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加速AI本土化!传苹果(AAPL.US)拟于年中前引入国行Apple Intelligence)
智通财经APP获悉,随着苹果(AAPL.US)相继传出与阿里巴巴(BABA.US)、百度(BIDU.US)在人工智能(AI)方面展开合作,这家iPhone制造商正加速在今年年中之前将其AI功能引入中国市场,以重振其销售业绩。
据知情人士透露,苹果已在中国和美国组建了多个团队,致力于为其Apple Intelligence平台进行本地化适配,目标是最早在5月推出。知情人士表示,这一复杂任务不仅涉及软件调整,还需要深度依赖本地合作伙伴。除了技术工程上的挑战,苹果在中国还面临监管障碍。
对于苹果而言,这无疑是一项高压任务。在中国——其美国以外的最大单一市场,苹果的销售额已出现大幅下滑。国产品牌凭借自身的AI功能从iPhone手中抢走了大量客户,因此,正确把握技术方向被视为苹果重振在华业务的关键。
报道称,苹果与阿里巴巴合作开发了一套设备端系统,能够为中国市场的iPhone、iPad和Mac用户分析和调整苹果的AI模型。该系统将对AI输出进行审查和过滤,以符合监管要求。百度则将负责包括视觉智能在内的一些功能,视觉智能是iPhone 16上的一项新功能,能够扫描物品并从网上获取相关信息。
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董事会主席蔡崇信周四评论道,公司是苹果为此项目接洽的少数中国合作伙伴之一。他在迪拜的一场会议中表示:“苹果在选择合作伙伴时非常挑剔,他们希望用我们的AI为他们的手机提供动力。”
苹果代表对此不予置评。
事实上,将苹果的AI功能引入中国市场并非易事。美国版的Apple Intelligence中有多个元素无法直接移植到中国。
在美国,该平台主要包含三种AI类型:运行在设备本身的苹果功能、由苹果互联网服务器驱动的苹果功能,以及运行在OpenAI基础设施上的聊天机器人功能。
在该市场上,谷歌(GOOGL.US)和OpenAI的技术已经整合进苹果的视觉智能功能。苹果还依托OpenAI为Siri助手提供智能支持,并辅助文本生成。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功能并非都在设备端运行。
在中国,苹果将像在美国一样使用自己的设备端AI模型,但阿里巴巴的软件将作为上层架构,能够在不被用户察觉的情况下审查敏感内容。
此外,在某些情况下,Apple Intelligence需要调用外部服务器进行额外的AI处理,例如重写大段文本时。为此,苹果使用了一个名为Private Cloud Compute的系统——依赖苹果Mac芯片处理用户数据的安全服务器。而在中国,苹果可能需要一个合作伙伴来支持这一机制。目前,苹果已使用国资背景的云上贵州(GCBD)来运营其在中国地区的iCloud在线存储服务。
在中国以外的地区,苹果设备目前已经具备了可在后台更新的设备端模型,但在中国,为追上进度,这一过程将更加频繁且迅速。
新的AI系统仅适用于在中国销售的iPhone和其他支持的苹果设备。这意味着如果客户在国际市场购买iPhone并带入中国,该手机将无法使用本地的AI系统。
Apple Intelligence套件的下一次更新计划于4月随iOS
18.4一起发布。苹果表示,该版本将包括对包括中文在内的新语言的支持。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语言更新与向中国引入全新平台是两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