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极氪与领克合并落地 极氪科技集团剑指百万?辆目标)
历时三个月,吉利旗下的极氪汽车和领克汽车合并事项快速落地。2月14日,极氪智能科技控股有限公司(ZK.US,下称“极氪”)、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0175.HK,下称“吉利汽车”)分别发布公告,宣布极氪完成领克收购及注资事项,完成后领克51%权益归属极氪,49%权益归属吉利汽车,领克成为极氪非全资附属公司。两家企业合并后的新主体公司极氪科技集团也于当日正式宣告成立。
极氪与领克的合并,是2024年下半年以来广受汽车行业关注的一大事件。这两大品牌均为吉利系的中高端品牌,其中领克品牌在2016年成立,旗下产品包括燃油车和混合动力,极氪则成立于2021年,产品以高端智能纯电动汽车为主。之所以选择将两者合并,是吉利对汽车行业未来聚焦式发展趋势的判断,加上对自身内部资源整合的考量。
2024年,领克汽车累计销售28万辆,极氪汽车累计销售22万辆。二者合并后的极氪科技集团,成为一个年销售规模达50万辆级、客单价达25万元左右的汽车集团。极氪科技集团的目标是持续做大吉利在中高端市场的规模,并借助规模效应提升运营效率和财务表现,力争两年内实现年销100万辆,成为中国新能源市场的BBA。
2月14日,吉利控股集团总裁、极氪科技集团CEO安聪慧在接受经济观察网等媒体采访时表示:“极氪和领克的合并对于吉利控股集团的战略意义,也是要品牌继续向上,不是简单的靠价格战,企业要靠自己的技术、产品、品质的竞争力,形成好的品牌,来参与市场竞争。”
新组织如何分工协作
2024年9月,吉利控股发布《台州宣言》,提出“坚定不移地推进内部资源深度整合和高效融合,进一步明晰各品牌定位,理顺股权关系,减少利益冲突和重复投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是吉利推动极氪汽车与领克汽车整合的起点。
11月,吉利控股发布公告称,将向吉利汽车转让其所持有的11.3%极氪汽车股份。交易完成后,吉利汽车对极氪汽车的持股比例将增至约62.8%。极氪汽车将持有领克汽车51%股份,领克汽车其余49%股份继续由吉利汽车旗下全资子公司持有。此轮整合后新公司简称为极氪科技集团,旗下拥有极氪、领克双品牌。
从去年11月正式公告到今年2月完成合并,吉利的动作堪称迅速。对于极氪和领克的合并,业界关心的一点是,双品牌在新公司内部将如何进行分工协作?
据介绍,极氪科技集团将基于双品牌战略,变革组织运作模式,全面整合制造体系、供应链等中后台组织以及海外组织。同时,极氪科技集团还将建立统一的管理体系,并从产品研发协同、制造体系革新、用户运营升级、智能体系突破四个方面开启新一轮内部管理变革。这些改革将带领极氪与领克进入一个新阶段。
例如在组织运作模式上,极氪和领克两个品牌在研发支持、财务支持、运营支持等中后台部门不断整合,同时在品牌运作、销售服务等前端部门保持独立。极氪科技集团内部为了统筹协调两个品牌,成立了包括产品委员会、用户委员会在内的协调机制,其中用户委员会主任由极氪科技集团副总裁林杰担任。
双品牌协作中的一大亮点是,在智能化软硬件方面,领克将最大化共享极氪的现有资源。针对今年初汽车行业掀起的智能驾驶竞赛,领克将全面接入借助极氪的浩瀚智驾系统。
“极氪在智驾领域走在主流车企的前面,这一点对于领克来说是极好的帮助,我们很快就可以使用到浩瀚智驾,让我们在跟其他一些新势力品牌竞争的时候,补足智驾上的短板。”2月13日,极氪科技集团副总裁兼用户委员会主任林杰在接受经济观察网专访时表示。
极氪的智驾技术经过几年时间的布局,已经位居行业第一梯队。公开资料显示,2023年12月,极氪自研的浩瀚智驾1.0量产上车,在极氪007上首发搭载;2024年8月,极氪发布搭载AI端到端大模型的浩瀚智驾2.0;2024年底,极氪开始在全国全量推送浩瀚智驾2.0无图城市NZP(智能驾驶功能)。
“去年极氪智驾技术的成长是非常快的,是少数几家应用了端到端大模型的车企。我们10天以后(2月23日)就要推送能提供车位到车位(D2D)智能驾驶辅助功能的城市智驾。在中国的车企当中,目前能实现这一功能的只有4家。”极氪科技集团副总裁林金文表示,极氪和领克两个品牌拼起来在做的是高端的豪华市场,现有绝大部分的产品以及此后所有再投放的新车,都将应用高阶智驾。
双品牌如何独立发展
新的极氪科技集团成立后,极氪和领克两个品牌归到同一个公司内部,同时要保持各自品牌独立运营,这势必要求对两个品牌的发展定位进行一些取舍才能实现。因为在此前,极氪和领克在一些领域存在重叠,也存在资源重复投入的问题。
根据极氪科技集团的规划,极氪的历史使命是不断向上,提高品牌定位,今年三季度和四季度,极氪将推出两款大型混合动力SUV,拓宽其在高端豪华市场的布局。领克则将全面布局纯电(仅限于A级车)、混动和燃油市场,拓展20万元级到30万元级的汽车市场空间。整体上,极氪科技集团将朝着高价值、有质量、有规模和高端的方向发展。
在电动车市场,领克在短期内将以EM-P智能电混为主要发展方向,这与极氪即将推出的超级电混有所区隔。“领克走的是EM-P(超级增程电动)路线,它是基于插电的角度进行开发的,这套系统的动力系统跟电系统是可以共同使用的,可以契合更多的工况。浩瀚的超级电混(指极氪的超级电混),是基于纯电的架构思维去打造的,各有侧重。”林杰表示,之所以有这样的安排,主要是因为EM-P的投入已经完成,现在正处于技术成果的收获期。同时领克07EM-P、领克08EM-P推出市场以后,用户的各方面反馈都比较好。
而在智能座舱领域,基于领克的FlymeAuto(星纪魅族车机系统)等智能化零部件在消费者中口碑较好,也将被保留下来。这些技术与功能的保留,也是领克与极氪差异化发展的体现。
除此之外,领克汽车还将坚持发展燃油车系列。这既与燃油车的盈利性有关,也是极氪科技集团发展战略中的关键一环。林杰表示:“燃油车业务的盈利性还是不错的,我们在2025年1月单月销量也是超过万台。领克的几个产品标签也已经打造完成,比如说领克03是消费者心目中的中国性能车;在中大型的SUV里面,中国品牌也只有领克09(表现还不错),现在月销量大概在2500多台。对于现有的燃油产品,我们会继续进行迭代升级。”
作为一家大型高端汽车集团,极氪科技集团也将在海外市场施展拳脚,其出口总战略是,在欧洲以外的市场形成统一的销售公司,根据海外不同国家市场的具体需求针对性供应两个品牌的产品。安聪慧透露,未来应对国际市场,极氪科技集团不仅出口整车,还要实现本地化生产,目前在积极推进中,具体进度还不便公布。
“在很多海外市场,目前燃油车仍然是市场主力车型。极氪科技集团总体的发展战略就是海外和国内同步发展,这个阶段没有办法舍弃燃油车。”林金文提出,在面向海外市场时,领克的燃油车很有优势,因为能够通过迭代把极氪和领克这些年积累下来的一些新技术逐渐加进去,让产品在各方面都更加接近于纯电和插混的体验,这样就能够碾压海外的竞品。
合并后的第一年,极氪科技集团将推出5款全新车型,计划在海外累计落成超200家门店。2025年全年,极氪科技集团要实现40%的增长率,达成71万辆年度销量目标。到2026年,极氪科技集团计划将年销售规模提升到百万辆级。