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球财经连线|港股三大指数冲高回落,恒生指数盘中创4个月高点,上涨动能几何?)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李依农 上海报道
新年假期以来,港股持续上涨势头。2月13日,恒指盘中突破22000点,显示出市场的反弹趋势。从近期市场的表现来看,港股上涨的主要动力有哪些?我们来听一听中泰国际策略分析师颜招骏的解读。
AI技术突破展示中国科技创新能力
颜招骏:本轮港股升势有内部也有外部的因素主导。最主要的催化剂就是Deepseek,外因则是特朗普上台后先处理国内通胀及财政赤字等事务,给予港股一定的缓冲空间。
其实我们看到Deepseek的技术突破,如大模型的开发、商业化的应用,向外资展示了中国在新兴科技领域的创新能力。此前外资对港股科技板块的担忧主要集中于监管风险和盈利增长不确定性,而技术实力的显性化有助局部增强外资对“中国创新”的信心,推动其重新评估中国科技企业的实际价值。
实际上,AI技术的突破有助于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从“制造中心”向“创新中心”升级。也使得全球投资者意识到中国AI企业也是全球科技竞争的重要参与者,而非单纯的低估值标的,这将有助于降低港股的风险溢价,尤其是提升恒生科技指数的估值中枢。
港股AI板块正复制美股行情
《全球财经连线》:近期以来,科技股,特别是人工智能板块表现不俗,又如何看待这种趋势?
颜招骏:回顾2023年初ChatGPT发布以来,其实可以看到大模型技术快速迭代。2023年之后,我们也看到美国的AI应用场景持续扩展,最终也转化成为上市公司的收入以及利润的增长。整个美股的投资逻辑从前期的上游芯片、数据中心,逐渐向下游的应用板块切换。
现在整个中国的AI行业及港股的投资逻辑正在复制2023年至今美股的行情。当前首波AI股的拉升是估值及投资者的仓位修复,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未来几年还有大行情。
尽管中国的AI应用场景较美国多,但还是有一个算力的限制,所以转化成上市公司收入及盈利还需要一段时间。因此,当前而言,上游基础设施或芯片类,如三大电讯运营商、数据中心、云服务供货商等股份会更加受惠。毕竟AI的应用成本或效率提高,未来会有更多的应用场景出现,AI的需求量也会大幅增加。另一方面,我们认为政策回暖叠加AI技术赋能,一些头部的互联网平台也有望通过降本增效实现盈利修复。
不过,我们也看到,港股恒生指数的风险溢价已经低于去年10月7日的低位。从这一角度来看,意味着估值偏高,投资者可能后续会慢慢把重点再度回归至中国经济基本面回升的动能。
除科技股外,近日港股中的短视频概念股也强势走高,引发了投资者广泛的关注。如何看待短视频概念股的走强?对于投资者而言,是不是一个值得把握的机会?让我们来听听东吴期货首席投资官吴照银的分析。
短视频股上涨受DeepSeek推动
今年以来,香港市场表现非常出色,特别是近一个月,香港股市走势非常强劲,成为全球资本市场中涨幅最大的市场之一。从大指数来看,香港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的上涨,主要得益于阿里巴巴、腾讯等大型互联网平台的推动。然而,除了这些大型互联网科技平台的上涨拉动指数外,香港的短视频概念股也表现良好。像快手、哔哩哔哩、微盟等公司,股价走势也非常强劲。
短视频领域的表现,与近期热议的DeepSeek大模型应用有一定关联。DeepSeek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尤其在短视频领域,有很多潜在的挖掘空间。例如,DeepSeek的图像识别技术和数据源的应用,能为互联网短视频公司带来丰富的想象空间。因此,短视频公司利用DeepSeek大模型推动业务拓展发展,预期能够取得更好的业绩,这也点燃了近期这些公司股价的上涨。
短视频股增长前景仍需验证
展望未来,这些短视频公司股价是否能持续上涨,将取决于DeepSeek大模型应用场景是否能够直接带来更好的收益,以及与DeepSeek相关的企业股价是否能够继续发酵。如果股价继续发酵,短视频公司仍有上涨空间。不过,从目前来看,我认为可能经过一段时间的涨幅后,市场还将需要验证这些技术确实能够带来实际的业务增长。
近期,DeepSeek-R1模型的发布让人工智能行业备受瞩目。目前来看,信息技术、可选消费、媒体与娱乐等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板块似乎是当前港股市场的领头羊。展望未来,港股的整体走势将如何演绎?我们来连线光大证券国际策略师伍礼贤,听一听他的解读。
港股或将继续挑战去年高位
伍礼贤:近期港股表现强劲,包括今天在内,港股盘中创下今年以来的新高。值得注意的是,从本轮低点约18000点反弹至今,港股最高累计涨幅已接近4000点,其中科技股是主要推动力之一。
但今天盘中港股也出现了高位回落的情况。从一些短期的RSI指标来看,市场可能存在超买情况。因此,短期内,指数可能会在22000点附近进行调整。但从时间和空间来看,这次调整的幅度可能不会太大。毕竟,相较于全球市场,目前港股的低估值优势依然存在。此外,未来资金仍有可能继续追逐科技板块,对其他高科技领域的热情也持续高涨。港股目前的成交水平来看,也处于较为活跃的状态。
因此,我预计在经历短期调整后,港股有望继续挑战去年高点约23200点的水平。整体来看,恒生指数今年的最高目标我认为仍有可能达到25000点左右。
AI行情未到结束时刻
《全球财经连线》:港股市场是否会进一步迈向“AI牛”?这种趋势对投资者来说,意味着哪些潜在的投资机会?
伍礼贤:近期,AI炒作概念在港股市场依然有较高热情,尤其是在DeepSeek推出后,相关概念的炒作逐步扩散。尽管目前已有一定涨幅,我认为这轮炒作还未到达终点。若借鉴外部市场,特别是美国市场,过去一段时间内人工智能相关的炒作行情持续的周期较长,美股的涨幅也持续经历了一年多。因此,尽管相关概念股从底位开始计算,已经有不错的涨幅,但目前的行情依然未到结束时刻。对于这些概念股而言,中长期仍可能存在不错的投资机会。
另一方面,随着全球资金逐步关注中国AI快速发展的现状,叠加外部市场,尤其是美股当前已经累积了较大的涨幅,估值也处于相对较高水平,这将促使部分资金有意愿从高估值市场回流到港股和A股等相对低估值的市场。因此,我认为未来市场仍然有不错的表现机会。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节目嘉宾意见仅代表本人观点。)
策划:于晓娜
监制:施诗
编辑:和佳
记者:李依农
制作:蔡于恬
摄影:李群
新媒体统筹:丁青云 曾婷芳 赖禧 黄达迅
海外运营监制: 黄燕淑
海外运营内容统筹: 黄子豪
海外运营编辑:庄欢 吴婉婕 龙李华 张伟韬
出品: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