦。”梁建平说,在这种情况下,加工制造业务出口利润越来越薄,这也是业务萎缩的一个重要原因。

2021年,澳中照明所在的容边工业园开始“村改”,当年9月和10月,四个地块的厂房陆续被拆除。由于还有大量订单需要生产,梁建平兄弟将工厂暂时搬到一河之隔的中山市。

“村改”的全称为村级工业园区升级改造,在这一次行动中,像澳中照明这样的加工厂被大量拆除。澳中照明搬到中山市没多久,中山市也开始“村改”,他们又将相关设备搬回佛山。

佛山的工厂被拆除,但土地还没有到期,梁建平和梁国平两兄弟又搭建起临时建筑,用来做加工厂和仓库。此外,还在村里租用一处民房用来做加工厂,勉强维持订单加工。2023年和2024年两年,澳中照明的订单量均下滑至1000万元左右。

转型

2021年工厂被拆除时,已经退休的梁玉泉站在废墟前沉默了很久。工厂是他的心头肉。三个子女看着父亲,心里也不是滋味。

正当澳中照明走投无路之时,2022年初,一位埃及的合作伙伴邀请他们到当地开办工厂。由于国内工厂已经被拆除,且他们看中埃及的商业机会,最后决定试一试。

双方很快达成合资建厂的相关协议。但由于疫情原因,澳中照明的人员无法前往埃及,生产设备和原料也无法运到埃及。

2023年疫情防控措施调整后,到埃及开厂的事情再次被提上日程。梁玉珍是澳中照明海外业务的开拓者,一直负责与海外客户沟通。2023年初,梁玉珍前往埃及与合作伙伴一起建设工厂,两位兄弟在国内负责采购相关设备。按照计划,埃及工厂预计在2023年下半年可以投产。

但合作并没有那么顺利,梁国平介绍,设备运抵埃及后,厂房也建得差不多了,即将投产的时候,他们与埃及合作伙伴在经营理念上产生了分歧。他们希望通过低价抢占市场,稳住脚跟,而合作伙伴要求优先利润。双方互不妥协,最终不欢而散。

重新找合作伙伴并非一两日之事,正当澳中照明走投无路时,埃及放宽外资建厂的限制,澳中照明决定在埃及单独建厂。梁国平说,设备已经运过去了,也不可能再运回来,如果不单独建厂,前期的投入就全部损失了。

2024年下半年,澳中照明埃及工厂投产,主要生产和组装照明设备。有了埃及的工厂,他们重新拿回了国内工厂关闭后损失的部分订单。梁国平说,虽然走了不少弯路,总算在埃及立足了。

梁建平是澳中照明的法人,他说,由于海外市场动荡,他们也不敢加大投资力度,因此,埃及工厂暂时保持现有规模。如果国内市场形势好转,也不排除有在国内重新拿地建厂的可能。

国内厂房拆除后,土地还未到期,他们搭建了临时建筑,除了作为生产车间和仓库外,更多的空间被用于尝试新业务。他们一边通过无土栽培种植有机蔬菜,一边养殖海产品。

梁建平告诉经济观察网,他们不仅销售蔬菜、鱼虾等产品,也出售设备和技术,可以帮助客户开展种植和养殖业务。目前这些新业务均处于起步阶段,他们希望通过新业务寻找更多机会。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