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要闻
1、陈茂波展望香港蛇年股市:审慎看好、乐见更好、越来越好
香港金融服务界13日在香港金融大会堂举行乙巳年新春酒会。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致辞时分享了他对蛇年股市的愿望:“审慎看好、乐见更好、越来越好。”
陈茂波表示,刚过去的龙年,港股表现不俗,恒生指数上升近4500点,升幅近三成。蛇年开局也不错,开市约两个星期上升了接近1600点,平均每日成交额超过2200亿港元,可以说“价量齐升”。
他提到,不少企业看好香港市场的前景,纷纷加速推进在港上市计划。今年1月份,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已收到数十份新上市申请。他相信,今年的股票市场会迎来更多好企业,加上香港市场上的国际投资者持续活跃、资金充裕,港股流动性也将进一步增强。
2、2024年澳门新成立公司共4555间 同比减少456间
澳门统计暨普查局资料显示,2024年全年新成立公司共4,555间,同比减少456间;注册资本总额下跌37.5%至10.3亿元(澳门元,下同)。全年解散公司有1,098间,撤销资本4.5亿元。公司数目净增长3,457间,同比减少636间。
全年新成立公司中经营批发零售业和工商服务业的分别有1,509间及1,322间。按资本额划分,注册资本少于5万元的有3,150间,占总数69.2%,对应的资本(8,140万元)占总额7.9%;注册资本在100万元或以上的新成立公司有84间,资本额(7.5亿元)占总额73.2%。
3、广州今年计划筹建保障性租赁房10万套
2025年,广州计划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10万套(间)。记者2月13日获悉,广州市住建局在官网公布的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透露了上述信息。
2024年,广州力促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全市一手商品房网签面积累计1097.49万m2、同比下降2.8%。此外,持续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全年共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10.79万套(间)、配售型保障性住房1.02万套,发放住房租赁补贴2.19万户。房屋物业管理方面,完成1200多个小区物业服务质量和业主满意度评价。统筹推进既有建筑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建设充电设施约7万处,充电端口约88万个。
二、公司新闻
1、H&H国际控股(01112)公布,公司已于赎回日期按相等于赎回本金额109.54%的赎回价另加截至赎回日期(不包括当日)的应计及未付利息,悉数赎回本金总额为2470.5万美元的未偿还2026年到期的13.5%优先票据。赎回完成后,该等票据已予注销,且概无已发行该等票据。公司已向联交所有限公司申请撤销该等票据上市。预期有关撤销上市将于2月21日营业时间结束时生效。
2、华虹半导体(01347)公告,2024年第四季度,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损失2519.9万美元,上年同期为溢利3538.6万美元,上季度为溢利4481.6万美元,主要由于本季度为外币汇兑损失,而上年同期及上季度均为外汇汇兑收益。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0.015美元。第四季度,销售收入为5.392亿美元,同比增长18.4%,主要得益于付运晶圆数量上升,部分被平均销售价格下降所抵消;环比增长2.4%,主要得益于平均销售格及付运晶圆数量上升。
3、中煤能源(01898)公布,1月商品煤产量1148万吨,同比持平;商品煤销量2163万吨,同比持平,其中自产商品煤销量1039万吨,同比减少9.2%。
4、新华保险(01336)公布,于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1月31日期间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为人民币394.49亿元,同比增长32%。
5、绿城中国(03900)宣布,将发行于2028年到期之3.5亿美元优先票据,按年利率8.45%计息。预期票据发行将于2025年2月24日完成。票据发行所得款项总额将为3.5亿美元,公司拟将所得款项净额用作为现有债项的再融资,包括为同时进行的购买要约提供资金。
6、华润建材科技(01313)发盈警,预期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盈利预期将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减少大约62%至72%,主要原因为于2024年集团非水泥及混凝土业务的毛利率较2023年下降;于2023年处置附属公司录得一次性收益163,600,000元人民币;及于2024年录得减值亏损。
7、瑞声科技(02018)发盈喜,预期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未经审核公司所有人应占综合净利将上升至17亿至18.15亿元人民币之间,即比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增加约130%至145%。盈利显着增长主要受惠于环球智能手机市场回暖及升规趋势,带动多个产品分部的产品组合优化,以及持续提高运营效率的影响。此外,于2024年2月完成收购Acoustics Solutions International B.V.的第一批次交易事项亦为集团盈利带来正面贡献并进一步提升车载市场的业务增长潜力。
8、佐丹奴国际(00709)发盈警,预期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股东应占溢利预计介乎2.05亿元至2.25亿元,金额较上一年度大幅减少。溢利减少主要由于已于集团财政年度上半年的业绩中反映的多个因素所致,惟其仍然对集团于期内的业绩造成影响,包括于财政年度上半年因公司按要求召开特别大会而产生的一次性非经常性及不可比较开支及因其相关业务的表现欠佳而导致分占南韩合营公司的溢利减少,加上公允值收益的减少、集团前任行政总裁之遣散待遇、大中华业绩表现欠佳、香港消费券计划的终止及缺乏租金补贴均影响集团于整个财政年度的表现,亦影响有关转型至“佐丹奴-超越界限”的五年策略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