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跨国啤酒的2024:喜力、嘉士伯扩大在华份额 无酒精饮品增长势头未减|酒业财报观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肖夏 重庆报道
尽管面临酒类消费疲软的趋势,两家国际啤酒巨头依然双双达成了业绩目标。
北京时间2月12日,喜力集团(Heineken N.V.)披露了2024财报。按照BEIA(扣除非经常性损益、无形资产摊销前)口径,2024年喜力集团实现收入359.55亿欧元(人民币2730亿元左右),同比有机增长5%;经营利润35.17亿欧元,同比有机增长8.3%,销量2407万千升,保持增长。
根据此前的业绩展望,喜力集团预计2024年经营利润增长4%至8%,最终盈利表现略超预期,达成了业绩目标。
此前一周,嘉士伯集团也披露了2024年财报:实现收入750.11亿丹麦克朗(人民币760亿元左右),有机增长2.4%(报表增长1.9%);经营利润114.11亿丹麦克朗,有机增长6%(报表增长2.8%),销量1257万千升,保持增长。
嘉士伯集团2024年业绩展望是经营利润增长4%至6%,最终涨幅为预期上限,同样达成了业绩目标。
两家财报披露后,股价都应声上涨。加上宣布的股份回购,喜力集团12日股价更是大涨15%。
回顾2024年,两大啤酒巨头主要依靠高端啤酒、更多低/无酒精啤酒、非啤酒品类实现了增长,还双双在关键的中国市场再下一城。
嘉士伯集团在最大市场中国的收入、盈利都实现了增长,市场份额预计增长了30个基点。喜力集团则继续依靠联营伙伴华润啤酒,多款产品去年在华实现高两位数增长。
而对于2025年,两家啤酒巨头都保持着谨慎的乐观:虽然预计全年经营利润继续保持增长,但管理层都关注到了宏观环境和消费情绪的挑战。
喜力集团的全年财报不仅超出了自身业绩指引,也超出了分析师预期。
在去年上半年因为多雨天气、投资减值交出了一份不及预期的半年报后,喜力集团去年下半年打了一场翻身仗。喜力集团CEO Dolf van den Brink在财报中提到,去年喜力集团收入、经营利润、销量都保持了稳健增长,尤其在欧洲、亚太、美洲、非洲和中东四大业务区域啤酒销量都实现了增长。
超过8%的经营利润增长超乎市场预料。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口径,喜力集团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降了57.6%。这主要是因为华润啤酒股权投资减值的影响。不过这一影响在去年半年报披露后已基本被市场消化。
2024年,喜力集团的高端产品销量增长了5%,主要是喜力品牌带动,后者销量增长了9%。“我们的EverGreen战略继续在塑造我们的业务运营。”Dolf van den Brink表示。
分区域来看,亚太市场增长最快,销量同比有机增长4.4%。在中国,喜力的高增长还在继续,喜力独创、喜力银星、红爵都实现了高两位数的增长,并进一步提升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在中国、越南等市场的推动下,喜力银星去年整体销量增长超过34%。
丹麦同行嘉士伯集团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也在增加。根据其在华上市平台重庆啤酒的业绩快报,公司2024年销量下滑了0.75%,主要是下半年销量下滑造成。但由于中国啤酒市场受到消费疲软、多雨天气等影响整体下降了约4%,嘉士伯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反而有所提升。
嘉士伯集团CEO雅各布(Jacob Aarup-Andersen)在财报电话会上提到,在中国的市场份额预计提升了30个基点。
分品牌来看,尽管整体销量微跌,嘉士伯在中国的高端啤酒销量占比继续实现提升。雅各布介绍,嘉士伯啤酒、风花雪月啤酒实现增长,乐堡啤酒也保持增长,仅有超高端的凯旋1664受夜场客流下行出现下滑,而西部基地市场的主流价位产品销量下降,抵消了大城市的高端产品的增长。
雅各布指出,去年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的销量下滑有渠道去库存的因素,这一过程已经在去年12月完成,从而让今年能以正常的库存水平开始,实现稳健开局。
从嘉士伯集团整体来看,2024年啤酒销量增长0.6%。“考虑到一些主要市场的挑战性环境影响了销量增长,我们对2024年的表现依然满意。”雅各布表示。
正是高端啤酒跑得更快,带动经营利润实现了更高的增长。
喜力集团2024年的经营利润(BEIA)增加8.3%,高于净收入5%的涨幅。第二大市场美洲去年主推高端化,经营利润同比大涨24.5%。
同样跑得快的还有低/零酒精啤酒、低度果味酒和软饮。
喜力集团2024年的低酒精、无酒精饮品组合(LONO)保持了高个位数增长,其中在巴西、越南、南非等24个市场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其中喜力0.0无醇啤酒实现了10%的增长,在美国、巴西等28个市场实现了两位数增长,继续保持全球头号无醇啤酒的地位。
嘉士伯集团的非啤酒产品销量去年增长了1.6%,高于啤酒0.2%的涨幅,增长主要是来自瑞典、芬兰、老挝的碳酸饮料以及中国、北欧、中东欧和印度等市场的非啤酒饮品。 其中无酒精啤酒增长了6%,非啤酒品类(Beyond Beer)增长了5%,软饮料增长了1%。
近年来千禧一代、Z世代远离酒饮尤其是高度酒饮的趋势愈发明显。在这样的趋势下,啤酒企业纷纷增加对无醇啤酒、低度果酒、软饮料的投入。
去年以33亿英镑收购英国企业Britvic后,嘉士伯集团成为了百事可乐在欧洲最大的装瓶商。完成这笔收购后,嘉士伯集团的软饮料销量占比将提高至30%,包括无酒精啤酒、软饮料的非酒精饮料销量占比将提升至32%。
此外,嘉士伯集团还在丹麦、法国、印度等地完成了对部分联营企业、合作伙伴的少数股权的收购。在中国,位于广东佛山的嘉士伯佛山三水酒厂也承载着在中国华南市场进一步争取份额的任务。
用雅各布的话说,2024年的一系列重要项目将决定嘉士伯的未来。
进入2025年,两大啤酒集团又如何预测今年的行业趋势?
喜力集团、嘉士伯集团的管理层在财报电话会上都谈到了消费疲软的问题。前者认为今年面临欧洲市场消费情绪疲软、地缘政治波动等宏观经济挑战。后者认为,今年的消费环境预计会相对稳定,但在亚洲、欧洲市场依然存在一些影响消费情绪的不确定因素。
喜力集团2025年的业绩展望是经营利润实现4%到8%的有机增长,与2024年保持一致。
Dolf van den Brink表示,展望2025年,公司预期宏观经济的挑战会继续,但在考虑到机会和风险后,依旧预期经营利润能实现与去年相同的增长。
而嘉士伯集团预计,2025年经营利润实现1%至5%的有机增长。这一数据稍低于2024年,原因是考虑到了失去英国生力啤酒(San Miguel)带来的利润影响。去年6月,百威拿到了生力啤酒英国的生产经营权,取代了对该品牌运营了15年之久的嘉士伯。
不过两家集团都表示,将继续推进原有的经营战略。
喜力集团于2012年提出了EverGreen战略,这一战略致力于让组织面向未来、适应市场变化,强调数字化转型,包括促进增长、提升利润、优化开支、推动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具体目标。
嘉士伯集团将继续推进去年更新后的嘉速扬帆(Accelerate SAIL)战略, 其中继续向中国市场进行投入是一大重点。
雅各布表示,嘉士伯在中国正在将销售、营销开支更多分配给非现饮渠道,由于当前中国现饮渠道疲软,继续向现饮渠道投资将收效甚微。
2025年,嘉士伯在中国开展的“大城市战略”将采用“数据驱动”的方式,根据不同渠道的数据表现决定相应增加投入。“大城市战略”是嘉士伯在中国在中东部重要消费城市提升市场份额的战略。
喜力集团也表示今年会继续增加市场投入。“展望未来,我们正处于进一步增加市场、销售投入的有利位置。”Dolf van den Brink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