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港股一线|AI浪潮下恒指站上21000点,恒科指数进入技术性牛市)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袁思杰 香港报道
上周(2月3日-2月7日),港股三大指数均全面上涨。
截至上周五收盘,恒生指数报21133.54点,周内上涨4.49%,收复20000点关口;恒生科技指数报5150.35点,上涨9.03%;国企指数报7784.07点,上涨5.44%。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14日以来,恒生科技指数累计涨幅超20%,进入技术性牛市。
“上周港股表现领先其他地区,主要受到关税、DeepSeek、美股科技股盈利指引、美元回撤等多重因素影响。”渣打银行北亚区首席投资总监郑子丰对记者表示。
具体来看,特朗普公布的对华关税,远低于其竞选时主张的水平。另外,DeepSeek的异军突起令国际投资者重燃对中国科技行业发展的期望,再加上美国科技巨头个股盈利指引好坏参半,令仓位相对拥挤且估值不低的美国科技板块受到下行压力。同时,特朗普暂缓对墨西哥和加拿大进口征收的关税,令美元指数回撤,支持资金回流亚洲市场。
“由于股市自特朗普去年11月初当选以来,已提前反映关税影响,导致港股直至今年1月底止表现已远远落后美股800多个基点,因此以上四个因素驱使资金轮动至严重低配的港股。”郑子丰表示。
值得留意的是,近期南向资金的也大举“扫货”。2024年,南下资金全年净买入额达8078.69亿港元,较2023年增长2.5倍,创最大年度净买入规模。今年1月,南下资金月净流入额1256亿港元,创2021年2月以来单月最高,为历史月度第三高。
数据显示,截至2月6日,南下资金今年以来净买入最多的港股是腾讯控股,买入额超855亿港元。中芯国际和小米集团净流入分别超600亿港元和387亿港元。美团、阿里巴巴、中国移动、中国海洋石油、微盟集团等买入额均超百亿港元。
展望新一年的港股投资主题,郑子丰建议投资者可将高息、非银行国企H股,尤其是会受惠于云端服务需求提升的高息电信商作为核心配置。另外,投资者可逢低买入受关税影响有限的恒生科技指数,因为软件、硬件等股票将受惠于DeepSeek驱动的需求增长。
同时,郑子丰也期待今年3月的全国两会可能会带来强有力的财政政策,这将会直接提振电商、餐饮、游戏等内需。
科技股带动市场情绪高涨
农历新年以来,港股三大指数持续走强。分析认为,上周港股上涨的关键驱动力来自国产大模型DeepSeek的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落地进展,叠加机构对AI应用层爆发潜力的乐观预期,共同点燃资本市场热情。
与DeepSeek密切相关的个股表现抢眼。涂鸦智能、金山云、地平线机器人、比亚迪电子上周累计上涨73.17%、43.19%、34.22%、27.07%。
年初至今,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中芯国际和金蝶国际上涨47%,小鹏汽车上涨46%,华虹半导体、小米、联想集团、阿里巴巴、商汤均累涨超20%。同时,跟涨港股市场的ETF也出现大涨。年初至今,兴银香港科技ETF涨超30%,溢价率10%,多只ETF涨超15%。
里昂证券指出,DeepSeek的技术突破具有双重市场意义:一方面,其性能接近国际顶尖水平且成本优势显著的大模型,将大幅降低AI功能嵌入商业软件的技术与经济门槛;另一方面,在中美科技博弈背景下,自主创新逻辑进一步强化,具备自主生态整合能力的企业将抢占先机。
在经历了来自Deepseek的震撼后,多家海外机构高调唱多中国资产。
德意志银行称,2025年将是中国企业在全球崛起的一年,预计中国股票“估值折价”将消失,A股和港股牛市将继续并超过此前高点。具体来看,德银认为,中国制造业和服务业在全球占据领先地位,包括服装、钢铁、造船、电信设备、电动汽车以及最近推出的DeepSeek,中国知识产权得到了认可并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展。德银表示,DeepSeek的崛起更像是中国的“斯普特尼克”时刻(指迎来变革和进步的重要契机)。
此外,高盛在研报中强调,今年MSCI中国指数有14%的上涨潜力。高盛更为看好中国的科技股标的。高盛认为,更加光明的增长前景和技术突破将带来巨大的生产力提升,有助于缩小美国与中国科技股或半导体股票之间高达66%的估值差距。
郑子丰认为,DeepSeek的开源模型大大降低了AI应用的开发成本,加快AI赋能的软件推出,和提升对AI基建包括云端运算服务等的需求。
同时,郑子丰提醒:“许多香港上市的大型科技公司较少完全跟AI有关联。尽管云端服务等会受惠于DeepSeek的生态发展,但这些公司也涉足其他领域,例如游戏和电商等。这些非AI行业的前景很大程度上仍取决于内地经济的改善,这将成为价值重估能否持续的关键因素。”
汽车股表现亮眼
上周港股汽车股在销量预期改善、政策支持以及智能化趋势的推动下,表现强劲。截至2月7日收盘,吉利汽车、理想汽车、比亚迪股份分别上涨8.05%、7.61%、4.50%。
消息面上,比亚迪宣布将于2月10日在深圳总部召开智能化战略发布会。比亚迪提出,希望通过比亚迪“天神之眼”系统,让每一个人都能畅享高阶智驾。
此外,吉利汽车也宣布其自研大模型与DeepSeek深度融合,双方将共同推进星睿车控FunctionCall大模型及汽车主动交互端侧大模型的蒸馏训练。
招商证券研报称,智能化正逐渐成为汽车产业竞争关键,类比2010年智能手机高速发展起点,2025年高阶智能驾驶有望进入高速发展期。
2月7日,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CEO雷军前往小米汽车工厂研发中心,并表示将认真讨论提产话题。
销售预期方面,乘联分会预测,2025年1月狭义乘用车零售总市场规模约为175万辆,新能源汽车零售预计可达72万辆,渗透率约41.1%。春节假期结束后,2月汽车销量有望企稳回升。
在政策预期上,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1月31日,全国共收到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报废更新补贴申请5.7万份,机构预计申请数量有望持续提升。
本周前瞻
重要港股财报方面,中芯国际将于2月11日(周二)公布业绩、华虹半导体将于2月12日(周三)公布业绩。新股方面,古茗将挂牌上市。
2月11日(周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出席参议院听证会
2月12日(周三):美国1月未季调CPI年率、美国1月季调后CPI月率、FOMC永久票委、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发表讲话、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发表半年度货币政策证词
2月13日(周四):美国1月PPI年率、 美国1月PPI月率
2月14日(周五):美国1月零售销售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