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摩托车热卖、汽车遇冷 本田(HMC.US)Q3利润增长5%略逊预期)
智通财经APP获悉,本田汽车(HMC.US)周四表示,其第三财季营业利润同比增长5%,主要得益于摩托车业务的强劲表现和日元疲软,但这一数字未达到分析师的预期。
作为日本第二大汽车制造商,本田在截至12月31日三个月内的营业利润达到3973亿日元(约合26亿美元),略低于分析师平均预期为4070亿日元。
第三财季净销售额则达到5.5万亿日元,超出市场预期的5.4万亿日元。
本田表示,摩托车业务强劲,但其在中国和日本的汽车销售受到影响,而美国的需求保持稳定。
该公司补充道,其汽车业务在美国这一关键市场的销量增长中受益,而中国市场的销量在本季度出现下滑。随着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的迅速崛起,本田等日本汽车品牌在中国市场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包括价格战。
展望未来,本田重申了全年营业利润为1.42万亿日元的预测。
本田-日产合并告吹
在这份业绩公布前,本田在与竞争对手日产汽车(NSANY.US)的联合声明中表示,双方已同意终止合并谈判,但将继续在电动汽车领域展开合作。
此次合并失败对三家公司均影响重大,尤其是日产。这家陷入困境的汽车制造商如今不得不另寻他路,以挽救其脆弱的财务状况。而本田则在第三季度业绩基本符合预期后,至少维持了全年利润预测的稳定。
日产已将全年营业利润预期从1500亿日元下调至1200亿日元,其中包括1000亿日元的重组费用。
本田首席执行官Toshihiro Mibe表示:“虽然结果令人遗憾,但我们对双方协同效应的共识仍可在现有战略合作中发挥作用。”他同时强调,本田从未也不会考虑对日产进行恶意收购,且日本政府并未发起或参与与日产高层的谈判。
自本田和日产可能合并的消息传出以来,已经过去了近三个月。一方寻求扩大规模以应对全球汽车行业的变革,另一方则急需财务援助。若合并成功,日本汽车业将形成两大阵营,新联盟将与丰田及其众多小型车企展开竞争。在全球范围内,这将有助于更公平地对抗大众汽车(VWAGY.US)等传统品牌,后者同样面临中国电动及混合动力汽车的激烈竞争。
日产去年11月因上半年净利润暴跌94%而备受关注,同时宣布计划裁员9000人、削减20%产能,并将全年利润预期下调70%。频繁的高层更迭及产品线老化使其在美国混动市场和中国电动车市场均失去竞争力。
据知情人士透露,合并谈判期间,本田坚持要求日产先整顿内部,而日产则认为无需关闭工厂即可修复业务。本月早些时候的报道称,本田曾提议收购日产并将其变为全资子公司,但遭到强烈反对。如今,日产只能寻求新的合作伙伴,相比之下,本田则对未来持更乐观的态度。
本田计划到2030年将混合动力汽车销量提升至130万辆,较2023年的65万辆(不包括中国市场)翻倍,主要增长点预计在北美市场。
由于亚洲市场需求强劲,本田将摩托车年度销售预期从2020万辆上调至2060万辆,但因日本市场表现不佳,汽车销售预期从380万辆微调至375万辆。
本田副总裁Shinji Aoyama在第三季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摩托车销售强劲被汽车销售下滑及由此导致的利润下降所抵消。”他同时确认,公司12月宣布的1.1万亿日元股票回购计划将按计划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