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海通证券2025年1月物价数据点评:“春节错位”下的CPI反弹

来源:智通财经 2025-02-09 19:47:3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海通证券2025年1月物价数据点评:“春节错位”下的CPI反弹)

2025年2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5年1月物价数据,CPI同比上涨0.5%,PPI同比下降2.3%,与前一月持平。

春节错位带动CPI回升

由于春节错位,1月CPI同比回升至0.5%,不过相较往年,春节效应不算明显。1月正值春节,传统节假日为食品和服务价格带来提振,1月CPI环比上涨0.7%;由于和去年春节存在错位,同期基数较低,则明显带动了同比表现。而相比于可比历史1月(即春节同样在1月份的2014年、2017年、2020年、2023年)环比均值1.05%,今年CPI整体涨幅弱于季节性。其中主要拖累项来自食品价格,核心CPI同比则回升至0.6%。具体拆分,春节因素下食品CPI环比上涨1.3%,其中鲜菜、鲜果、水产品(分别环比上涨5.9%、3.3%和2.7%)等价格明显受到春节假期需求提振,而鸡蛋、奶类的市场供给较为充足,价格环比下跌。



猪价方面,当前生猪供给仍较充裕,1月猪肉价格仅小幅上涨1.0%。往后看,我们认为2025年猪价大概率依然承压,偏宽松的供给还将持续。理论上,能繁母猪的存栏量决定了10个月后的生猪出栏量,进而也将决定届时猪肉价格的主要走势。具体来看,2025年对应的10个月前能繁母猪同比呈现大体向上的趋势,这意味着全年猪价大概率将呈现偏弱震荡的格局。整体来看,1月食品价格涨幅显著低于季节性(2014、2017、2020、2023年食品CPI环比均值3.0%),除了猪肉涨价偏弱外,今年冬季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往年偏高,果蔬类产量相对充足也有影响。



非食品方面,1月春节期间出行和文娱消费需求大幅增加,飞机票、交通工具租赁费、旅游、电影及演出票价格均明显上涨;家政服务和美发也显著提价,源于假期务工人员大量返乡。我们同样可以与往年春节价格进行对比:1月整体服务业价格环比上涨0.9%,基本持平于可比同期均值(即2014年、2017年、2020年、2023年)。其中旅游和家庭服务涨价幅度明显高于往年:旅游CPI上涨11.6%,高于可比均值8.2%;家庭服务CPI上涨5.7%,高于可比同期均值3.3%。相比之下,房租CPI环比持平,医疗服务CPI环降0.1%,表现偏弱。

PPI同比低位振荡

1月PPI环比下降0.2%,同比下降2.3%,跌幅与前一月持平。尽管国际油价上涨对PPI形成支撑,但受到春节假期影响,工业生产进入淡季,PPI环比回落,同比未见改善。分行业来看,油气开采领涨,煤炭采选、黑金冶炼跌幅较大。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上涨4.5%,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上涨1.0%,国内石油相关行业涨价主要受到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影响。由于春节期间煤炭供应较为充足,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下降2.2%。在春节假期、低温天气的影响下,房地产、基建项目部分停工,拖累建材需求,黑金冶炼价格下降0.9%,非金属矿制品价格下降0.6%。有色冶炼价格下降0.4%,主要受到国际有色金属价格波动影响。中游制造方面,计算机整机制造价格下降0.7%,锂离子电池制造价格下降0.6%;飞机制造价格上涨1.1%,汽柴油车整车制造价格上涨0.8%,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价格上涨0.5%。

综上来看,1月CPI数值反弹,主要受到春节错位的影响,但总体上看,今年的春节效应并不算显著,食品价格拖累明显;而服务价格受到提振,涨幅持平于历史同期均值,核心CPI同比也出现连续4个月的回升,但假期以后核心消费涨价的持续性还需要继续观察。PPI方面,春节假期生产处于淡季,价格继续低位震荡。全年角度,随着1月地方两会逐步落幕,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布2025年工作目标。除了个别省份外,大部分省份都将2025年的CPI目标从过去几年3%左右,下调至2%左右。这或意味着,政府对物价走势的预期更趋务实,接下来政策仍将继续发力推动物价合理回升,但也并非单纯追求高通胀,而是更加注重经济增长质量和可持续性。

那么在整体价格偏温和的背景下,我们认为,仍可以通过2025年价格端的预期变化寻找一些结构性机会:1)部分服务消费领域仍有增长和涨价空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明确,扩内需将成为2025年政策重点,方向上将向促进消费端倾斜。从促消费重点方向看,其中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虽能带动相关市场需求,但由于该部分消费按照剔除补贴后的实际价格计入CPI,对CPI的直接拉动作用有限。相比之下,新型服务消费业态如文旅经济、演艺经济、银发经济、首发经济等已成为各地布局重点,有望带来新增长空间并支撑服务业价格表现。以旅游业价格为典型,相比于整体服务CPI(剔除住房服务)在2020年疫情以来增长中枢明显“掉档”,旅游CPI表现反而逆势上扬,大幅超越了此前的增长轨道。我们认为,近年来以旅游消费为代表的一些新的“消费高需”领域或逐步形成。

2)供给侧改革有望成为稳定PPI的重要抓手。今年除了解决需求的问题,供给侧预计也将继续改革,尤其是针对产能利用率偏低、持续亏损的行业,大概率会推出新一轮供给侧改革,来提振企业的经营状况,这也有利于工业品价格中枢的回稳。一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列为2025年的重点任务之一。1月3日国新办发布会上,发改委再强调“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积极化解一些行业供大于求的阶段性矛盾”。光伏、钢铁、水泥等多行业协会已积极行动,已积极行动,强化行业自律,引导产能优化,这有望加速低效产能的出清。另一方面,2025年作为“十四五”计划的收官之年,仍将尽最大努力完成“十四五”节能降碳的约束性目标。如果今年制定了强度较大的节能降碳计划,相关领域的供给端也有望迎来新一轮优化改革,为行业价格和盈利表现带来机会,尤其是钢铁、化工、建材等传统高耗能制造业。

风险提示:房地产走势不确定性;政策力度不及预期。

本文编选自微信公众号“海通宏观研究”,智通财经编辑:陈宇锋。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长和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