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当数学开始收割人性:量化投资的暴利密码与散户反杀指南(少数派投资))
最近金融圈被一款名为DeepSeek的国产大模型刷屏——它用汇编语言PTX绕过英伟达CUDA框架,在华为昇腾910B芯片上跑出153%的推理效率提升,训练成本仅550万美元(相当于用小米的预算造出苹果M4芯片)。更魔幻的是,这款“数学炼丹炉”竟出自一家量化私募之手。研发初衷本是训练股票因子模型,结果却弯道超车吊打互联网大厂。这场逆袭揭示了一个真相:未来的华尔街之狼,可能诞生在中国的代码车间里。
一、量化赚钱的底层逻辑:“大数定律”与“微弱优势”的无限叠加
“高频交易的秘诀?就是把市场变成一台复利永动机。”
想象你和朋友玩抛硬币游戏,每次赌1元,但你有52%的胜率。单次可能输赢无常,但若玩1000次,数学会确保你稳赚——这就是量化交易的底层魔法。文艺复兴科技的“大奖章基金”将这一原理玩到极致:胜率仅51%-52%,却靠每天数百万笔交易,在30年间实现年化66%的收益(同期巴菲特年化20%)。
收益 = 微弱优势 × 交易频率 × 时间复利
微弱优势:比市场多1%的预测准确率
交易频率:日均10万笔起步
时间杠杆:程序7×24小时无休,比人类多出3倍交易时长
二、主流量化策略:“五大门派”的赚钱秘籍
1.高频交易派:市场里的“抢红包专业户”
原理:比谁手速快。用FPGA芯片实现4微秒级响应(人类眨眼需30万微秒),赚取微小价差。
案例:某期货合约买一价5000元,卖一价5000.5元,程序瞬间买入1000手并挂单卖出,单笔赚500元。按日均交易10万次计算,日利润可达5000万。
2.套利策略派:全球化“倒爷”的降维打击
原理:寻找同一资产在不同市场的价格Bug。
案例:考虑某一稳态A/H溢价率和汇率后,系统监测到中国石油A股和港股价差超过1%时,程序自动买入港股、融券卖出A股,用人民币换港币平仓,锁定无风险收益。就像发现星巴克中杯拿铁在上海卖32元,在东京却只要380日元(约18元人民币),机器人会瞬间把东京咖啡空运到上海,比人类黄牛快无数倍。
3.多因子选股派:用“CT机”扫描财报
原理:用因子刻画股票特征,大批量选股提升胜率。
案例:如构建价值因子(市净率3%)、质量因子(ROE连续5年>15% + 经营现金流/净利润>80%)、另类因子(高管增持金额 > 年均薪酬的3倍)等指标,一键进行股票归类,选择其中长期有效的因子进行选股或者一键剔除。
4.CTA策略派:趋势的“冲浪高手”
原理:利用大宗商品、股指期货的趋势跟踪,在波动市中可能捕获超额收益。
案例:原油期货暴涨时,程序根据布林线突破信号买入,设定止损线为3日均线。当价格跌破均线时立即撤退,就像冲浪高手,只追涨得高的浪头,浪一垮就换地方。
5.另类数据派:“数据冰山”的挖掘高手
原理:用AI分析非传统数据(如卫星图像、社交媒体情绪)。
案例:通过卫星图像监测沃尔玛门口停车场车辆数预测沃尔玛营收(误差率
三、量化策略的“七寸”:优势与风险并存
优势:
无情纪律:程序没有恐惧和贪婪,不会因为“跌麻了”就死扛,也不会因为大涨就嗨到忘形。
全面扫描:能同时监控几千只股票,比人类分析师的眼速快N倍。
风险:
模型失灵:遇到“黑天鹅”事件(比如俄乌冲突),历史数据失效,程序可能疯狂下单“送人头”。2020年原油宝穿仓事件中,某量化基金因未预判“负油价”场景,程序疯狂买入“便宜货”,最终亏损47亿元。
内卷加剧:当所有人都在用相似策略时,利润会被摊薄,且风险来临时趋同触发程序卖出指令,容易引发流动性崩溃,2024年2月份的下跌螺旋原因之一就是由于量化中性策略的集中平仓。
四、给散户的“防量化收割指南”
别和机器拼手速:高频交易是机构战场,散户参与如同“骑共享单车追高铁”。
警惕“假趋势陷阱”:量化程序可能制造虚假成交量(如瞬间挂单撤单),引诱跟风。2024年某“妖股”连续涨停,实为程序自买自卖,散户接盘后暴跌50%。
做长期投资的准备:量化赚的更多是波动的钱,少了波动量化的优势就小了很多,如果在一个低波动长期上涨的市场环境中,量化最后可能也会学习着加入“长投”的行列。
学点量化思维:比如用“均值回归”策略,在股价跌到历史低位时布局,和机器玩“反心理战”。
发挥人的联想和前瞻洞察:量化的优势在于对历史数据的总结和归纳,但投资是面向未来的,重大历史转折点和黑天鹅事件量化无法做出判断,甚至会反向操作。人才有可能对未来做出更好的预判。
量化不是魔法,而是“理性的胜利”。量化策略的本质,是把投资从玄学变成数学,从赌场变成实验室,是用数学与纪律对人性弱点的降维打击。但普通人无需惧怕——真正的投资高手,往往是“70%量化模型+30%人性温度”。就像改编自索罗斯的那句话:“量化能赚钱,不是因为它永远正确,而是因为它错的次数足够少,且错的代价足够小。”愿每位投资者都能在AI时代,既享受科技的赋能,又保留独立思考的锋芒。
往期文章回顾
……
少数派周良:乍暖还寒 更要乐观
牛还在?穿越迷雾,拥抱曙光
加密货币——实现财富自由?
短期适当乐观,长期看好科技成长
高波动是投资的朋友,而非敌人
天气预报为什么准确率很高了?
逻辑与时间
指数ETF能否撑起A股跨年的增量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