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求解“低空高飞”,一座制造业重镇的“立体突围”方法论)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赵晓晨 实习生庞卓咏 佛山报道
大年初二,广东汕头的天空被5000架无人机被点亮,“巳巳如意”字样、3D立体动感画面,为新春增添喜庆。
从AI智能跟拍的消费级无人机,到夜空中的联飞光影秀,再到穿梭楼宇间的“低空快递”,在粤港澳大湾区,“飞起来”正悄然改变着城市生活的图景。鲜为人知的是,支撑这场"低空革命"的大量专业人才,来自以制造业闻名的佛山。
在佛山,能飞科技自2015年已累计培养近8万名持证飞手,堪称华南地区最大的无人机飞手“黄埔军校”。此外,中科云图、世寰智能、北遥航研等企业深耕低空制造与遥感技术,昊航科技、圣大电子专注于运营服务创新。而政府层面,亦在近期的多场重要会议部署“低空经济”。
从已有基础,到未来部署,我们发现,在政策发布比周边的广州、深圳、珠海等城市稍晚的情况下,“跟跑”的佛山正通过人才培育体系、产业协同和政企合作“三位一体”破除“低空高飞”的种种掣肘。
第一次从近120米的高空上俯瞰佛山时,王鑫突然生出一种异样的感觉:街道、水系延展成精密电路板般的纹路,地面视角中被割裂的建筑群在平面里达成了微妙的平衡。
去年11月,这位从业三年的摄影师从江门来到佛山,参加25天的线下无人机飞手培训,并顺利通过CAAC执照考试,“考试当天阵风很大,很多考生没过。我第二次机会才顺利通过自旋和8字科目,激动的心都快跳出来了。”
等待执照期间,王鑫一边写简历、找工作,一边在电脑上练习模拟器。他说:“在人像摄影方面已经感觉到瓶颈和审美疲劳了,考证后合法飞行,摄影和无人机结合能创造新的商业价值。”
如今,无人机新规施行已满一年。民航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上半年,持有有效无人机操控员执照人数超过22.5万人,新注册无人机近60.8万架,较2023年年底增长48%。
广东能飞科技副总经理秦艺雯表示:“低空经济本质是效率革命,就像电商重塑零售业一样,各行各业都可以进入这个赛道。在整个华南,佛山已经建起较为成熟的低空飞行培训体系,甚至辐射到全国。”
飞手的职业化进程正与这座城市共振。走进佛山中科云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朝朝的电脑屏幕上跳动着实时数据,南海空天地项目中6台无人机基站覆盖635平方公里区域,单次飞巡可生成3万余张图像。这种模式早在2021年率先落地佛山南海,也使佛山成为全国低空经济应用城市治理的第一梯队。
将视角转向区域,这座制造业重镇的低空经济版图呈现出多面性。不完全统计,佛山已聚集30余家主营业务相关企业,其中4家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同时拥有近百家配套企业,建有多个航空运动基地,勾勒出产业雏形。
但相较于深圳、广州等拥有头部企业的城市,佛山的产业规模仍显单薄。据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走访得知,尽管多个企业注册、扎根在佛山,但它们将业务重心布局在外地。“墙内开花墙外香”,产业聚集度不够,本地应用场景和订单不足。
佛山低空经济发展协会副会长、广东北研航空遥感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宝华说,广东在低空经济领域产业基础雄厚、市场广阔,而佛山在此领域企业少,基础弱,也没有通航机场等核心设施,但优势在于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智能制造配套产业链。
在秦艺雯看来,佛山与全国大多数城市一样,低空经济目前仍处于萌芽阶段。“无人机技术已经颠覆了电力、农业、影视、测绘等领域的传统作业模式,但在交通管理、园区巡检、森林防火以及救援应急等新领域刚刚起步。”秦艺雯以佛山供电局为例,每年能飞都会为其培训大量无人机操作人员。可见,佛山在低空经济应用方面虽有基础,但在新兴领域的拓展和人才储备上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无人机掠过工厂的屋顶时,俯视视角带来的不仅是视觉震撼,更是一种认知维度的突破:飞行高度突破常规界限,城市的运行和发展逻辑也有了新的解读可能。
去年8月以来,佛山政府屡屡释放发展低空经济的信号,目前已构建起“一个实施方案、一个工作专班、一个协会、一套供需清单和一系列品牌活动、N 项配套政策”的“5个1+N”模式,为发展低空经济筑牢骨架。
新成立的佛山市低空经济协会已吸纳40余家企业,初步形成资源共享与供需对接的互动圈。《佛山市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更是明确提出将梯度式建设低空基础设施网络,强调“发挥制造业配套优势,因地制宜推动佛山市低空经济特色发展”。
这些举措,为佛山低空经济铺就了起飞的“跑道”。
然而,低空经济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发展路径与传统制造业有所不同。在应用场景普及率低、技术成熟度不高的情况下,低空经济产业链难以仅凭制造业端形成规模效益,反而需要更强的协同效应。这意味着,构建完整的产业生态比单纯招引龙头企业更为关键,这也促使佛山重新审视低空经济发展的基础要素——空域。
“能不能飞起来,在哪能飞”,这是低空企业最关心的问题,也是市场博弈的焦点。
业内人士指出,佛山的空域资源分布不均,但顺德北滘、南海丹灶和三水等地拥有相对干净的空域资源,适合开展无人机测试和飞行活动,为低空经济布局提供了更多选择。
这些区域的空域优势,或将成为佛山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徐朝朝建议,佛山应优先进行整体空域或航线规划,通过低空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整合三维地理信息和城市信息模型。此外,近几年有沙堤机场搬迁消息传出,秦艺雯认为,沙堤机场现有的硬件设施可以再利用于展销、测试、试飞和培训等,成为佛山低空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
张宝华表示,低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遵循“人才培育先行、测试验证筑基”的路径,再去启动招商引资和园区建设。为此,北研航遥于2021年在佛山顺德北滘落地航空运动飞行基地,通过低空文旅、研学考证等基础项目切入市场。他强调,低空经济是需要给予耐心的产业,当前应“以战术落子实现战略卡位”,既通过现实收益维持产业活力,又同步布局未来空域应用场景,为万亿级市场爆发提前储备技术和服务能力。
中国 (深圳) 综合开发研究院新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周顺波表示,佛山要培育低空经济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需提升技术研发平台和创新孵化器的供给,灵活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同时制定透明规则,避免市场垄断和不公平竞争,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发掘低空飞行应用场景。
佛山市发改局相关负责人透露,佛山将打造覆盖技术研发、生产制造、测试验证、运营保障等多元业态、差异化发展的低空特色产业集聚区,“佛山欢迎各类应用型科技企业前来验证想法、测试技术和应用,让低空用户能够‘飞起来’”。
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佛山低空经济路线图逐渐清晰。正如张宝华所言:“低空经济是一个未来产业,起飞前还需长跑。”而佛山,正在这场长跑中寻找属于自己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