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京东破了外卖的“壁”:0佣金杀入)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孔海丽、实习生张宇欣 北京报道
外卖领域来了新“巨头”,2月11日,京东外卖正式官宣招募商家。
京东方面称,2025年5月1日前入驻的商家,全年免佣金,并且招募只限“品质堂食餐厅”。
“京东外卖将为入驻商家提供全方位支持,帮助商家获益,共同推动外卖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京东黑板报信息如此强调。
关于运费收取、商户佣金调整、平台审核等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接近京东人士处了解到,配送服务费由配送距离、订单价格、时段、天气等因素综合决定。
对于此前已经签约京东外卖的商家,佣金从2月11日 0点起,也按照全年免佣调整。
但是,擅长做电商的京东,如何能保证在餐饮外卖领域的把控力?怎么审核、确保商家有堂食?具体审核哪些内容?幽灵外卖如用网图造假,冒充堂食门店,平台如何甄别?
知情人士透露,当前京东外卖只限“品质堂食餐厅”入驻,通过审核营业执照、审核门店照片、销售人员线下拜访核验等方式确保品质;后续也会不断提升全方位审核能力,为消费者提供品质外卖选择。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京东外卖的目光并不局限于北京。前述知情人士建议非北京地区的商户也可以先提交入驻申请,等对应城市开通后,会有客户经理联系。
对于美团来说,“强敌环伺”的处境,再增加了外卖一击,京东并非可以轻视的对手,如何在抖音、京东的夹击下,守好即时零售大本营,值得花费更多力气。
不过对消费者而言,多个选择总归是好事。
作为传统电商巨头,京东试图在即时零售领域找到新的市场空间。
实际上,近年来,京东已经屡屡尝试,并且在去年加大了对即时零售的投入力度。
据21世纪经济报道不完全梳理:
2015年,“京东到家”正式上线。
2016年,京东到家与达达合并为达达-京东到家。
2019年,达达-京东到家正式更名为达达集团。
2020年,达达集团(DADA.US)在美股上市。
2023年,京东即时零售服务统一更名为“京东小时达”。
2024年5月,“京东小时达”更名为“京东秒送”。
2024年底,京东已经在其秒送频道上线了“咖啡奶茶”专区。
而外卖作为高频、本地化消费场景,是最能有效补充京东生态流量触达的路径,可以提升用户活跃度和使用频次,为资本故事提供新视角。
如果外卖业务能与京东到店、即时零售(如京东小时购)形成协同效应,可能进一步强化其“即时消费生态”的闭环。
对于京东来说,其耕耘多年的物流体系可以复用至外卖配送,降低边际成本;同时,外卖订单可反向提升物流网络的利用率,优化整体效率。
但也要注意到,外卖并非谁都能啃的“硬骨头”,搭建骑手团队、技术系统和商户资源需要大量资金,初期投入不可谓不大。
从京东的举动可以看到,初期商家招募仅限“品质堂食餐饮商家”,或许可以理解为——差异化竞争策略降低成本风险,避开价格战。主攻“品质商家”可以避免与美团、饿了么在低客单价市场直接竞争,减少初期补贴压力,降低烧钱风险。
此外,品质商家也意味着高客单价红利和高品质服务。不失为打开市场的一个有效路径。
“百团大战”之后,美团、饿了么已经逐步在外卖市场建立起了深厚壁垒,两者几乎已经覆盖了全品类商户和全价位用户,且通过“到店+到家”联动形成护城河。
京东外卖入场,需要通过差异化体验建立用户认知,比如服务标准、配送质量等。
目前,头部餐饮品牌多已与现有平台绑定,京东开出的“免佣金”条件,对于受“抽佣”之苦的商家来说,无疑是很有吸引力的,谁会拒绝“免费试试”呢,京东外卖平台未来吸引的用户群体,也是可观的消费力。
不过也要注意到,长期来看,京东需要提供独特价值,比如供应链支持、数据服务等,才能长期跻身外卖市场,与美团、饿了么一较高下。
此外,外卖有30分钟送达的强需求,与美团庞大的“外卖小哥”团队相比,京东的即时配送能力也要持续优化。
2月11日下午,京东物流宣布启动“开年招聘计划”,2025年上半年将招聘3万人。
即便京东外卖不会长期0佣金,但长期推行低佣金策略,将迫使美团在“商家争夺战”中不得不跟进降价,导致其核心本地商业的佣金收入承压。
根据美团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其核心本地商业的经营利润率为21.0%,环比Q2已经降低了4.1个百分点,未来潜在的价格战,可能会进一步削弱这一关键盈利指标。
外卖的“硬骨头”并非只有京东垂涎,抖音也曾传出规模化做外卖业务的消息,最后掣肘于外卖配送团队的搭建难度而作罢。
对于京东来说,其本身依托达达集团的配送网络,已经具备末端运力。不过据多位消费者体验,美团的即时配送效率还是相对高一些。
虽然目前京东即时到家的履约效率仍与美团700万骑手及成熟管理体系存在差距,但如果京东持续投入、扩大单量,可能引发配送领域的“军备竞赛”,美团的资本开支压力免不了要上升。
美团股价在2024年初曾跌至5年低点,后来随着与抖音竞争的缓和而有所回升。
如今京东入局其外卖“大本营”,可能引发新一轮市场担忧。长期来看,美团需要证明,到底能不能走出防御状态。
不过,短期内,新玩家还不足以撼动美团基本盘,但低佣金策略可能加速行业利润率下行;抖音的流量优势则对美团高毛利业务构成长期威胁。
整体来看,即时零售和本地生活市场仍处早期,美团、京东、抖音的竞争将转向供应链效率、差异化服务和内容生态等多维度的厮杀,故事还有得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