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本田激进 日产保守 一拍两散)
2025年2月12日,据路透社长篇报道,日产与本田的600亿美元合并谈判最终破裂,这项原本旨在应对全球汽车市场变革的计划未能达成。尽管双方曾希望通过技术共享和供应链整合来降低成本,但在生产布局、品牌独立性和管理架构等方面的分歧,使得谈判无法推进。与此同时,鸿海科技集团董事长刘扬伟近日明确表示,鸿海无意收购日产,而是希望寻找合作机会。
日产坚持保留部分关键工厂,维持独立生产体系,而本田则主张整合资源、提高运营效率。特别是在电动车战略上,日产倾向于保持独立研发,而本田则希望共享技术平台。理念上的冲突,成为双方难以妥协的核心问题。与此同时,日产部分高层担忧,与本田的合并可能会削弱品牌独立性,甚至影响其在全球市场的战略布局。
此外,日产与法国雷诺的联盟关系也为谈判增添了复杂性。据报道,鸿海科技集团正在与雷诺探讨可能的合作模式,以扩大在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中的角色。刘扬伟在采访中表示:“购买其股份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的目标是合作。”近年来,鸿海积极拓展电动车业务,并通过与多家汽车制造商合作,加快在全球新能源市场的布局。
对于本田而言,加快电动化转型仍然是其核心战略。本田提出的整合方案包括优化供应链、关闭部分工厂以及削减重复岗位,但这些措施遭到日产的抵制。业内人士分析,日产的联盟关系、企业文化以及长期战略考量,使其在面对如此大规模的合并时更为谨慎,而本田的激进整合思路最终难以被日产接受。
此次谈判破裂,反映出日本汽车行业在全球化竞争中的整合难题。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变革,日产与本田未来或将寻求不同的合作方式,而鸿海与雷诺的潜在合作,也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增添了新的变量。在行业格局不断重塑的背景下,各方如何调整战略,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